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锌冶炼次氧化锌烟灰微波脱砷结块试验研究
- 1
-
-
作者
薛平
王恒辉
-
机构
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5,共6页
-
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FMRU19-2)
武汉市科技局市属高校产学研项目(CXY202211)
江汉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8-71)。
-
文摘
微波脱砷具有升温快、不产生热源气体以及升温过程物料无需翻动利于物料于炉内烧结造块的技术优势。本文对锌冶炼次氧化锌烟灰开展砷物相化学分析、热力学计算分析以及微波脱砷结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锌冶炼次氧化锌中砷的主要物相为砷(Ⅲ)氧化物,还含有少量的高价砷(Ⅴ)氧化物、硫化砷以及砷酸盐;脱砷温度升高以及脱砷时间延长有利于次氧化锌中砷的脱除。热力学分析表明,在低温微波脱砷结块过程中,主要发生的脱砷反应为砷(Ⅲ)氧化物的挥发反应。低温微波脱砷结块试验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微波脱砷温度580℃,脱砷时间60 min,结块温度750℃。在此条件下,脱砷结块的烟灰平均含砷0.87%,脱砷率89.29%,结块率72.41%。该研究对含砷固废资源化回收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微波
脱砷
次氧化锌烟灰
结块
砷氧化物
热力学分析
物相
-
Keywords
microwave
arsenic removal
secondary zinc oxide dust
agglomeration
arsenic(Ⅲ)oxid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material phase
-
分类号
TF8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X75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微生物介导的高砷沉积物中砷释放来源性分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家宁
石晚霞
祝贤彬
何忠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57)
-
文摘
江汉平原某些地区地下水已受到砷的严重污染,探讨高砷地下水的形成机制十分必要。采集江汉平原高砷区不同深度(20m、50m、100m、130m、160m和225m)的高砷沉积物样品,对其进行了地球化学成分特征分析,并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对微生物介导的高砷沉积物中砷的溶解与转化以及来源进行了分析。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高砷沉积物中不可溶性砷和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57mg/kg和21.06g/kg;实验室模拟试验表明:微生物群落可以明显促进高砷沉积物中不可溶性砷和铁的溶解与释放;砷顺序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沉积物中34.5%的不可溶性砷为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试验体系中可溶性砷的含量与沉积物中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微生物可以促进高砷沉积物中不可溶性砷的溶解与释放,且释放的砷主要来自于沉积物中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的还原与溶解。
-
关键词
高砷沉积物
微生物群落
不可溶性砷的溶解与释放
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
-
Keywords
arsenic rich sediment
microbial community
dissolution and release of soluble arsenic
arsenic attached to amorphous Fe and Mn oxides
-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