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平均状态的土地砾化程度监测评估研究
1
作者 叶虎 裴浩 +3 位作者 苗百岭 姜艳丰 徐丽娜 贾成朕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了从取样、测量到评估分析全流程提高土地砾化程度监测指标——地表砾石覆盖度的监测评估精度,以内蒙古高原西部的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区,设计不同尺寸的样方,开展二次平均状态取样方法研究。采用地面测量法和测量盘法对比确... 为了从取样、测量到评估分析全流程提高土地砾化程度监测指标——地表砾石覆盖度的监测评估精度,以内蒙古高原西部的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区,设计不同尺寸的样方,开展二次平均状态取样方法研究。采用地面测量法和测量盘法对比确定小样方中砾石覆盖度的最佳测量方法,通过大、小样方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统计特征分析确定大样方及样地砾石覆盖度的最佳评估方式。同时,探讨了构建“仿生态学”的必要性和初步思路。结果表明:(1)二次平均状态法通过缩减样方尺寸、增加样本数量的方式,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且样方尺寸的减小可使测量盘的尺寸随之缩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表砾石覆盖度测量精度。(2)由小样方到大样方再到样地,数据的离散程度越来越小,右偏及尖峰型分布越来越明显,研究区砾化程度的总体特征越来越凸显,同时大样方及样地的砾石覆盖度、地表单位面积砾石质量相关性较高,说明基于二次平均状态取样的土地砾化程度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用于改进土地砾化程度监测流程及精度,并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土地 地表石覆盖度 地表单位面积石质量 二次平均状态 仿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土工格栅-砾性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王家全 林鸿 +1 位作者 唐毅 唐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4-272,共9页
加筋砾性土路基长期服役后受细粒侵入影响,筋土界面受力性能易发生劣化,目前细粒污染筋土界面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研究细粒含量对砾性土填料剪切性能的影响,利用室内大型直剪仪开展系列不同细粒含量的加筋砾性土直剪试验,分析四种细粒... 加筋砾性土路基长期服役后受细粒侵入影响,筋土界面受力性能易发生劣化,目前细粒污染筋土界面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研究细粒含量对砾性土填料剪切性能的影响,利用室内大型直剪仪开展系列不同细粒含量的加筋砾性土直剪试验,分析四种细粒含量(0%、10%、20%、30%)、三种法向应力(40,60,80 kPa)对土工格栅-砾性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界面剪切膨胀系数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1)加筋砾性土直剪试验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均为应力软化型,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峰值剪切强度与剪切强度指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级配良好砾性土颗粒间的咬合力较强,宏观上表现为似黏聚力较大;(3)剪胀性曲线表现为相对剪缩—相对剪胀—相对剪缩阶段,相对剪胀量最大值的出现存在滞后现象,最大剪胀角与峰值剪切强度存在对应关系;(4)利用剪胀系数模型发现细粒含量、法向应力越小,界面剪胀性越强。研究成果可为公路工程的强度设计与劣化防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筋土界面 直剪试验 性土 细粒含量 剪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圆砾的宏观动力特性及其细观模拟
3
作者 马少坤 田发派 +3 位作者 黄海均 马敏 何本富 段智博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5,共14页
为探讨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地基圆砾的宏观动力特性演化规律及其内部细观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DYNTTS大型三轴循环试验系统,开展一系列饱和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同时,基于室内试验建立离散元(DEM)不排水动三轴模型,分析不同相对密度、围... 为探讨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地基圆砾的宏观动力特性演化规律及其内部细观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DYNTTS大型三轴循环试验系统,开展一系列饱和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同时,基于室内试验建立离散元(DEM)不排水动三轴模型,分析不同相对密度、围压及动应力幅值下圆砾的宏观动力特性演化特征及内部细观参量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围压较小(σ_(3)=100 kPa)且相对密度较低(D_(r)=0.3)时,圆砾的累积塑性应变过大(高于0.61%),列车运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当围压较高(σ_(3)=200、300 kPa)时,累积塑性应变较小(低于0.14%),列车运行相对安全。相对密度和围压越大,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越小,回弹模量越大,试样内部耗损的能量越低,故可考虑采用高压注浆等挤压措施提高土体相对密实度以减小地铁地基的沉降。循环加载过程中,配位数及各向异性均呈周期性变化,配位数的变化方向与循环荷载的变化方向相反,而各向异性的变化方向与循环荷载的变化方向相同。动应力幅值越大,配位数越小,各向异性越强;相对密度及围压越大,配位数越大,各向异性则越弱。强接触主要由轴向应力控制,其对承载力起着主要支撑作用。研究成果可为圆砾地基地铁线路的设计及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动力特性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砾黏土地层钢筋笼扩大头锚杆承载特性研究
4
作者 张信贵 田应志 +2 位作者 韩伟 张懿丹 潘政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82,共11页
为了研究钢筋笼扩大头锚杆在含砾黏土地层的承载性能,根据6根不同扩大头尺寸、扩大头长度和总长度的锚杆现场破坏试验确定抗拔力极限值的计算方法;根据破坏试验设计工程项目钢筋笼扩大头抗浮锚杆尺寸,进行6根相同设计参数的钢筋笼扩大... 为了研究钢筋笼扩大头锚杆在含砾黏土地层的承载性能,根据6根不同扩大头尺寸、扩大头长度和总长度的锚杆现场破坏试验确定抗拔力极限值的计算方法;根据破坏试验设计工程项目钢筋笼扩大头抗浮锚杆尺寸,进行6根相同设计参数的钢筋笼扩大头抗浮锚杆验收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荷载-位移曲线和抗拔力极限值双元参数拟合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钢筋笼扩大头锚杆荷载传递规律、荷载分担比,分析其失效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等直径锚杆,钢筋笼扩大头锚杆承载力、变形控制能力提升显著,含砾黏土地层非预应力钢筋笼扩大头锚杆侧压力系数ξ取0.8Ka(Ka为扩大头锚杆前端土体主动土压力系数)较为合理;含砾黏土地层钢筋笼扩大头锚杆塑性变形占比较大,拉拔荷载达到0.6倍抗拔力极限值时,锚杆塑性位移占总位移比值达到49.81%~55.01%;普通段侧摩阻力、扩大头端阻力、扩大段侧摩阻力分别占锚杆极限承载力的44.2%、12.2%、43.6%;扩大头锚杆侧摩阻力沿深度方向整体呈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锚杆顶部和扩大头顶部土体最早出现塑性区,随着荷载增大,塑性区沿轴向不断发展直至贯通,锚杆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笼扩大头锚杆 黏土 承载特性 侧压力系数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砾性土路基劣化及静力剪切特性影响
5
作者 张涛艺 王家全 +1 位作者 林志南 唐毅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1152,共12页
针对细粒影响砾性土路基静力特性研究的不足,利用GDS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了不同细粒含量和不同有效围压条件下的饱和砾性土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探究了细粒含量对砾性土静力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应力-应变曲... 针对细粒影响砾性土路基静力特性研究的不足,利用GDS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了不同细粒含量和不同有效围压条件下的饱和砾性土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探究了细粒含量对砾性土静力剪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的发展模式由应变软化转为应变硬化,存在细粒含量Fc=15%的临界阈值;(2)细粒的加入导致砾性土的主应力比、脆性指标、峰值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下降,而劣化指标上升,其中峰值强度和黏聚力劣化指标与细粒含量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描述,内摩擦角劣化指标则可通过三次函数描述;(3)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临界状态参数下降,有效应力路径呈现折返性,应力路径变短并向左偏移;(4)细粒的加入导致割线模量下降,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由剪缩-剪胀模式变为剪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含量 性土 三轴试验 力学特性 劣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循环荷载下珊瑚砾块灰岩力学特性试验
6
作者 蒋雪 孟庆山 +1 位作者 王志兵 李浩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5,共7页
为探究循环荷载作用下珊瑚砾块灰岩的力学特性,使用电液伺服三轴试验系统(MTS 815.03)对珊瑚砾块灰岩进行1、2、4、8 MPa下的静态三轴压缩试验与三轴循环荷载试验,从珊瑚砾块灰岩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强度特性及破坏模式等方面进行... 为探究循环荷载作用下珊瑚砾块灰岩的力学特性,使用电液伺服三轴试验系统(MTS 815.03)对珊瑚砾块灰岩进行1、2、4、8 MPa下的静态三轴压缩试验与三轴循环荷载试验,从珊瑚砾块灰岩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强度特性及破坏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围压对珊瑚砾块灰岩存在明显的强化作用,随着围压增大,珊瑚砾块灰岩的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体积应变明显增大,珊瑚砾块灰岩强度符合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三轴及循环荷载作用下珊瑚砾块灰岩破坏后均保持较高的残余强度;在初始较低循环荷载作用下,珊瑚砾块灰岩内部原生孔隙逐渐闭合,过渡到弹性变形阶段与裂纹扩展阶段,随荷载等级升高,裂纹加速演化,岩样逐渐失稳破坏;随着围压和加载频率的增大,破坏模式由劈裂-剪切破坏逐渐向单斜面剪切破坏形式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块灰岩 三轴循环荷载 加载频率 围压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ConvHDNet模型的戈壁砾幕层提取
7
作者 马于博 张爱国 +4 位作者 王浩宇 刘帅琪 靳镜宇 沈占锋 李均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4,共7页
砾幕层是戈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尺度的砾幕层遥感监测对戈壁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砾幕层结构松散、异质性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ConvHDNet语义分割的砾幕层自动信息制图方法,利用2023年8月的哈密全区域的Sent... 砾幕层是戈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尺度的砾幕层遥感监测对戈壁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砾幕层结构松散、异质性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ConvHDNet语义分割的砾幕层自动信息制图方法,利用2023年8月的哈密全区域的Sentinel-2影像提取戈壁砾幕层信息。结果表明,U-ConvHDNet模型的F1分数为0.918,优于参与对比的7个主流语义分割模型,消融试验表明骨架网络的改进与上下采样模块的联合使用有效提升了精度。双重感受野滑窗策略优化了拼接线附近不稳定的现象,提取出哈密戈壁砾幕层总面积为1.026×105 km 2,其信息提取精度的F1分数为0.921。本文研究可为戈壁砾幕层的监测和戈壁生态系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砾地层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对临近既有道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延辉 马蕊 +3 位作者 毛石林 钱勇 丁明忠 宋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防止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引起临近既有道路坍塌等事故灾害的发生,确保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临近道路的安全运行,以昆明市临近城市主干道路某深大基坑工程为例,在现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岩土与隧道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仿真计算... 为防止深大基坑开挖支护引起临近既有道路坍塌等事故灾害的发生,确保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临近道路的安全运行,以昆明市临近城市主干道路某深大基坑工程为例,在现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岩土与隧道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仿真计算,并结合现场监测,分析现有开挖支护方案下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及临近既有道路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支护结束后,支护桩、锚索的受力与变形均处于设计允许范围内。临近既有道路的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基坑开挖结束后位移趋于稳定。既有道路的变形最大值出现在距基坑边界2.5倍开挖深度的位置,且该变形量未达到基坑开挖引起的道路位移报警阈值,认为现有支护方案可保障基坑及既有道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深大基坑 开挖支护 既有道路 变形影响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角砾地层浅埋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方法研究
9
作者 田振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52,共8页
隧道穿越断层角砾浅埋地层往往会引起掌子面溜塌、支护结构大变形、地表开裂等灾害,因此需要对支护参数与开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以西(宁)至成(都)铁路石林隧道进口浅埋断层角砾地层段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以隧道与... 隧道穿越断层角砾浅埋地层往往会引起掌子面溜塌、支护结构大变形、地表开裂等灾害,因此需要对支护参数与开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以西(宁)至成(都)铁路石林隧道进口浅埋断层角砾地层段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以隧道与地表变形控制为核心对隧道开挖方法进行优选。结果发现:与4分部CRD法、CD法、3台阶7步开挖法相比,6分部CRD法控制隧道与地表变形效果最优,其中缩小开挖面积与设置临时支护对控制隧道与地表变形效果较好;6分部CRD法开挖时,前4部隧道变形占比为67.5%~68.9%,后2部隧道变形占比仍有31.1%~32.5%,直至钢拱架封闭隧道变形才趋于收敛;地表无裂缝,沉降在30 mm以内,均符合高斯分布,反弯点位于30 m附近,沉降槽宽度为6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断层角 开挖方法 变形控制 施工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东荒漠矿区砾幕层抗风蚀能力研究
10
作者 李敬文 管伟明 +5 位作者 胡振琪 谢猛 李根生 谭洁 郑瑜 孙嘉怡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58-3071,共14页
砾幕层是由土壤结皮和砾石构成的荒漠矿区特有的重要生态屏障,天然砾幕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然而大规模的开采扰动导致砾幕层受到严重破坏。为探明砾幕层抗风蚀能力,采集准东5大矿区的砾幕层数据,采用遥感分析、风洞和数值试验,获取准东... 砾幕层是由土壤结皮和砾石构成的荒漠矿区特有的重要生态屏障,天然砾幕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然而大规模的开采扰动导致砾幕层受到严重破坏。为探明砾幕层抗风蚀能力,采集准东5大矿区的砾幕层数据,采用遥感分析、风洞和数值试验,获取准东砾幕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此分析天然砾幕层砾石覆盖特征,揭示砾石覆盖度和覆盖类型对抗风蚀能力的影响规律及机理,以研究土壤结皮的力学特性及其理化性质,阐明二者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准东地区砾幕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五彩湾矿区和大井矿区的北部,受采矿活动的影响,部分区域的砾幕层遭到严重破坏;②砾石覆盖度与砾幕层抗风蚀能力成正相关,砾石覆盖度增加15%可减少10%~30%的土壤风蚀;砾幕层中小粒径砾石占比与抗风蚀能力成正相关,相比粒径分布,覆盖度对抗风蚀能力的影响更大;③砾幕层土壤结皮抗剪强度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黏粒(0.946)>有机质(0.894)>碳酸钙(0.888)>含水率(0.518)>粉粒(0.312),黏粒对结皮抗剪强度影响最为显著,而黏粒含量也能通过影响碳酸钙含量(0.7741)和有机质含量(0.7733)间接影响抗剪强度;④准东地势西北低东南高,其土壤性质分布特征与准东地区的地势变化趋势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荒漠矿区 幕层 土壤结皮 抗剪强度 抗风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砾砂岩油藏微观渗流差异化定量表征及其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吴君达 常涛 +2 位作者 汪跃 周军良 孙藏军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针对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多样、强非均质特征明显、微观油水渗流规律复杂、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表征的问题,以渤海M油田东三段巨厚含砾砂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心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流动单元指数对不同岩性含砾砂岩的微观孔喉特征... 针对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多样、强非均质特征明显、微观油水渗流规律复杂、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表征的问题,以渤海M油田东三段巨厚含砾砂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心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流动单元指数对不同岩性含砾砂岩的微观孔喉特征和渗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在考虑渗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岩性储层的相渗曲线、启动压力梯度等关键渗流参数进行差异化表征,提出了含砾砂岩油藏的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果表明,差异化渗流表征技术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岩性、不同模态储层的渗流差异,产液剖面拟合精度均达到了91%以上。区别于常规砂岩油藏,强非均质巨厚含砾砂岩储层受孔喉差异的控制,不同岩性的储层水驱特征差异明显,层间矛盾更为突出,建议以岩性组合差异为开发策略制定的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层段进行精细注水开发策略的制定,做到“因井制宜,因层施策”,为油田后续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微观渗流特征 流动单元指数 精细数值模拟 开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棱非平面聚晶金刚石齿的破岩机理及在含砾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炼 魏小虎 +5 位作者 曹强 周岩 杨迎新 胡川 赵志杰 伍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79,共9页
为提高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在含砾、软硬交错等不均质地层中的抗冲击性能,开展了凸棱非平面PDC齿的研究。通过仿真和室内实验对比分析了凸棱非平面齿与常规平面齿的破岩机理。与平面齿相比,凸棱非平面齿与岩石的接触应力分布更均... 为提高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在含砾、软硬交错等不均质地层中的抗冲击性能,开展了凸棱非平面PDC齿的研究。通过仿真和室内实验对比分析了凸棱非平面齿与常规平面齿的破岩机理。与平面齿相比,凸棱非平面齿与岩石的接触应力分布更均匀,切削破岩过程中的载荷波动幅度明显更小,切削稳定性更高。凸棱齿特殊的非平面结构改变了切削齿与岩石的互作用方式,在不均质地层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面聚晶金刚石齿 地层 破岩机理 冲击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岛礁珊瑚砂砾混合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杨 吴毅航 +3 位作者 马林建 崔杰 刘建坤 戴北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在南海岛礁实际建造工程中,上部吹填地基材料以大小砂砾共存、混杂无序的状态分布。地层中砂砾混合分布状态使地基在地震等动荷载下呈现出复杂的力学响应。通过开展一系列不同含砾量、密实度、围压和初始剪应力条件下的不排水循环三轴... 在南海岛礁实际建造工程中,上部吹填地基材料以大小砂砾共存、混杂无序的状态分布。地层中砂砾混合分布状态使地基在地震等动荷载下呈现出复杂的力学响应。通过开展一系列不同含砾量、密实度、围压和初始剪应力条件下的不排水循环三轴剪切试验,研究珊瑚砂砾混合料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松散还是密实状态,含有珊瑚砾的混合料试样在循环荷载下表现出更缓的轴向应变增长和孔隙水压上升的变化趋势。与单一珊瑚砂所构成的试样相比,珊瑚砂砾料试样具有更高的抗液化能力。珊瑚砂砾混合料抗液化强度随着含砾量、密实度和初始剪应力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密实珊瑚砂砾料的抗液化强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而针对松散试样没有发现明显规律,这可能是围压和密实度耦合影响引起的。试验结果表明含砾量对试样抗液化强度的影响主要受混合料骨架结构所控制,混合料骨架大致可分为粗颗粒(珊瑚砾)和细颗粒(珊瑚砂)结构主导两种状态。二元介质属性是开展砂砾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所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混合料 动力特性 骨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遏制作用下的砾类土管涌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亮 卢周洲 滕耀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9-696,共8页
管涌如果无法及时得到遏制,会导致大量土体流失以致堤防溃决。为研究管涌发生环节时使用玄武岩纤维的遏制作用,拟通过室内管涌试验,从孔压、水力梯度、渗透系数、流速、颗粒流失等方面,研究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长度的玄武岩纤维对管涌发... 管涌如果无法及时得到遏制,会导致大量土体流失以致堤防溃决。为研究管涌发生环节时使用玄武岩纤维的遏制作用,拟通过室内管涌试验,从孔压、水力梯度、渗透系数、流速、颗粒流失等方面,研究不同纤维含量和纤维长度的玄武岩纤维对管涌发生发展的遏制效应。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使得缺级配砾类土体的迁移通道变得更加曲折和狭窄,从而遏制整个土体的管涌发展。同等玄武岩纤维含量下玄武岩纤维缺级配砾类土存在最佳的纤维长度遏制管涌发展。纤维长度过长,增大了土体的迁移路径同时也使迁移通道相对变宽;纤维长度越短使得细颗粒的迁移通道变得更加狭窄,更加容易造成局部堵塞,进一步使得管涌继续从其他方向发展,造成颗粒的进一步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土工合成材料 玄武岩纤维 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循环荷载下黏土污染圆砾的大型动三轴试验及动力特性研究
15
作者 马少坤 田发派 +3 位作者 黄海均 张加兵 段智博 龚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5-254,共10页
为揭示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受黏土污染圆砾的长期动力特性,利用GDS大型三轴循环试验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饱和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及动应力幅值下黏土污染水平(clay fouling level,VCI)对圆砾长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为揭示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受黏土污染圆砾的长期动力特性,利用GDS大型三轴循环试验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饱和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及动应力幅值下黏土污染水平(clay fouling level,VCI)对圆砾长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VCI的增加,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污染黏土由润滑作用转变为填充作用,围压为100 kPa时,界限VCI=30%,围压为200 kPa、300 kPa时,界限VCI=20%;VCI对浅埋地铁隧道(σ_(3)=100 kPa)影响较大,威胁行车安全,而对深埋地铁隧道(σ_(3)=200 kPa、300 kPa)影响较小,地铁运行相对安全;随VCI的增加,试样的弹性应变和动孔压比先增大后减小,而回弹模量则先减小后增大,但三者的变化趋势均随围压的降低及动应力幅值的增大愈发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地铁路基结构设计及其工后沉降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黏土污染水平(VCI)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隧洞砾质土地层盾构渣土饼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振宇 肖钢 +3 位作者 雷波 令凡琳 王树英 朱汉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2,共8页
砾质土地层盾构掘进时,容易发生盾构刀盘结泥饼现象,须对渣土改良参数进行合理优化,以降低结泥饼风险。依托滇中引水龙泉倒虹吸盾构隧洞工程,首先分析砾质土地层盾构结泥饼风险以及分散型泡沫剂发泡性能,然后结合坍落度试验和界限含水... 砾质土地层盾构掘进时,容易发生盾构刀盘结泥饼现象,须对渣土改良参数进行合理优化,以降低结泥饼风险。依托滇中引水龙泉倒虹吸盾构隧洞工程,首先分析砾质土地层盾构结泥饼风险以及分散型泡沫剂发泡性能,然后结合坍落度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探究分散型泡沫改良渣土的塑流性特征,提出砾质土地层盾构渣土饼化风险控制技术,并通过现场跟踪试验对饼化控制技术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分散型泡沫剂发泡倍率随着浓度增加而增长,随发泡压力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在发泡压力为0.3 MPa时获得最佳发泡倍率;(2)分散型泡沫剂能有效改善砾质土渣土塑流性,降低砾质土渣土液塑限,进而降低渣土饼化风险;(3)提出砾质土渣土改良参数建议值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应用后盾构总推力、扭矩明显降低且离散程度减小,盾构推进速度明显提升,验证了砾质土地层盾构渣土饼化控制技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质土 饼化 坍落度试验 液塑限 掘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砾地层深基坑坑角效应对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建发 周颖 +2 位作者 田发派 马少坤 黄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在基坑坑角效应影响下,坑角处的围护结构变形差异显著,建筑物沿基坑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沉降值,坑角效应对圆砾地层的影响尤为显著,极易造成建筑物破坏。因此,需研究圆砾地层深基坑坑角效应对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 [目的]在基坑坑角效应影响下,坑角处的围护结构变形差异显著,建筑物沿基坑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沉降值,坑角效应对圆砾地层的影响尤为显著,极易造成建筑物破坏。因此,需研究圆砾地层深基坑坑角效应对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广西大学站为例,通过分析实际监测数据获得车站深基坑坑角效应的影响范围;采用Plaxi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坑角影响范围内的地连墙和邻近建筑物的变形规律。[结果及结论]圆砾地层的坑角效应范围为2.8 H(H为基坑开挖深度),坑角效应将导致基坑中部的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较坑角处大,最大增加幅度为82.2%。当建筑物与坑角距离≥1.5 H时,坑角效应对建筑物的变形约束作用有所减弱。随着建筑物与坑角及坑边距离的变化,在垂直于基坑边的方向上,建筑物纵墙的不均匀沉降值、倾斜率变化曲线均呈现出陡降式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在平行于基坑边的方向上,建筑物横墙的不均匀沉降值、倾斜率曲线的变化可划分为陡降式、上凸式、下凹式抛物线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层 深基坑 坑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波速的砾性土液化概率计算的中国方法
18
作者 袁近远 苏安双 +4 位作者 陈龙伟 许成顺 王淼 袁晓铭 张思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78-3387,3415,共11页
砾性土地震液化风险评价是我国工程防震减灾面临的新问题,原位剪切波速试验是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手段,但现有方法不适用于中国。建立中国模式下基于剪切波速的砾性土液化概率计算新方法,并与已有的基于地震循环剪应力比CSR(cyclic stress ... 砾性土地震液化风险评价是我国工程防震减灾面临的新问题,原位剪切波速试验是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手段,但现有方法不适用于中国。建立中国模式下基于剪切波速的砾性土液化概率计算新方法,并与已有的基于地震循环剪应力比CSR(cyclic stress ratio)理论建立的CYY(Cao,Youd and Yuan,简称CYY)计算方法进行对比。采用实测数据和不同概率下液化临界线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中国模式基于剪切波速的砾性土液化概率计算新方法,解决了CYY方法不适用我国的问题,且模型构造较CYY方法先进,克服了CYY方法难以兼顾不同砾性土层埋深和不同地震动强度的缺点。无论是退化为概率0.5的确定性判别结果,还是实测数据下液化概率计算的可靠性,本方法均优于CYY方法。提出的公式已被具有我国样板规范性质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修订版采纳,可为相关规范修订及工程应用提供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土 剪切波速 液化概率 中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粒土卸载-再加载力学特性大型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19
作者 王智 邵帅 +1 位作者 邵生俊 严广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10-2018,共9页
针对水利和交通工程中平面应变类工程重复加卸荷问题,利用压力室平面应变改造后的西安理工大学大型土工真三轴仪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对两种砾粒土进行固结排水平面应变卸载-再加载试验,研究了砾粒土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卸载... 针对水利和交通工程中平面应变类工程重复加卸荷问题,利用压力室平面应变改造后的西安理工大学大型土工真三轴仪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对两种砾粒土进行固结排水平面应变卸载-再加载试验,研究了砾粒土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卸载回弹应变和卸载-再加载回弹坡度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砾粒土的颗粒圆度、孔隙比、母岩强度和围压均会影响剪切峰值应力及剪胀特性,颗粒圆度好、孔隙比小的砾粒土峰值应力较低且更易表现出剪胀特性,母岩强度低会促进应变软化并降低峰值应力,围压增大可抑制剪胀并使峰值应力增大;体积应变和广义剪应变卸载回弹量与应力水平和围压有关;回弹坡度随应力水平增大先增后减,密实度较大时回弹坡度较大;卸载-再加载过程中出现主应力轴旋转现象,零应变方向的应力并非一直为中主应力;回弹坡度显著大于初始切线坡度,回弹坡度与初始切线坡度之比随围压增大快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变 卸载-再加载 粒土 剪切回弹特性 剪切回弹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模式下砾性土液化指数评价新方法
20
作者 袁近远 崔家伟 +2 位作者 李兆焱 袁晓铭 张钰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8,共11页
砾性土地震液化是我国土木工程震害防治技术体系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砾性土液化指数作为砾性土液化判别的最终表征量及抗液化对策的实际控制指标,是当前体系发展中亟待突破的瓶颈。该文继承中国模式,基于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实测数据,提出... 砾性土地震液化是我国土木工程震害防治技术体系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砾性土液化指数作为砾性土液化判别的最终表征量及抗液化对策的实际控制指标,是当前体系发展中亟待突破的瓶颈。该文继承中国模式,基于2008年我国汶川地震实测数据,提出以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比余量为基本变量的砾性土液化指数评价新方法。采用我国独有资料,构建砾性土的理论计算液化指数与宏观调查液化指数间函数关系,分析我国规范中既有液化指数与液化等级对应关系的可行性,建立适于砾性土液化指数与液化等级的对等关系,以实测资料多方论证新方法的合理性。提出的新方法,保持了中国模式的优势,可为实际工程应用和我国规范修订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土 液化指数评价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击数比 理论液化指数 宏观液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