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或反应性肉芽肿的乳腺癌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海玲 魏兵 +4 位作者 步宏 陈卉娇 张红英 张璋 杨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或反应性肉芽肿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1例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carcinoma with osteoclastic giant cells,COGC)和8例伴反应性肉芽肿的乳腺癌(carcinoma with responsive granuloma,CRG)... 目的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或反应性肉芽肿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1例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carcinoma with osteoclastic giant cells,COGC)和8例伴反应性肉芽肿的乳腺癌(carcinoma with responsive granuloma,CRG)的临床病理资料,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染色和特殊染色。结果COGC患者平均年龄40.6岁,CRG患者平均年龄53.6岁,均因发现乳腺包块就诊。COGC多呈界限清楚的结节状,切面多为灰红、灰褐色。COGC肿瘤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5例、浸润性乳头状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筛状癌各2例。肿瘤内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大小形态各有差异,分布弥散或不均匀,与肿瘤细胞关系密切。肿瘤间质内尚见不同程度的新旧出血、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灶保留原发灶的形态学特点。CRG形态多不规则,切面多为灰白色。肿瘤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伴随出现的肉芽肿多密切围绕在癌巢周围,由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型巨细胞构成。抗酸染色和六胺银染色无阳性发现。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病例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肉芽肿均呈CD68(KP1和PGM1)阳性,S-100蛋白和Ⅷ因子呈阴性。CD34染色显示COGC的微血管密度为(21.9±4.2)/HPF,与对照组浸润性导管癌无明显差异(P>0.05)。获得随访资料的6例COGC和2例CRG在随访期内无复发、转移或死亡。结论乳腺COGC和CRG均属少见肿瘤,前者的大体和组织学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肉芽肿出现的预后意义尚需积累更多的病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反应性肉芽肿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华野 皋岚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观察 4例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型 (Ⅱ~Ⅲ级 ) 2例 ,乳头状癌型和筛状癌型各 1例。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在癌细胞周围分布。结论 :此种类型... 目的 :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观察 4例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型 (Ⅱ~Ⅲ级 ) 2例 ,乳头状癌型和筛状癌型各 1例。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在癌细胞周围分布。结论 :此种类型的癌需和伴反应性肉芽肿的癌、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化生性癌、间质反应性巨细胞、叶状肿瘤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癌肉瘤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肉瘤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乳腺癌 临床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肾肿瘤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3
作者 朱萍芳 螘国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9-341,345,共4页
目的 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肾肿瘤 (RT OG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观察 2例RT OGC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肾盂移行细胞乳头状癌型 1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与移行细胞癌相连接 ;肾肉瘤样癌... 目的 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肾肿瘤 (RT OG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观察 2例RT OGC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肾盂移行细胞乳头状癌型 1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与移行细胞癌相连接 ;肾肉瘤样癌型 1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在肉瘤样成分周围分布或与肉瘤样成分混杂。免疫表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CD6 8、Vim、α1 ACT均阳性 ,CK、EMA均阴性。结论 RT OGC是少见的肾恶性上皮性肿瘤的一个亚型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起源于间叶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是机体对肿瘤的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肾肿瘤 病理特点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诊治分析:附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英杰 薛绪潮 方国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44-2847,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 UCWO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1年12月收治的1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1990-2013年国内文献报道11篇12例患者,对所有13例UCWO...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 UCWOGC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1年12月收治的1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1990-2013年国内文献报道11篇12例患者,对所有13例UCWOGC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1例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食欲不振,无黄疸、发热、腹泻等症状,查体剑突下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6 cm ×15 cm;CT示:腹腔内占位,肝内多发占位。行胰体尾+全胃+脾切除术,病理诊断:胰体尾UCWOGCs。13例患者中,男6例,女7例。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12例,体检发现上腹部肿块1例。行B超及CT检查,11例提示胰体尾部肿块影。肿瘤直径4-23 cm。13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UCWOG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腹部可触及包块,其组织学起源尚有争议,诊断需与胰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等鉴别。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未分化癌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复发性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胰腺未分化癌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4-1434,共1页
UCPOGC的影像学表现 A.CT增强示胰尾部巨大囊实性肿块,强化不均匀,并伴分隔样改变,囊变坏死无强化;B.T2WI示肿块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C.MR增强示肿块不均匀强化,肿瘤包膜和瘤内分隔强化明显;D.术后6个月CT增强示左侧腹腔不均匀强化肿块影... UCPOGC的影像学表现 A.CT增强示胰尾部巨大囊实性肿块,强化不均匀,并伴分隔样改变,囊变坏死无强化;B.T2WI示肿块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C.MR增强示肿块不均匀强化,肿瘤包膜和瘤内分隔强化明显;D.术后6个月CT增强示左侧腹腔不均匀强化肿块影,分隔及囊变区强化明显,包绕左侧肾脏并侵犯部分左肾患者男,57岁,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伴体质量减轻”入院。上腹部CT:胰腺尾部见12 cm×9 cm×9 cm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伴分隔样改变,侵及脾脏并紧贴胃大弯、胃体和结肠脾曲(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1例
6
作者 龚平 郭华雄 +1 位作者 杨勇 李春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0-762,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针吸细胞 免疫 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一例报道
7
作者 丁锦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罗秀 王晓蕾 +4 位作者 李俐 赵有财 赵建华 王劲松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53和Ki-67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胰腺伴与不... 目的探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53和Ki-67在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胰腺伴与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在男女比例及平均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位于胰体尾部2例、胰头部1例;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位于胰头部2例、胰体尾部1例;两者肿瘤的最大径分别为4.3 cm和3.9 cm。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无淋巴结转移,1例有脉管侵犯、1例有神经侵犯;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有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2例有神经侵犯。根据pTNM分期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ⅠB期2例,ⅡA期1例;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为ⅡB期,前者预后优于后者。免疫表型:3例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中2例p53为野生型,1例为错义突变型,3例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均为无义突变型,两者的Ki-67增殖指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生物学行为与胰腺不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不同,前者有较好的预后,建议在病理诊断中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未分化癌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平 窦红漫 +3 位作者 王健 吴赛青 邢学伟 吴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 of tumor,O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胰腺O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OGCT患者CT示胰体尾部囊实性包块,伴... 目的探讨胰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osteoclast-like giant cells of tumor,O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胰腺O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OGCT患者CT示胰体尾部囊实性包块,伴广泛出血坏死,由多种形态的单核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CD68均阳性,CKpan、CE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10%。结论 OGCT属于胰腺罕见肿瘤,病理形态类似骨的巨细胞瘤;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有助于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间变性癌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美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腺癌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间变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少华 曲利娟 +4 位作者 曾德华 叶显宗 齐兴峰 刘庆宏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giant cell tumor of soft tissue,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GCT-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 目的观察伴恶性软组织巨细胞肿瘤(giant cell tumor of soft tissue,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GCT-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分界清楚的两种成分组成,分别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约占10%)及GCT-ST(约占90%)。GCT-ST由大量轻度异型的肿瘤性单核细胞和均匀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混合组成,其中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表达vimentin、CD13、CD68及PGM1,肿瘤性单核细胞表达vimentin、CD13、CD10、Ki-67及p53;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甲状腺标志物、各种上皮标志物、肌源性标志物、神经或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乳头状癌细胞表达TG及CK。电镜下未见上皮源性、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分化的超微结构特点。术后11周见肿瘤复发及肺转移。结论伴恶性GCT-ST成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应注意与甲状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亚型未分化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亚型 未分化癌 软组织巨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7年第23卷关键词索引
12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2-760,共9页
关键词 早发性乳腺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病理分析 膀胱移行细胞 甲状腺乳头状癌 子宫颈癌 卵巢黏液性肿瘤 外阴鳞状细胞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原发性肝细胞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 病理学诊断 文献复习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