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药物疗效及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乔 张磊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急性破裂出血药物治疗止血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单因素分析临床各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与止血效果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活性药物急诊止血效果的主要因素。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急性破裂出血药物治疗止血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单因素分析临床各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与止血效果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活性药物急诊止血效果的主要因素。前瞻性研究6周内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药物止血成功组的出血程度、肝功能Child分级、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失败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出血程度和肝功能Child分级是血管活性药物止血效果的预测因素。在早期再出血的随访中,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PT、PTA以及出血程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出血后有明确感染的患者,尽管其6周早期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出血程度和肝功能Child分级是预测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改善PT及PTA对于急诊止血及预防早期再出血应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 破裂/并发症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并发症 胃肠出血/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蒙 刘健 庄会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6-76,共1页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上较少见,死亡率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导致新生儿胃穿孔的重要因素。本院1997~2007年收治先天性胃壁缺损致胃穿孔8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破裂/并发症 胃溃疡/诊断 胃溃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5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6-76,共1页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穿孔临床上很少见,多于出生后3~5d出现,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多见。本院2008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平均胎龄3634~39)周,其中早产儿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平均31(2... 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穿孔临床上很少见,多于出生后3~5d出现,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多见。本院2008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平均胎龄3634~39)周,其中早产儿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平均31(2~48)h。均表现为呕吐,腹胀,呕吐物为胃内容物4例,黄绿色液体1例;腹壁静脉曲张3例;呼吸困难伴发绀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并发症 胃溃疡/诊断 胃溃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