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价砷氧化细菌Acidovorax sp.GW2中As(Ⅲ)氧化酶基因和调控序列的克隆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凯 黄银燕 +1 位作者 王倩 王革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反向PCR和细菌Fosmid文库筛选,克隆得到1株三价砷[As(Ⅲ)]氧化细菌Acidovorax sp.GW2的As(Ⅲ)氧化酶Aox基因簇,包括aoxRSXABCD7个基因,分别预测编码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转录调控子AoxR(同源性68%),周质感应组氨酸激酶AoxS(同源性55%)... 通过反向PCR和细菌Fosmid文库筛选,克隆得到1株三价砷[As(Ⅲ)]氧化细菌Acidovorax sp.GW2的As(Ⅲ)氧化酶Aox基因簇,包括aoxRSXABCD7个基因,分别预测编码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转录调控子AoxR(同源性68%),周质感应组氨酸激酶AoxS(同源性55%),周质结合蛋白AoxX(同源性55%),砷氧化酶AoxAB(同源性分别为74%和71%),硝基还原酶AoxC(同源性46%),细胞色素c AoxD(同源性63%)。反转录PCR结果显示,编码双组分系统的aoxRS基因共转录,而与之转录方向相反的结构基因aoxABCD处于同一操纵子中,aoxX基因和aoxRS基因不在同一操纵子中。通过对aoxS、aoxX、aoxD的基因敲除功能研究发现aoxS和aoxX基因为GW2三价砷氧化的必需基因,aoxD的功能丧失减慢了三价砷的氧化速率,但非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ovorax sp.GW2 氧化 氧化酶基因簇 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砷氧化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革娇 王倩 +1 位作者 陈芳 李璟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微生物砷氧化是指微生物通过砷氧化酶AioAB将毒性强的亚砷酸盐[As(Ⅲ)]氧化为毒性较弱的砷酸盐[As(Ⅴ)]的过程。该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微生物自身和环境的修复,另一方面能够提供能量供给部分砷氧化菌生长。介绍微生物砷氧化调控机制的最新... 微生物砷氧化是指微生物通过砷氧化酶AioAB将毒性强的亚砷酸盐[As(Ⅲ)]氧化为毒性较弱的砷酸盐[As(Ⅴ)]的过程。该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微生物自身和环境的修复,另一方面能够提供能量供给部分砷氧化菌生长。介绍微生物砷氧化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氧化 基因表达调控 氧化组分调控系统 砷氧化三组分调控系统 磷酸盐调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_(2)与组分调控双压蒸发ORC系统联合研究
3
作者 黄仁龙 钟天明 +1 位作者 王亚阁 姜炳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3,共5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是一种先进发电动力循环,为进一步回收利用其膨胀机释放的余热,文中将组分调控双压蒸发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ORC)作为底循环,与S-CO_(2)发电循环共同构建新型联合系统,利用模拟仿真的方法,探讨新型联合系统性能...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是一种先进发电动力循环,为进一步回收利用其膨胀机释放的余热,文中将组分调控双压蒸发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ORC)作为底循环,与S-CO_(2)发电循环共同构建新型联合系统,利用模拟仿真的方法,探讨新型联合系统性能优势。结果表明:ORC双压蒸发技术可以深度利用膨胀机释放的余热,使得传统双压蒸发联合系统的净输出功比回热S-CO_(2)循环高9.61%—10.23%,而组分调控双压蒸发联合系统的净输出功比回热S-CO_(2)循环高9.95%—10.35%,组分调控双压蒸发联合系统的净输出功略高于传统双压蒸发联合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联合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比简单的回热S-CO_(2)发电循环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 有机朗肯循环 组分调控 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双压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