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硅、氮共掺杂碳点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孟丹
郑开元
陈珊珊
卓钊龙
王丽丽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
-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6-177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3040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2572017CB24)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No.202110225238)资助。
-
文摘
采用N-苯基对苯二胺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光化学催化法合成了高荧光强度的硅、氮共掺杂碳点(Si/N-C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等对Si/N-CDs进行了表征。制备的Si/N-CDs形貌呈球形,平均直径约6.45 nm,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明亮的蓝绿色荧光,量子产率可达30.8%,连续30 d测试Si/N-CDs均保持高的荧光强度。用Si/N-CDs替代传统的红/绿/蓝三基色稀土荧光粉中的蓝/绿稀土荧光粉,并与红色荧光粉(Sr,Ca)AlSiN_(3)∶Eu^(2+)复合制备白光二极管(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WLED)。在60 mA电流下运行WLED,可实现86.9的高显色指数和7.76 lm/W的发光效率,色坐标是(0.3773,0.3734),色温为4062 K,并且色点位于黑体普朗克轨迹上,表明制备的WLED可以产生高质量的照明效果。硅、氮共掺杂碳点具有简便的制备方法和优异的光学性质,并能够代替蓝/绿色稀土荧光粉与红光荧光粉复合制备高质量照明的WLED,扩展了碳点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同时,Si/N-CDs兼具低毒性、稳定的光学性质和简单的合成工艺,使其在蓝色和绿色稀土荧光粉的替代中具有潜在的商业应用前景。
-
关键词
硅/氮共掺杂碳点
光化学合成
光学性质
发光二极管
-
Keywords
Silicon and nitrogen co-doped carbon dots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Optical properties
Light-emitting diodes
-
分类号
O613.7
[理学—无机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