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尾矿堆中三价砷抗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16S rDN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兴青 李成祥 +3 位作者 王汝成 陆现彩 陆建军 胡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3-519,共7页
从安徽铜陵杨山冲尾矿库采集表层尾矿样品,通过砷富集培养,从3份样品中筛选得到3株具有较强As(Ⅲ)抗性的细菌WK-21、WK-31和WK-32,用不同NaAsO2浓度的LB培养基对菌株进行砷抗性检测,结果这3株菌分别能耐受32、56和50mmol/L的As(Ⅲ),具... 从安徽铜陵杨山冲尾矿库采集表层尾矿样品,通过砷富集培养,从3份样品中筛选得到3株具有较强As(Ⅲ)抗性的细菌WK-21、WK-31和WK-32,用不同NaAsO2浓度的LB培养基对菌株进行砷抗性检测,结果这3株菌分别能耐受32、56和50mmol/L的As(Ⅲ),具有较高的耐砷性。对这3株菌进行不同梯度浓度As(Ⅲ)环境中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砷在低浓度时对细菌生长有轻微促进作用或者几乎没影响,但随着砷浓度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根据对这3株菌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Arthrobacter sp.、Rhodococcusequi和Paenibacillus sp.菌属。由于这些菌株分离于尾矿库的尾矿堆中,因此,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尾矿库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及微生物抗金属机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分离鉴定 砷抗性菌 耐受 16S RDNA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石门磺厂矿区尾矿库抗砷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管思琪 罗蕾 +3 位作者 邢辉 陆现彩 陆建军 王睿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0-303,共4页
在湖南石门磺厂采集含砷尾砂样品和水样,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和分离,获得13株对砷有抗性的菌株,这些菌株属于Pseudomonas otitidis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lgginosa),均能在较高浓度的砷培养液中生存,主要通过还原... 在湖南石门磺厂采集含砷尾砂样品和水样,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和分离,获得13株对砷有抗性的菌株,这些菌株属于Pseudomonas otitidis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lgginosa),均能在较高浓度的砷培养液中生存,主要通过还原砷达到对砷的高抗性作用。其中,菌株SM—T1对As(Ⅲ)和As(Ⅴ)的抗性分别达到了60mmol/L和100mmol/L,该菌株最适生长pH值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为20℃;在砷浓度未达到致死浓度时,砷浓度对SM—T1的生长速度影响较大,对其最终的生长状况影响较小。这为进一步利用砷抗性菌开展含砷环境的生物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石门 矿区 砷抗性菌 氧化还原 最适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