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砷镉复合污染稻田修复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开叶 郑舒婷 吕陈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922,共12页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稻田土壤砷镉(As/Cd)复合污染形势严峻。相较于其他粮食作物,水稻具有更强的积累As/Cd能力,稻米中As/Cd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因此,修复As/Cd复合污染稻田土壤,降低稻米As/Cd含量,...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稻田土壤砷镉(As/Cd)复合污染形势严峻。相较于其他粮食作物,水稻具有更强的积累As/Cd能力,稻米中As/Cd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因此,修复As/Cd复合污染稻田土壤,降低稻米As/Cd含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对农田As/Cd复合污染现状及危害进行综述,讨论As/Cd有效性影响因素及水稻中As/Cd吸收转运机制,详细探讨稻田中As/Cd污染的修复方法,最后针对目前修复技术提出存在的不足和展望,以期为As/Cd复合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砷镉复合污染 水稻 As/Cd有效性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铁矿与巯基坡缕石复配对砷镉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景睿 裴楠 +6 位作者 狄雪荣 梁学峰 秦旭 彭云英 徐应明 黄青青 孙约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3,共9页
为探讨巯基坡缕石(MPAL)和赤铁矿(Fe2O3)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阻控效应,以江西某农田Cd-As复合污染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巯基坡缕石、赤铁矿单一以及复配处理下土壤pH值、Cd-As有效态与形态分布及水稻生物量和Cd、As、F... 为探讨巯基坡缕石(MPAL)和赤铁矿(Fe2O3)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阻控效应,以江西某农田Cd-As复合污染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巯基坡缕石、赤铁矿单一以及复配处理下土壤pH值、Cd-As有效态与形态分布及水稻生物量和Cd、As、Fe含量。结果表明:施加不同材料后水稻籽粒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了2.37~2.45倍,土壤中DTPA-Cd含量显著降低16.94%~22.57%(P<0.05)。土壤连续浸提形态分析显示,MPAL和Fe2O3复配处理提高了土壤中无定形态铁氧化物结合态Cd、As含量。MPAL和Fe_(2)O_(3)复配处理下水稻根系Cd和As含量降幅分别达7.14%、25.13%,不同处理下稻米Cd含量降幅为40.00%~60.00%,但籽粒As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巯基坡缕石和赤铁矿复配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Cd和As含量,减少水稻对Cd和As的吸收,具备Cd-As复合污染农田修复和安全利用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坡缕石 赤铁矿 水稻 复合污染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地长期定位试验的铁改性木本泥炭修复中轻度镉砷污染稻田效果与土壤健康效应评价
3
作者 崔雪丹 段桂兰 +6 位作者 王向琴 李志丰 窦飞 杜衍红 袁雨珍 刘传平 李芳柏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8-620,共13页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多关注农产品达标率和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下降的比例,而对于修复材料影响土壤健康则较少关注。在韶关、惠州两地中轻度镉砷复合污染稻田开展了为期3年6季的定位试验,在每年早稻、晚稻种植前,分别向试验小区施...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多关注农产品达标率和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下降的比例,而对于修复材料影响土壤健康则较少关注。在韶关、惠州两地中轻度镉砷复合污染稻田开展了为期3年6季的定位试验,在每年早稻、晚稻种植前,分别向试验小区施加还原铁粉、木本泥炭和铁改性木本泥炭,研究镉砷同步钝化效果,同时,对测定的所有土壤健康指标按照理化性质(pH、OM、CEC)、重金属含量(稻米Cd、稻米As、土壤有效态Cd、土壤有效态As)及稻米产量进行分组并构建评分函数,评价铁改性木本泥炭对土壤健康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可显著降低稻米镉、砷含量,下降率可分别达到47.8%和61.2%;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As含量,下降率可分别达到60.4%和69.8%;可显著提高稻米产量,增产率可达17%。同时,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提升了土壤pH值、有机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值),3年间,韶关、惠州试验地土壤pH分别平均提升0.35、0.37个单位,有机质分别平均提升0.50、2.02 g·kg^(-1),CEC值平均提高1.27、1.49 cmol·kg^(-1),显著地提升了土壤质量。土壤健康指数评价表明,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极大地提高了总体健康指数,土壤健康状况达到高等水平以上。尽管惠州试验地的土壤健康指数高于韶关,但铁改性木本泥炭对韶关试验地土壤健康指数的提升更显著,这可能与韶关试验地土壤健康质量指数本底值较低有关。研究结果为铁改性木本泥炭在土壤修复中的长期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有效性 稻米含量 铁改性木本泥炭 土壤健康效应评价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孙远 陈敏 +4 位作者 周育智 丁佳敏 周海 牛经纬 陈孝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土壤镉砷复合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镉砷具有相反的化学性质,运用生物炭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效果不佳,而改性生物炭在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介绍了生物炭制备的方法与理化性质,总结了生物炭修复... 土壤镉砷复合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镉砷具有相反的化学性质,运用生物炭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效果不佳,而改性生物炭在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介绍了生物炭制备的方法与理化性质,总结了生物炭修复单一镉、砷污染的效果与机理,并阐述了生物炭处理复合污染的不足和难点。重点综述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改性生物炭修复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改性生物炭处理镉砷复合污染的效果与机理。与原始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对镉砷具有更高的吸附性能,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表现出明显优势。但是,改性生物炭的回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解吸再生和老化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改性生物炭仍具有广大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钝化剂 复合污染 原位修复 影响因素 修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活化方解石复合硫酸亚铁去除水中镉/砷复合污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苗艳晖 王振磊 +2 位作者 张婷婷 赵云良 温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7,共8页
水体中的镉、砷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其中镉/砷复合污染去除难度更大。通过水中镉/砷复合污染去除试验,探究机械力活化方解石复合硫酸亚铁去除镉/砷复合污染的性能,发现机械力活化方解石可显著提升水中镉/砷复合污染的... 水体中的镉、砷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其中镉/砷复合污染去除难度更大。通过水中镉/砷复合污染去除试验,探究机械力活化方解石复合硫酸亚铁去除镉/砷复合污染的性能,发现机械力活化方解石可显著提升水中镉/砷复合污染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活化方解石复合硫酸亚铁在30 min内对溶液中镉、砷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采用SEM-EDS、XRD、XPS等方法对活化方解石复合硫酸亚铁高效去除水中镉/砷复合污染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在机械力活化的作用下改变了自身的结晶度和溶解活性,其在水体中溶解水解产生CO_(3)^(2-)与OH^(-)的性能明显提升,OH^(-)促进硫酸亚铁在溶液中与砷形成稳定的铁氧结合态沉淀,CO_(3)^(2-)与溶液中的镉结合形成稳定的碳酸镉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修复 /复合污染 混凝沉淀 机械力活化 方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坡缕石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崇 刘芬 +4 位作者 陈子毓 达胤臣 伍钧 梁学峰 徐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为探究巯基坡缕石对镉(Cd)–砷(As)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以Cd-As复合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1%、2%巯基坡缕石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Cd和As有效态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 为探究巯基坡缕石对镉(Cd)–砷(As)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以Cd-As复合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1%、2%巯基坡缕石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Cd和As有效态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巯基坡缕石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其中2%处理下pH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相比,1%和2%巯基坡缕石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30.2%、60.9%,Cd的有效态含量与毒性特性浸出量分别降低了97.7%~98.3%、77.1%~92.7%,而As的有效性未发生显著变化。巯基坡缕石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无显著影响,但属水平下Pseudanabaena_NgrPSln22和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85.4%~98.1%、75.3%~78.9%。巯基坡缕石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改变,其中pH和Cd的有效性是显著影响因素。总之,巯基坡缕石不仅能显著降低Cd有效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会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抗病菌丰度和减少固氮菌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坡缕石 复合污染土壤 微生物群落 生态功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改性FeMnNi-LDH对砷镉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雅馨 魏世强 蒋珍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4-2197,共14页
选用腐殖质活性组分富里酸(FA)作为铁锰镍层状双氢氧化物(FeMnNi-LDH)的修饰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稳定层状FA@FeMnNi-LDH复合材料,并运用于As(Ⅲ)和Cd(Ⅱ)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通过小白菜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砷镉复合污染水平及不... 选用腐殖质活性组分富里酸(FA)作为铁锰镍层状双氢氧化物(FeMnNi-LDH)的修饰物,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稳定层状FA@FeMnNi-LDH复合材料,并运用于As(Ⅲ)和Cd(Ⅱ)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通过小白菜盆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砷镉复合污染水平及不同初始土壤pH值条件下,复合材料对土壤As(Ⅲ)和Cd(Ⅱ)的钝化效果、各形态含量变化及对小白菜根部和地上部As(Ⅲ)和Cd(Ⅱ)转运、富集系数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A@FeMnNi-LDH复合材料对As和Cd具有显著的同步钝化效果.当复合材料添加量由0%增加到1.0%,促进了土壤非专性吸附态和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As向专性吸附态、无定型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As转化,土壤可交换态Cd主要向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d转化;土壤初始pH对As和Cd的钝化效果影响明显,酸性和中性土壤的pH分别增加了1.65和0.64个pH单位,土壤有效态As的降低率分别达到69.74%和63.31%,有效态Cd的降低率分别为60.25%和61.78%;小白菜的鲜重和株高随复合材料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并且复合材料添加量的增加降低了小白菜各部位对As和Cd的转运和富集系数,使小白菜地上部As、Cd的浓度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相关性分析显示,非专性吸附态As、可交换态Cd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残渣态As和Cd与土壤pH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小白菜地上部分和根部中As和Cd的含量与土壤残渣态As和C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FA@FeMnNi-LDH复合材料能提高土壤pH值,促进土壤As和Cd向残渣态的转化,从而降低土壤As和Cd生物有效性和在小白菜植株中的累积,为土壤中As(Ⅲ)和Cd(Ⅱ)复合污染的同步修复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富里酸(FA) 改性 砷镉复合污染土壤 钝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碱性土壤中砷-镉复合污染的钝化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梁欣冉 郜紫依 +3 位作者 付庆灵 刘永红 朱俊 胡红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3,共8页
为了探究锰改性生物炭(MBC)对砷-镉(As-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和机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在微碱性As-Cd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原始生物炭(BC)和MBC,研究其对土壤TCLP提取态As/Cd含量和As/Cd形态分布的影响,并进行土壤As/Cd生态风险评估... 为了探究锰改性生物炭(MBC)对砷-镉(As-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和机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在微碱性As-Cd复合污染土壤中添加原始生物炭(BC)和MBC,研究其对土壤TCLP提取态As/Cd含量和As/Cd形态分布的影响,并进行土壤As/Cd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改性后MBC的电荷零点升高且表面负载MnO_(2)。与不加生物炭相比,添加3%BC可使土壤TCLP提取态As和Cd显著降低35.3%和33.4%,而MBC可降低75.5%~84.2%和43.3%~49.9%,显著高于BC处理。同时,MBC施入土壤可降低土壤As和Cd的生态风险,且土壤Cd生态风险随着MBC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此外,MBC可通过减少复合污染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As、酸溶态Cd和可还原态Cd的含量,增加残渣态As和Cd的含量来实现土壤中As-Cd的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锰改性 砷镉复合污染 土壤修复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砷复合污染对苎麻生长及吸收镉、砷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丹博 曹诣 +2 位作者 佘玮 白玉超 崔国贤 《中国麻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83-188,共6页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镉、砷复合污染对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湘苎7号生长及吸收积累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中砷浓度增高,苎麻株高、茎粗、生物量等下降。苎麻各部位镉、砷含量大小依次是根>叶>茎。在镉5 mg/kg...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镉、砷复合污染对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湘苎7号生长及吸收积累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中砷浓度增高,苎麻株高、茎粗、生物量等下降。苎麻各部位镉、砷含量大小依次是根>叶>茎。在镉5 mg/kg、砷50 mg/kg处理下,中苎1号、湘苎3号根内镉含量有所增加,中苎1号、湘苎3号、湘苎7号茎内镉含量降低;四个苎麻品种根、茎内镉积累量降低,叶内镉含量及镉积累量均增高。在镉5 mg/kg、砷100 mg/kg处理下,苎麻根、茎、叶内镉含量及镉积累量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Boehmeria nivea L.) 复合污染 生长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原位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曹锐 王悦 +5 位作者 陈爽 郑灵韵 徐莉 周际海 李辉信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672,共16页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稻田土壤正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稻作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米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镉和砷两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上有明显差异,因此镉和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综述了镉砷...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稻田土壤正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稻作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米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镉和砷两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上有明显差异,因此镉和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综述了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原位钝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将钝化技术梳理为氧化还原型、微生物转化累积型、材料型和耦合钝化技术四类。氧化还原型钝化技术重点指出稻田水分调控驱动的氧化还原电位Eh和pH变化、不同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质等对镉和砷的迁移转化机制;微生物转化累积型钝化技术重点阐明功能微生物对砷和镉的吸收、转化、区室化、菌表吸附等作用机制;材料型钝化技术重点分析现有钝化材料的分类及其与镉和砷的固定化机制;耦合型钝化技术重点总结上述三种技术综合体系下,镉和砷的协同钝化应用。同时对未来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原位钝化修复提出展望,进一步探讨了镉砷在稻田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涉及的新型机制研究方向、修复钝化技术的创新延展趋势;期望在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保障稻田安全利用的土壤钝化改良技术体系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水稻土 原位钝化机制 耦合钝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镉复合污染土击实特性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晨 李江山 +1 位作者 刘金都 薛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71-182,共12页
重金属污染土不仅破坏环境健康,同时威胁岩土工程安全。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砷(As)、镉(Cd)单一污染土和复合污染土的土壤化学、土体微观结构和击实特性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重金属污染源、不同重金属浓度对污染土的击实特性影响规律及作用... 重金属污染土不仅破坏环境健康,同时威胁岩土工程安全。通过控制变量法对砷(As)、镉(Cd)单一污染土和复合污染土的土壤化学、土体微观结构和击实特性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重金属污染源、不同重金属浓度对污染土的击实特性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单一污染土中,As使土壤扩散双电层变厚,土颗粒呈絮凝状,小孔隙增加,小颗粒含量先增后减,最优含水率升高5.90%,最大干密度降低1.02%;Cd的作用效应截然相反,Cd压缩土壤扩散双电层,土体呈堆积状,小孔隙减少,小颗粒含量减少,最优含水率降低8.03%,最大干密度增加1.00%。Cd对土体击实特性影响大于As。复合污染土中,As、Cd对土体最优含水率的影响呈协同作用,而对最大干密度无明显相互作用关系。污染土宏微观联系桥梁可以通过分形维数与最大干密度建立,二者拟合结果为二次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环境与工程灾害防控提供关键参数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击实特性 扩散双电层 协同作用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京民 Gahonzire Bonheur +1 位作者 姜娜 祖艳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89-1195,1200,共8页
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给农田生产和农产品食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由于镉、砷赋存形态的差异,同步治理难度较大。概述了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现状及原位钝化修复难点,着重介绍了当前钝化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无机和有机钝化材料,多角度探讨了钝... 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给农田生产和农产品食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由于镉、砷赋存形态的差异,同步治理难度较大。概述了土壤镉、砷复合污染现状及原位钝化修复难点,着重介绍了当前钝化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无机和有机钝化材料,多角度探讨了钝化材料多元组配和材料改性的钝化效果及机理,对不同钝化材料的修复成本进行简要的成本效益分析,为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钝化修复 钝化材料 多元组配 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基土壤调理剂对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及植株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炜凡 胡志姣 +3 位作者 杨家明 张亚当 陈锦运 刘耀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以矿物基土壤调理剂为主体,配合农艺措施,对Cd-As复合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改良。通过比较不同修复方法所得烟草产量、植株重金属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探究适宜的复合污染修复方法。研究发现: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施用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中有效... 以矿物基土壤调理剂为主体,配合农艺措施,对Cd-As复合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改良。通过比较不同修复方法所得烟草产量、植株重金属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探究适宜的复合污染修复方法。研究发现: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施用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中有效镉和有效砷含量,与对照相比,处理2(3750 kg·hm^(-2)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深翻耕+常规施肥)和处理4(3750 kg·hm^(-2)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深翻耕+有机硅)有效镉降幅超过15%,有效砷降幅超40%,均达到显著水平;烟叶中镉、砷含量都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处理4(3750 kg·hm^(-2)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深翻耕+有机硅)下、中、上部烟叶镉含量分别降低39.85%,22.38%及14.59%,处理3(3750 kg·hm^(-2)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有机硅)下、中、上部烟叶砷含量分别降低53.57%,28.57%及2.63%。此外,矿物基土壤调理剂施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烟叶产量,提升烟草质量与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基土壤调理剂 烟草 复合污染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及复配硫酸盐对土壤-水稻系统砷镉有效性的调控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严露 林朝君 +3 位作者 王欣 彭渤 谭长银 章新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679,共13页
探索了有机肥(OF)及其与硫酸盐复配(SOF)对砷/镉(As/Cd)复合污染水稻土As/Cd水溶性、作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OF处理使土壤孔隙水As(Ⅲ)浓度在淹水前10周内下降明显,但使孔隙水Cd显著增加,使土壤固相As/Cd均向生物有... 探索了有机肥(OF)及其与硫酸盐复配(SOF)对砷/镉(As/Cd)复合污染水稻土As/Cd水溶性、作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OF处理使土壤孔隙水As(Ⅲ)浓度在淹水前10周内下降明显,但使孔隙水Cd显著增加,使土壤固相As/Cd均向生物有效性较高的赋存形态转化;复配硫酸盐对有机肥所引起的土壤As/Cd水溶性变化和固相赋存形态转化不能产生显著逆转作用,但SO42-向S2-的还原转化使土壤硫化砷较对照(CK,不施有机肥或硫酸盐)增加了71%。水稻盆栽试验进一步显示,OF处理使水稻幼苗茎叶和根部As积累量降低44%~47%,但使成熟期水稻糙米总As和白米无机As含量分别增加22%和12%;同时,OF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幼苗Cd累积量并使糙米Cd含量达到CK的1.2倍。复配硫酸盐可明显逆转有机肥所引起的水稻糙米As含量升高,但对糙米Cd积累和白米无机As浓度的增加不能产生显著减控作用。综上,向As/Cd污染稻田中施用有机肥对稻米质量安全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硫酸盐 糙米 砷镉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联合芽孢杆菌施用对水稻吸收镉砷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秋莹 苏天燕 +7 位作者 陆问 于磊 穆莉 毛雪飞 杨秋 张治军 张冬明 刘文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8-1999,共12页
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研究是矿区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前提.为探究不同土壤调理剂联合芽孢杆菌施用对矿区土壤镉(Cd)和砷(As)的修复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设置对照处理(CK)、单... 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研究是矿区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前提.为探究不同土壤调理剂联合芽孢杆菌施用对矿区土壤镉(Cd)和砷(As)的修复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设置对照处理(CK)、单一/复合施用芽孢杆菌(J)以及两种土壤调理剂(氧化钙镁肥,D1;硅钙镁钾肥,D2)共8个处理(CK、J、D1、D2、J+D1、J+D2、D1+D2和J+D1+D2),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水稻产量以及水稻各部分Cd和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菌剂外,单一/复合施用两种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pH,对比CK处理,其余处理组均能提高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AvP)含量和有效硅(Si)含量.②单一/复合施用土壤调理剂和菌剂均同时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二者降幅分别为5.46%~47.53%和5.32%~25.49%,同时有效态Cd和As含量的降幅以D1+D2处理最大,D2处理次之,菌剂(J)单独施用的降幅最小.③D2、J+D1、J+D2、D1+D2和J+D1+D2这5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糙米和精米中Cd的含量,J处理和J+D1+D2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精米As含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食品安全生产标准.④试验材料主要通过改变土壤pH、CEC和有效Si含量来影响土壤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对Cd和As的吸收和转运.研究显示,硅钙镁钾肥(D2处理)无论单施还是联合施用均能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食品安全标准,但其对糙米As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硅钙镁钾肥可为单一Cd污染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枯草芽孢杆菌 复合污染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