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PV用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模拟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佳男 张玮皓 冯晓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为研究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与透明度的关系,该文分别采用转移矩阵和AMPS-1D模拟软件进行了计算,建立了两者的定量关系。建立1个兼顾透明度与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估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了氧化铟... 为研究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与透明度的关系,该文分别采用转移矩阵和AMPS-1D模拟软件进行了计算,建立了两者的定量关系。建立1个兼顾透明度与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估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了氧化铟锡(ITO)电极厚度对电池透明度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最优的非晶硅和微晶硅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分别为4.7%、4.6%,其可见光透明度分别为56%、49%,适当的ITO厚度可以使电池透明度提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半透明电池 硅基薄膜电池 效率 透明度 转移矩阵 AMPS-1D 氧化铟锡 电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制备技术及其效率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季鑫 杨德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综述了硅基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及进展,介绍了电池中间层、隧穿结、高倍聚光以及直接键合等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各种新型制备技术。其次,评述了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在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带隙匹配、本征层以及减反... 综述了硅基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技术及进展,介绍了电池中间层、隧穿结、高倍聚光以及直接键合等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各种新型制备技术。其次,评述了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在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带隙匹配、本征层以及减反膜等方面优化硅基多结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研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电池 中间层 最优厚度 直接键合 隧道结 聚光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浓度对AZ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及其在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代玲玲 陈光羽 +7 位作者 何延如 谷士斌 张林 赵冠超 杨荣 孟原 李立伟 郭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6-1731,共6页
以磁控溅射法制备Zn O∶Al(AZO)薄膜,研究掺杂浓度及衬底温度对AZ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在AZO薄膜光电性能研究优化的基础上,以Al含量为1.6%at.(1%wt.)及3.1%at.(2%at.)的AZO薄膜为前电极制备双结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与业界普遍采用的1%w... 以磁控溅射法制备Zn O∶Al(AZO)薄膜,研究掺杂浓度及衬底温度对AZ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在AZO薄膜光电性能研究优化的基础上,以Al含量为1.6%at.(1%wt.)及3.1%at.(2%at.)的AZO薄膜为前电极制备双结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与业界普遍采用的1%wt.AZO薄膜相比,适度重掺杂(2%wt.)的AZO薄膜由于带隙拓宽可以取得更优的透过率,同时电阻率的优化在更低衬底温度下取得,因此,2%wt.AZO薄膜电池不仅可实现AZO薄膜的低温沉积,而且电池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薄膜 磁控溅射 掺杂浓度 硅基薄膜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光学设计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正元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主要利用ASA(Advanced Semiconductor Analysis)光学模拟软件对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光学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玻璃衬底引入有绒界面,减薄TCO厚度,玻璃表面和TCO/P界面增加抗反射层等光学优化方法对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光学行为进行优化,以... 主要利用ASA(Advanced Semiconductor Analysis)光学模拟软件对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光学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玻璃衬底引入有绒界面,减薄TCO厚度,玻璃表面和TCO/P界面增加抗反射层等光学优化方法对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光学行为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光学模拟 标准结构 最佳光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冷联产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尹宝泉 王一平 朱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8-1033,共6页
对联产组件的性能进行户外测试,并分别与常规硅基薄膜组件、常规辐射板组件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型硅基薄膜组件,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3%~6%;相对于同规格辐射板组件,其集热效率略有... 对联产组件的性能进行户外测试,并分别与常规硅基薄膜组件、常规辐射板组件的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型硅基薄膜组件,硅基薄膜光伏辐射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可提高3%~6%;相对于同规格辐射板组件,其集热效率略有提高,达到45%;而其制冷量有所降低,但仍可达到30~50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电池 辐射板 电热冷联产 太空辐射 光伏辐射板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雾度BZO前电极的高效率非晶硅/纳米硅叠层电池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长涛 张津岩 +8 位作者 胡安红 曲铭浩 王全良 蒋奇拯 郁操 汝小宁 王建强 汪涛 徐希翔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75-2180,共6页
利用自行设计开发的LPCVD设备和BZO生长工艺制备BZO导电玻璃,并用自行研发的工艺在其上制备非晶硅/纳米硅叠层电池,同时用相近工艺在商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电池,对两者进行比较。实验发现:在工业化生产可接受的条件下,自行开发BZO前电... 利用自行设计开发的LPCVD设备和BZO生长工艺制备BZO导电玻璃,并用自行研发的工艺在其上制备非晶硅/纳米硅叠层电池,同时用相近工艺在商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电池,对两者进行比较。实验发现:在工业化生产可接受的条件下,自行开发BZO前电极电池的QE总电流密度可比高质量商用FTO前电极电池高约1mA/cm2;通过自行研发的工艺技术,成功解决BZO前电极+非晶硅/纳米硅叠层+银背电极结构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过低的问题,所制备的BZO前电极电池初始效率最高可达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薄膜电池 纳米 掺硼氧化锌 陷光 LPCVD 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荣翔 邓林龙 张美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3-16,共4页
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具有价格低、弱光性好、大面积自动化生产、柔性便携等优点,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光伏市场上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三大类... 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具有价格低、弱光性好、大面积自动化生产、柔性便携等优点,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光伏市场上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三大类。本文介绍了三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学术界和产业界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 碲化镉铜 铟镓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式宽谱域高反射一维光子多晶体(1D PMC)研究设计
8
作者 陈培专 侯国付 +4 位作者 索松 倪牮 张建军 张晓丹 赵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19-2324,共6页
研究并制备一种可用作硅基薄膜太阳电池背反射器的新型一维光子多晶体(1DPMC)。该1DPMC由两种不同周期厚度的一维子光子晶体(Pc)级联形成,其在500—1200nm波段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98.6%,适用于非晶硅单结、非晶硅/微晶硅双结、... 研究并制备一种可用作硅基薄膜太阳电池背反射器的新型一维光子多晶体(1DPMC)。该1DPMC由两种不同周期厚度的一维子光子晶体(Pc)级联形成,其在500—1200nm波段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98.6%,适用于非晶硅单结、非晶硅/微晶硅双结、非晶硅月E晶硅锗,微晶硅三结等各种类型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背反射器。两种不同周期厚度的子Pc均由高折射率的a-si层和低折射率的SiOx层周期性交叠构成。通过a-si层厚度的调控,可方便地调整不同周期厚度光子晶体的高反射区域和带宽。研究表明:为了获得宽谱域高反射1DPMC,应将在禁带范围内存在吸收的子PC置于无吸收子PC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一维光子多晶体 一维光子晶体 宽谱域高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