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断层破裂尺度估计方法——以2016年M_(W)7.0熊本地震为例
1
作者 肖莹 卢建旗 +1 位作者 李山有 赵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7-1464,共8页
实时估计地震震源参数并结合地震动预测方程进行地震动场预测,是地震预警系统中最常用且具有最高时效性的方法。对于中-大型地震而言,由于断层有限性效应的影响,获得准确的震源参数(震级、断层长度、断层走向以及单双侧破裂的比例系数)... 实时估计地震震源参数并结合地震动预测方程进行地震动场预测,是地震预警系统中最常用且具有最高时效性的方法。对于中-大型地震而言,由于断层有限性效应的影响,获得准确的震源参数(震级、断层长度、断层走向以及单双侧破裂的比例系数)是影响该方法效能的关键因素。介绍一种针对大震的实时断层破裂尺度估计方法,包括主断层的破裂方向以及破裂长度,可用于实时地震动预测以及近实时地震影响场的绘制。通过最小化观测地震动参数值与加入断层模型参数后的理论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函数,来确定最佳线源模型。通过实时追踪断层破裂情况,并对源模型进行校正,可以显著改善大震时传统点源模型对近断层区域的低估。同时,引入赤池信息准则可以自动判别何时使用线源模型,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地震动场。此方法作为传统预警方法面对大震时的补充,不仅不改变时效性,而且能够提高预测精度。使用2016年熊本M_(w)7.0地震对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约在13 s左右,断层模型的角度开始收敛,在18 s后加入线源模型可以显著提高预测精度。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此次地震的震级和断层破裂参数,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地震动预测方程 破裂尺度估计 断层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