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性能近红外硅光电倍增管的设计 |
陈力颖
左金
程传同
|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硅光电倍增器件(SiPM)的自动增益校正 |
范鹏
许天鹏
王石
刘亚强
马天予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3
|
硅光电倍增器在剂量测量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陈法国
韩毅
于伟跃
沈华亚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4
|
基于波移光纤及硅光电倍增管的钚气溶胶测量系统 |
夏文友
郝樊华
吴健
|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5
|
PET应用中的硅光电倍增器研究 |
陈宗德
王玥
李晨晖
陈文飞
杨茹
梁琨
韩德俊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6
|
大动态范围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器 |
刘红敏
龙金燕
代雷
张鑫淦
梁琨
杨茹
韩德俊
|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7
|
基于硅光电倍增管对塑料闪烁光纤衰减长度及光产额的研究 |
程泽辉
余玉洪
李公平
孙志宇
唐述文
方芳
陈俊岭
杨海波
孙宇
王世陶
章学恒
孙亚洲
闫铎
何志轩
张永杰
刘相满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8
|
基于柔性馈电螺旋天线和硅光电倍增管的GIS局部放电联合传感技术 |
芮逸凡
王亚林
周明瑜
罗艺
王海田
孙浩
尹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9
|
外延电阻淬灭型硅光电倍增器的最新研究进展 |
张琳
谢港
刘宇霄
张慧霞
梁琨
杨茹
韩德俊
|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0
|
高密度外延电阻淬灭硅光电倍增器研究 |
贾建权
江加丽
李佰成
王瑞恒
梁琨
杨茹
韩德俊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1
|
硅光电倍增器剂量仪剂量线性测量及修正 |
廖龙文
王立强
郑健
邢桂来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大尺寸BGO-SiPM探测器温度效应及能量分辨研究 |
宋路洋
苏俊
张立勇
陈俊锋
刘峰成
覃之巍
盛耀德
江信之
陈鑫
林棽
黄羿彤
王琳
谌阳平
金仕纶
卢飞
|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大面积SiPM阵列混合模式读出电子学设计 |
何雷
赵修良
黄跃峰
侯会良
安焜豪
|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硅光电信增管探测器温度补偿电源设计 |
张猛超
李东仓
徐小恒
张鹏鹏
杨磊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5
|
基于D-S证据多源信息融合与固态光电倍增-UHF联合检测的GIS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
耿伊雯
芮逸凡
范路
王亚林
尹毅
|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16
|
硅光电管-闪烁体探测器γ谱仪研制 |
刘翎箭
许浒
陈祥磊
郭智荣
屈国普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7
|
SiPM阵列电子特性建模和三维测深仪前端电子学优化 |
聂瑞杰
徐智勇
张启衡
王华闯
程华
|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8
|
低功耗腕式个人剂量计设计及测试 |
陈嘉航
倪宁
高飞
侯金兵
杨静
赵旭
王澎卫
刘佳瑞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基于SiPM的阵列式X射线背散探测器设计 |
李维姣
邬小玫
王威琪
沈天明
陈嘉敏
|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0
|
基于SiPM的线阵式X射线背散射探测器设计与性能评估 |
李维姣
陈嘉敏
邬小玫
王威琪
常青青
|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