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准则巷道围岩应变软化与破裂膨胀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113,共6页
为了得到考虑围岩应变软化、破裂膨胀和中间主应力情况下的巷道围岩弹塑性解,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和DruckerPrager准则,引入中间主应力系数,建立软化和膨胀模型,得到了巷道变形、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的解析式,并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 为了得到考虑围岩应变软化、破裂膨胀和中间主应力情况下的巷道围岩弹塑性解,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和DruckerPrager准则,引入中间主应力系数,建立软化和膨胀模型,得到了巷道变形、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的解析式,并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中间主应力增大,巷道变形、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先减后增;围岩软化越严重,对巷道变形、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影响越显著;软化阶段的膨胀行为对塑性区半径不产生影响,但影响巷道破裂区半径和变形;残余阶段的膨胀行为对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不产生影响,但影响巷道的变形;巷道变形、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随支护阻力增大而减小,且原岩应力越大,支护对变形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准则 圆形巷道 应变软化 破裂膨胀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加载下金属柱壳膨胀破裂过程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汤铁钢 谷岩 +2 位作者 李庆忠 华劲松 孙学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9-533,共5页
采用前照明的高速分幅照相对不同壁厚的45钢柱壳在爆轰加载下的膨胀破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成功拍摄到45钢柱壳前表面裂纹生成、扩展及产物泄漏的过程图像。研究表明:膨胀应变率在104s-1附近时,随着应变率的增加,45钢柱壳的各特征应变... 采用前照明的高速分幅照相对不同壁厚的45钢柱壳在爆轰加载下的膨胀破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成功拍摄到45钢柱壳前表面裂纹生成、扩展及产物泄漏的过程图像。研究表明:膨胀应变率在104s-1附近时,随着应变率的增加,45钢柱壳的各特征应变均有所增加,断裂模式由拉剪混合向单一剪切转变;45钢柱壳的膨胀破裂有一个过程,从柱壳的外壁面可以观察到裂纹生成至产物开始泄漏经历时间历程的长短与柱壳壁厚相关,柱壳壁越厚,从外壁出现裂纹到产物开始泄漏的时间间隔越长;由回收破片厚度测量推算出的膨胀断裂应变与动态实验过程中产物开始泄漏时的断裂应变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加载 金属柱壳 膨胀破裂 分幅照相技术 膨胀应变率 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膨胀破裂应变及声发射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杰 邱黎明 +2 位作者 殷山 刘洋 童永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9,74,共8页
针对目标对煤岩膨胀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研究较少的问题,开展了煤岩膨胀破裂实验,分析了煤岩膨胀破裂全过程应变与声发射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煤岩膨胀破裂过程可划分为微破裂阶段(Ⅰ)、宏观裂纹生成及扩展阶段(Ⅱ)和劈裂阶段... 针对目标对煤岩膨胀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研究较少的问题,开展了煤岩膨胀破裂实验,分析了煤岩膨胀破裂全过程应变与声发射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煤岩膨胀破裂过程可划分为微破裂阶段(Ⅰ)、宏观裂纹生成及扩展阶段(Ⅱ)和劈裂阶段(Ⅲ)。②煤、岩试样膨胀过程应变演化具有一致性,均呈现“缓变→加速→极值”变化趋势,但两者各阶段声发射信号差异较大。③煤样在第Ⅰ、Ⅱ阶段声发射振铃计数较为丰富,在临近第Ⅲ阶段累计振铃计数呈指数型递增;而砂岩在第Ⅰ、Ⅱ阶段声发射振铃计数较少,在临近第Ⅲ阶段累计振铃计数表现出“突增→平静”趋势。④煤岩膨胀破裂过程均存在变形局部化现象,应变变异系数的突变和声发射峰值频率段增多现象可作为煤岩胀裂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研究结果可为煤岩致裂等工程的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膨胀破裂 声发射 煤岩表面形变 应变 异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爆炸驱动壳体破裂及液体喷射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治海 龙新平 +1 位作者 韩勇 蒋红彬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4,共4页
采用高速分幅照相技术对炸药爆炸驱动不同壁厚抛撒装置的壳体变形、裂纹产生,液体射流形成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清晰的试验图像。对回收破片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厚度壳体的破裂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壳体厚度为3 mm时形成... 采用高速分幅照相技术对炸药爆炸驱动不同壁厚抛撒装置的壳体变形、裂纹产生,液体射流形成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清晰的试验图像。对回收破片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厚度壳体的破裂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壳体厚度为3 mm时形成的破片面积较大,数量少,以长条形为主,而厚度为1.5 mm时破片面积较小,数量多。利用扫描电镜对破片断面进行分析,发现破片的形成主要由剪切断裂造成。试验结果表明,爆炸抛撒形成的射流破碎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射流整体喷射、界面紊乱及其膨胀破碎、小液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分幅照相 抛撒装置 膨胀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微波作用下岩石体破裂特征及其机制探索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明忠 谢晶 +6 位作者 杨本高 唐瑞烽 邓虎超 刘依婷 叶思琪 周雪敏 王绍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2-1137,共16页
硬岩高效破裂是深部地下空间、深部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前提,寻求和发展高效破岩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微波具有加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辅助破岩技术。微波场内岩石体破裂差异性行为解译是实践微波辅... 硬岩高效破裂是深部地下空间、深部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前提,寻求和发展高效破岩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微波具有加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辅助破岩技术。微波场内岩石体破裂差异性行为解译是实践微波辅助破岩技术的重要基础。从宏-细-微观不同尺度对微波场内砂岩、花岗岩和辉长岩开展了跨尺度破裂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宏观膨胀破裂层面,砂岩表现为低温崩裂破坏,实测最高温度为194℃,辉长岩和花岗岩则为高温熔融破坏,实测最高温度分别可达367℃和492℃;岩石脱离本身基质约束产生裂纹或宏观破裂面时体积变化明显,高温熔融破坏时岩石体积膨胀率最大,花岗岩和辉长岩破裂时体积膨胀率为2.1%和1.8%。在岩石细观破裂面特征层面,微波场内高温熔融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比低温崩裂面分维高2.0%,其中花岗岩、辉长岩和砂岩的破裂面分维分别为2.1092,2.0704和2.0660。在岩石微观损伤差异性机制层面,岩石破裂特征与主要成岩矿物的组分、含量和含水率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石英和其他矿物介电特性差异较大,当岩石内部石英含量较高时,热应力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水在微波作用下迅速汽化,在岩石内部产生高孔隙压力,试样易低温崩裂破坏,微观断口不会出现显著的损伤结构;而当岩石内部主要矿物组分介电特性差异较小及含水率较低时,试样内温度增长缓慢,矿物温度梯度相对较低,后期岩石整体呈现高温熔融破坏;岩石晶体化学分子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试样内部Si—O键含量波动幅度较大,石英和硅酸盐矿物XRD衍射峰和对应衍射角发生偏移,晶体主要受到微观压应力作用,表现为花岗岩的石英和斜长石矿物内部和交界处出现大量的显微裂纹和孔洞,辉长岩的损伤结构主要集中于辉石矿物内部,据此可推断适合微波辅助破岩的地质岩性工况,以期提高深部硬岩破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作用 深部典型岩石 宏观-细观-微观跨尺度 膨胀破裂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basic law of rock directional fracturing with static expansive agent controlled by dense linear multi boreholes 被引量:5
6
作者 ZHAO Xing-long HUANG Bing-xiang +2 位作者 CHENG Qing-ying WANG Chang-wei CHEN Shu-l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499-2513,共15页
Directional rupture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deep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A directional fracturing method with static expansive agent controlled by dense linear multi boreholes is proposed.A physical... Directional rupture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deep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A directional fracturing method with static expansive agent controlled by dense linear multi boreholes is proposed.A physical experiment is designed and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laws of this method.The fractur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process,and the mechanism of directional fracturing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directional fracture is form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boreholes layout through directionally fracturing with static expansive agents controlled by the dense linear multi boreholes.According to the variation of strai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ssociated acoustic emission(AE)events and energy,the experi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 the first stage,the static expansive agent expand slowly with no fracturing inside the rock.In the second stage,some initial micro-fracturing occurs inside the rock.In the third stage,a wide range of fracturing occurs inside the sample.The internal micro-fracturing planes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macro-fracture.Finally,it propagates to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The directional fracturing plane presents a relatively smooth plane with little bias but much local fluc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al rupture static expansive agents superimposing of matrix stress directional initiation fracture propa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