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研ASIC芯片HEPS中硅微条探测器读出电子学原型系统设计与测试
1
作者 杨宗信 李航旭 +3 位作者 胡创业 周杨帆 陈一鸣 郑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时间分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探测物质晶体结构及其演变的重要手段。单光子计数型硅微条探测器因其灵敏度高和死时间低,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制适用于单光子计数型一维硅微条探测器的专用A... 时间分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探测物质晶体结构及其演变的重要手段。单光子计数型硅微条探测器因其灵敏度高和死时间低,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制适用于单光子计数型一维硅微条探测器的专用ASIC读出芯片(SSDROC)及其读出电子学系统,并采用一种新标定方法解决了SSDROC各通道对同一输入输出响应不一致的问题,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各通道数据一致性并减小衍射实验数据的统计误差。探测器完成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整体系统线性优秀、能量分辨能力强、噪声低以及计数率高,为将来大覆盖角度一维硅微条探测器系统研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计数 硅微条探测器 ASIC芯片 读出电子学 二次阈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条探测器 被引量:7
2
作者 孟祥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8,共15页
硅微条探测器的位置分辨率可好于σ=1.4μm,这是任何气体探测器和闪烁探测器很难作到的。主要介绍硅微条探测器的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近年来的发展和在高能物理、核医学等领域应用概况。
关键词 硅微条探测器 P-N结 耗尽层 死层 像素探测器 探测器 电荷耦合探测器 漂移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条探测器性能的Monte-Carlo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祁鸣 杜胜望 王晓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527-534,共8页
利用Monte-Carlo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拟用于北京Tau-Charm工厂前端探测系统的硅微条探测器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探测器 物理性能 硅微条探测器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法优化硅微条探测器电荷重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闵江洪 乔锐 +5 位作者 于龙昆 彭文溪 龚轲 郭东亚 崔兴柱 刘雅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8-324,共7页
为了消除硅微条探测器的电荷响应对入射位置和入射方向的依赖,提高电荷分辨能力,使用OPTICS、高斯混合与主成分分析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协同完成了电荷重建,并与经典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方法,基于机器学习重建的电荷谱峰谷... 为了消除硅微条探测器的电荷响应对入射位置和入射方向的依赖,提高电荷分辨能力,使用OPTICS、高斯混合与主成分分析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协同完成了电荷重建,并与经典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方法,基于机器学习重建的电荷谱峰谷比更大、电荷分辨更小,重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条探测器 电荷重建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深层扩散结构p-in-n硅微条核辐射探测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秀华 李海霞 +7 位作者 李占奎 李春艳 陈翠红 鲁辰桂 李荣华 祖凯玲 王柱生 刘凤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3-687,693,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p+深层扩散结构p-in-n硅微条核辐射探测器,介绍了该探测器的结构、工艺及性能测试结果.探测器为灵敏面积10 mm×10 mm的单面60条探测器,p+注入条宽64μm,栅宽96μm,p+注入条中心下方的p+深层扩散区宽10μm.测试内...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p+深层扩散结构p-in-n硅微条核辐射探测器,介绍了该探测器的结构、工艺及性能测试结果.探测器为灵敏面积10 mm×10 mm的单面60条探测器,p+注入条宽64μm,栅宽96μm,p+注入条中心下方的p+深层扩散区宽10μm.测试内容包括该探测器的电学特性(反向漏电流、耗尽电压、条间电容、条间电阻)和探测特性(能量分辨、条间串扰).该探测器在45 V全耗尽偏压下,各条的反向漏电流均小于1.3 nA.探测器对241Amα粒子的能量分辨率约为2.6%,相邻条之间的串扰率约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条探测器 P 深层扩散结构 能量分辨 间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导体探测器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孟祥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6,共10页
新型半导体探测器如硅微条、Pixel、CCD、硅漂移室等,近些年发展很快,在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实验中作为顶点及径迹探测器应用很广。主要是它们的位置分辨率非常高,像硅微条探测器,目前可做到好于1.4μm,这是任何气体探测器和闪烁探测器... 新型半导体探测器如硅微条、Pixel、CCD、硅漂移室等,近些年发展很快,在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实验中作为顶点及径迹探测器应用很广。主要是它们的位置分辨率非常高,像硅微条探测器,目前可做到好于1.4μm,这是任何气体探测器和闪烁探测器很难做到的。主要介绍这些新型半导体探测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发展在高能物理、天体物理、核医学等领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探测器 硅微条探测器 像素探测器 探测器 电荷耦合探测器 漂移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探测器L1触发系统加法电路优化设计
7
作者 张晰 千奕 +3 位作者 王晓辉 李良辉 杨振雷 苏弘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2-1215,共4页
针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外靶终端硅微条阵列探测器L1触发系统,设计了一个基于Xilinx7系列FPGA芯片的改进加法逻辑电路,利用快速进位链结构,对加法电路模块进行优化。对优化后加法电路结构和同类传统加法电路比较,并对逻辑时延进行和结构... 针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外靶终端硅微条阵列探测器L1触发系统,设计了一个基于Xilinx7系列FPGA芯片的改进加法逻辑电路,利用快速进位链结构,对加法电路模块进行优化。对优化后加法电路结构和同类传统加法电路比较,并对逻辑时延进行和结构性能建模分析。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块逻辑时延3 ns左右,相比传统加法逻辑,系统死时间低,有效采集事例率高,能够满足L1触发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探测器 死时间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L1触发 快速进位加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S-02中的TTCS系统及其监控策略研究
8
作者 唐承佩 王自鑫 倪江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2-756,共5页
硅微条探测器热控制系统(Tracker thermo control system,TTCS)是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内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将AMS-02内部硅微条探测器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辐射板以排散到太空,并维持探测器内部温度... 硅微条探测器热控制系统(Tracker thermo control system,TTCS)是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内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将AMS-02内部硅微条探测器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辐射板以排散到太空,并维持探测器内部温度高度稳定。为提高可靠性,TTCS运行过程监控采取了结合自保护机制的分层监控实现策略.首先介绍了TTCS系统总体架构及组成;在此基础上着重描述了TTCS监控硬件平台,并分析了分层监控策略的模型结构和功能分配,硬件实现的自保护机制(Health-guard)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安全度,最后结合地面模拟测试平台,给出了系统运行测试结果.该监控策略已成功应用在TTCS原型件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阿尔法磁谱仪 硅微条探测器热控制系统 监控策略 白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多传感器融合单元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承佩 冯国聪 +1 位作者 吕嘉昕 倪江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11-2615,共5页
面向空间探测应用的电子系统设计对有效载荷温度采集值的可信度要求较高.首先分析了常用的静态TMR(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模型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简要描述了传感变送部分电路设计,并着重阐述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和表决... 面向空间探测应用的电子系统设计对有效载荷温度采集值的可信度要求较高.首先分析了常用的静态TMR(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模型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简要描述了传感变送部分电路设计,并着重阐述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和表决模块的硬件实现;最后结合测试数据证明了该数据融合单元设计实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容错 轨迹探测器热控制系统 三模冗余 自重构 现场可编程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