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过程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丽梅 陈伦军 +3 位作者 苏明 何锋 张大斌 罗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96-1502,共7页
为预测破碎产品粒度,有效控制破碎产品质量,基于总体平衡模型,建立了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过程模型,其中包括分级函数和破碎函数。确立了破碎产品粒度与破碎机转子半径、转子转速、给料粒度分布和给料速率的函数关系。为了解决给料粒度分... 为预测破碎产品粒度,有效控制破碎产品质量,基于总体平衡模型,建立了反击式破碎机的破碎过程模型,其中包括分级函数和破碎函数。确立了破碎产品粒度与破碎机转子半径、转子转速、给料粒度分布和给料速率的函数关系。为了解决给料粒度分布不均匀时,分析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粒度分布系数来描述给料粒度分布不均匀程度对分级函数的影响。利用CF250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建立破碎过程模型。以CF400反击式破碎机为算例,对不同转子转速和给料速率下的破碎产品粒度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CF400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花岗岩的试验数据相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 总体平衡模型 破碎过程模型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射流不同喷嘴参数及压力下破碎过程实验 被引量:5
2
作者 蒋跃 李红 +1 位作者 向清江 陈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2,72,共6页
研究了不同低压下喷头喷嘴直径和喷嘴锥角对射流破碎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对低压圆柱射流的射流核心长度和射流破碎长度进行实验,测量了不同喷嘴结构的流量、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结果表明:同一压力下,当喷嘴锥角不变时,随着喷嘴直径... 研究了不同低压下喷头喷嘴直径和喷嘴锥角对射流破碎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对低压圆柱射流的射流核心长度和射流破碎长度进行实验,测量了不同喷嘴结构的流量、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结果表明:同一压力下,当喷嘴锥角不变时,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喷头流量、射程和喷头末端水滴直径都变大,射流核心长度和破碎长度均增大;当喷嘴直径不变时,随着喷嘴锥角的增大,喷头流量逐渐减小,而喷头射程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喷头末端水滴直径也变大,射流核心长度逐渐减小,射流破碎长度先减小后增大。综合考虑射程和雾化效果,直径为5 mm、锥角为45°的喷嘴为最优选择。同时通过对不同Re数和We数的实验和分析,给出了适合低压喷嘴的两种射流特征长度的拟合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圆柱射流 破碎过程 核心长度 破碎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头作用下岩石破碎过程的细观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守巨 李德 于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9-774,共6页
采用平行粘结细观本构模型,在岩石颗粒尺度上研究了压头侵入岩石的破坏过程。分析讨论了岩石材料平行粘结模型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为了实现表征颗粒连接破坏模式,应用FISH语言编写一个伺服程序,检测每个颗粒连接的... 采用平行粘结细观本构模型,在岩石颗粒尺度上研究了压头侵入岩石的破坏过程。分析讨论了岩石材料平行粘结模型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为了实现表征颗粒连接破坏模式,应用FISH语言编写一个伺服程序,检测每个颗粒连接的受力状态。依据所建立的颗粒连接破坏准则,并对每个颗粒连接进行破断与否的评估,实现描述颗粒连接的破坏功能。研究表明,在压头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试件内形成了3条主环向拉力链,它与宏观的小主应力方向一致。环向拉力链最大影响深度随着压头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此同时,出现了几条径向压力链,它与宏观的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岩石试件裂纹是由环向拉应力和剪应力大于颗粒平行连接胶结材料的强度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试件 破碎过程 参数估计 细观模拟 压头侵入 平行粘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内聚颗粒模型破碎过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蔡改贫 宣律伟 +1 位作者 张雪涛 郭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09-1817,共9页
岩石破碎过程涉及到多个变量(应力、应变和孔隙率等)变化和裂纹的产生、拓展和聚集,是研究岩石破碎机制的重要途径。为了克服现有研究中岩石颗粒模型未考虑岩石内部特征问题,针对岩石内部颗粒非均匀分布、聚集的特点,开展了岩石轴压破... 岩石破碎过程涉及到多个变量(应力、应变和孔隙率等)变化和裂纹的产生、拓展和聚集,是研究岩石破碎机制的重要途径。为了克服现有研究中岩石颗粒模型未考虑岩石内部特征问题,针对岩石内部颗粒非均匀分布、聚集的特点,开展了岩石轴压破碎试验和岩石岩相分析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真实岩石内部特征的多尺度内聚颗粒模型。根据离散元的颗粒黏结模型(BPM)理论,求解了多尺度内聚颗粒模型不同粒级颗粒间黏结键的力学关系,发现与二级颗粒形成的黏结键断裂判据为σ2≥2 GPa,三级颗粒之间形成的黏结键断裂判据为σ3≥6 GPa,并基于该判据建立了用于模拟颗粒模型破碎的演化模型。通过模拟轴压破碎试验,破碎演化模型可以从细观角度得到颗粒模型各颗粒间黏结键承受力的实时变化和岩石破碎过程中黏结键从外而内的断裂顺序;从宏观角度得到岩石内部裂纹呈V形从上表面两端延伸并相交于岩石中部。通过与岩石轴压破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模拟试验得到的岩石裂纹特征与岩石轴压破碎试验结果相似,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实现了从细观和宏观角度分析岩石破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内聚 颗粒模型 破碎过程 细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过程能量消耗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母福生 张智铁 秦龙头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4-58,共5页
分析了物料玻碎的突变行为,定性地阐述了物料的玻碎过程及玻碎过程中的能耗问题,并定量的给出了破碎过程中的功耗状态方程式.
关键词 突变过程 功耗状态方程 破碎过程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rris的离心式喷嘴锥形液膜破碎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凯 杨国华 +2 位作者 李鹏飞 张民庆 周立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050,共10页
为了实现离心式喷嘴锥形液膜破碎过程的精细可视化和雾化特性的准确计算,基于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和VOF方法,建立了一种数值方法,可以捕捉到包含一次雾化和二次雾化的喷雾场结构特征,获得了全场液滴的空间分布和粒径分布,液滴捕捉效果逼... 为了实现离心式喷嘴锥形液膜破碎过程的精细可视化和雾化特性的准确计算,基于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和VOF方法,建立了一种数值方法,可以捕捉到包含一次雾化和二次雾化的喷雾场结构特征,获得了全场液滴的空间分布和粒径分布,液滴捕捉效果逼真。针对给定结构尺寸的敞口型离心式喷嘴,计算了在不同流量和不同切向孔直径下的液膜锥角、液滴平均粒径SMD的变化,并与高速摄影拍摄的锥形液膜破碎过程图像和PDPA(Phase Doppler Particle Analyzer)测量的液滴SMD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所获得的喷雾场吻合,获得的液膜锥角和液滴平均粒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18%和11.82%,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为离心式喷嘴的精细研究和设计应用提供一种新手段。研究表明,切向孔直径对液膜锥角和液滴平均粒径的影响较显著,在设计加工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喷嘴 锥形液膜 破碎过程 雾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的旋流液膜破碎过程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勾文进 陈明慧 +1 位作者 张帅 郑耀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9-1535,共7页
为实现旋流初始雾化中液膜破碎过程的直接数值模拟,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和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 method,MPS),开发了离心式喷嘴液膜破碎过程的并行加速数值模拟方法与程序,模拟了喷雾场... 为实现旋流初始雾化中液膜破碎过程的直接数值模拟,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和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 method,MPS),开发了离心式喷嘴液膜破碎过程的并行加速数值模拟方法与程序,模拟了喷雾场三维形态特征和初始雾化破碎过程。模拟结果成功捕捉到了液膜形成、液膜破碎成液丝继而破碎成液滴的瞬态过程。模拟得到的雾化破碎过程与实验拍摄结果基本吻合。模拟了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旋流液膜破碎过程,模拟得到的液膜初始破碎长度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趋势一致,二者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24.2%,模拟得到的液膜半锥角与实验值较为吻合,误差为10.6%。表明开发的模拟方法与程序的准确性,为后续离心式喷嘴的液膜雾化过程及雾化特性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液膜 初始雾化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破碎过程 离心式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破碎过程粒度分布的分布式参数蒙特卡洛动力学模拟及加速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卢绍文 蔚润琴 崔玉洁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55-1665,共11页
本文针对磨矿破碎过程,提出一种分布式参数蒙特卡洛动力学方法的粒度分布预测模型和模拟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分段思想,将磨机沿着轴向分为若干个虚拟的子磨机;根据破裂、前向和后向移动三类微观事件定义了倾向函数和系统状态矩阵,并设计... 本文针对磨矿破碎过程,提出一种分布式参数蒙特卡洛动力学方法的粒度分布预测模型和模拟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分段思想,将磨机沿着轴向分为若干个虚拟的子磨机;根据破裂、前向和后向移动三类微观事件定义了倾向函数和系统状态矩阵,并设计了分布式算法的调度策略.此外,针对蒙特卡洛动力学算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τ-leap的磨矿过程分布式参数蒙特卡洛模拟加速算法.为了解决分布式参数更新过程中状态不一致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区的同步方法.通过对仿真案例的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参数蒙特卡洛动力学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提出的基于τ-leap的加速算法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保持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破碎过程 分布式参数模型 粒度分布 蒙特卡洛动力学模拟 模拟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颗粒饲料粘结参数标定及其破碎过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雷 张永林 +3 位作者 李彬 路婉秋 杨柳 刘晓鹏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7,共8页
针对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破碎,因其破碎机制尚不明确,难以通过优化加工机械的关键结构、运行参数来降低颗粒破碎率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以颗粒饲料(母猪饲料)为研究对象,应用离散元素法建模软件EDEM建立了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结合... 针对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破碎,因其破碎机制尚不明确,难以通过优化加工机械的关键结构、运行参数来降低颗粒破碎率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以颗粒饲料(母猪饲料)为研究对象,应用离散元素法建模软件EDEM建立了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结合台架试验(质构仪)开展了离散元粘结参数[单位面积法向刚度(K_(n))、单位面积剪切刚度(K_(t))、临界法向刚度(C_(n))、临界剪切刚度(C_(t))]测试与标定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C_(n)、C_(t)的取值分别为2.93×10^(7)、2.22×10^(6)P_(a),K_(n)、K_(t)的量级范围分别为[10^(10),10^(11)]、[10^(9),10^(10)];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Kn、Kt的取值分别为4.11×10^(10)、7.13×10^(9)N/m^(3)时,仿真模型的挤压、剪切破碎力与实际破碎力之间的误差均在5%以内,标定结果准确;颗粒饲料破碎过程分析表明,饲料样品承受剪切破坏的能力不及其承压能力,但剪切破坏时不易发生粉化。本研究可为优化饲料加工机械的关键结构及运行参数、降低颗粒破碎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饲料 离散元法(DEM) 粘结参数 破碎过程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针栓喷注器液束撞击气膜破碎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波涛 杨宝娥 +1 位作者 杨岸龙 李平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5期18-28,共11页
为了全面认识气液针栓喷注器破碎过程,采用网格自适应加密技术、CLSVOF(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of-fluid method)方法和SBES(stress-blended eddy simulation)湍流方法对气液针栓喷注器液束撞击气膜破碎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 为了全面认识气液针栓喷注器破碎过程,采用网格自适应加密技术、CLSVOF(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of-fluid method)方法和SBES(stress-blended eddy simulation)湍流方法对气液针栓喷注器液束撞击气膜破碎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液束破碎过程的细节特征,并通过高速摄影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液束撞击气膜的雾化模式、变形过程、流动特性和雾化角。结果表明:雾化模式根据局部动量比可分为振荡破碎、剪切破碎和液束主导的波动破碎;液束与气膜撞击后迎风面会向两侧运动,横截面先发展为“T”形,随后被展向拉伸为薄膜。液束前缘变形引起气流在液束两侧形成一系列涡结构,使得气液相互作用增强;雾化角主要受局部动量比影响,工况参数通过影响动量比而间接影响雾化角;认为选取中等局部动量比下的剪切雾化模式可以在获得较大雾化角的同时具有液滴粒径均匀且液滴空间分布均匀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针栓喷注器 液束撞击气膜 破碎过程 雾化角 雾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液膜破碎及雾化过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芦翔 靳朝阳 +1 位作者 葛冰 臧述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7-275,共9页
为考察液膜破碎及雾化特性,通过高速相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和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平面液膜的失稳、破碎及雾化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平面液膜在预膜板上的液膜形态与气液速度比(λ)直接相关。随着气液速度比... 为考察液膜破碎及雾化特性,通过高速相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和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平面液膜的失稳、破碎及雾化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平面液膜在预膜板上的液膜形态与气液速度比(λ)直接相关。随着气液速度比增大,平面液膜分别会呈现平滑表面(λ≤23)、波动表面(23<λ<70)和液膜剥离(λ≥70)三种形态。此外,平面液膜破碎过程中会形成叶瓣状、波纹状、孔状和韧带状的液带,液带形状主要取决于气流和液体速度。液膜破碎过程的破碎距离和横向不稳定波长与韦伯数、动量比以及液相雷诺数有关,液膜破碎后的雾化粒径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与液膜破碎过程的破碎距离和横向不稳定波长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液膜 破碎过程 可视化研究 液膜形态 雾化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9
12
作者 赵锐锋 姜朋辉 +1 位作者 赵海莉 樊洁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436-4449,共14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选取斑块密度指数(PD)、景观内部生境面积指数(IA)、斑块平均面积指数(MPS)、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FS1、FS2)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模型,系统分析了黑河中游湿地景观...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选取斑块密度指数(PD)、景观内部生境面积指数(IA)、斑块平均面积指数(MPS)、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FS1、FS2)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模型,系统分析了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的破碎化过程,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35年来,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主要表现为斑块平均面积的萎缩,斑块密度的上升以及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的增大。整个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湿地斑块平均面积减少了48.95hm2,斑块密度的上升0.006个/hm2;导致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发生和发展的驱动力包含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自然因子对湿地景观破碎化进程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上,而且气温对湿地景观破碎化进程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降水。但在1975—2010年间的这一较小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破碎化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自然因子,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以及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是引发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湿地景观 破碎过程 景观指数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与天然林破碎化过程差异对比——以美国华盛顿州和密西西比州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芯雨 吕莹莹 +2 位作者 巫颖伟 李明诗 李卫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4-484,共11页
森林损失和破碎化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Forman景观变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收缩和消失5种空间过程的理论,利用ArcGIS Modeler建立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用以明确描述森林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和生态进程。... 森林损失和破碎化一直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Forman景观变化包括穿孔、分割、破碎化、收缩和消失5种空间过程的理论,利用ArcGIS Modeler建立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用以明确描述森林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和生态进程。基于NLCD2001、2006、2011 3期数据,以美国华盛顿州和密西西比州为研究区,利用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将森林损失斑块分为4种破碎化过程(分割类型因其线状特征被归入破碎化类型),对比分析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破碎化过程在时空上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天然林破碎化斑块多分布于城市/森林、耕地/森林、以及灌木/森林的交界处,而人工林破碎化斑块分布格局较为零散;天然林中破碎化斑块和收缩斑块大多发生在上阶段收缩、破碎化以及穿孔斑块的边缘,而人工林中4种空间过程的承接关系不像天然林那么明显,但两者整体上都呈现相似的"收缩-消失-穿孔/破碎化"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收缩类型占主导然后慢慢消退,穿孔和破碎化逐渐增多占据新的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破碎过程 天然林 人工林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颚式破碎机内物料破碎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瑶 秦志钰 容幸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49,共4页
在目前颚式破碎机的设计工作中,电机功率的选择主要以经验计算为主,常有计算功率较之需用功率偏大或偏小的现象发生。为分析破碎机在破碎物料过程中功率的变化规律,使用离散元软件EDEM(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建立物料及... 在目前颚式破碎机的设计工作中,电机功率的选择主要以经验计算为主,常有计算功率较之需用功率偏大或偏小的现象发生。为分析破碎机在破碎物料过程中功率的变化规律,使用离散元软件EDEM(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建立物料及破碎机的离散元模型。对岩石试件进行点载荷试验,得到其抗拉强度,并在EDEM中模拟物料的压缩试验,对物料BPM(Bonded Particle model)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使物料的破碎行为与真实岩石保持一致。在实验室用颚式破碎机内进行岩石的破碎工作,并记录破碎机的功率变化规律,与模拟物料破碎得到的功率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基本吻合,得到的功耗数据可为电机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颚式破碎 离散元方法 EDEM 破碎过程 破碎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形自适应网格的旋流液膜雾化过程仿真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国华 王凯 +1 位作者 张民庆 周立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564,共9页
为实现旋流液膜雾化过程的数值精确求解,基于Gerris采用的自适应网格技术和VOF方法,建立了一种模拟旋流液膜雾化过程的数值方法,分析了雾化破碎过程及三维雾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Gerris能够逼真地展示旋流液膜破碎成液丝、液丝进一步... 为实现旋流液膜雾化过程的数值精确求解,基于Gerris采用的自适应网格技术和VOF方法,建立了一种模拟旋流液膜雾化过程的数值方法,分析了雾化破碎过程及三维雾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Gerris能够逼真地展示旋流液膜破碎成液丝、液丝进一步破碎成液滴全过程的细节特征,雾化破碎过程图像与实验拍摄的基本吻合;通过统计分析计算的带旋转速度的直射流雾化过程全场液滴粒径空间分布,与文献中实验测量值也吻合较好,分布曲线峰值对应的液滴直径的差值为1.8μm,相对误差为13.8%,表明建立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另外,通过对旋流液膜破碎过程的精细仿真,对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液膜雾化过程中存在二次雾化现象,液丝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气体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开始断裂形成大液滴或液团,随着进一步运动收缩破碎成小液滴,液滴形状渐渐由不规则的柱形变成类球形。带旋转速度的直射流和空心旋流式锥形液膜的液滴空间分布存在不同,前者液滴在锥形区域内都有分布,而后者液滴只分布在锥形液膜两侧的环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液膜 雾化破碎过程 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 Gerr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颗粒破裂过程离散元模拟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爱民 蒋国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277-281,共5页
土体颗粒的破碎对土体的宏观变形和强度性质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土体颗粒破碎机理的重要手段。采用离散元数值软件PFC模拟土体颗粒的破碎。首先利用PFC内置Fish语言编写颗粒破坏准则,使得单个颗粒在满足破坏函数时破裂成为... 土体颗粒的破碎对土体的宏观变形和强度性质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土体颗粒破碎机理的重要手段。采用离散元数值软件PFC模拟土体颗粒的破碎。首先利用PFC内置Fish语言编写颗粒破坏准则,使得单个颗粒在满足破坏函数时破裂成为多个粒径更小的颗粒,从而实现PFC中颗粒的可破碎性,降低了传统方法"团聚颗粒"模拟颗粒破碎时建模和参数选取的复杂性。随后运用Fish编写的程序模拟土体在单轴压缩条件下颗粒破碎的过程;并对土体颗粒破碎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可知:颗粒破碎随着加载进行逐步从土体上部向下发展;土体中颗粒的破碎现象在空间上并不均匀发生,主要集中在试样的上部;加载过程中试样孔隙率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颗粒的位置调整相关;而第二个阶段则与颗粒破碎相关,且第二阶段变化更为明显。颗粒破碎最终导致土体颗粒的粒径分布更为不均匀,最终形成级配较好的土体;但试样初始阶段的颗粒仍然为土体的主要成分。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的部分成果比较,模拟结果与试验观察到的破裂现象基本一致,表明运用新方法模拟颗粒破碎过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颗粒破碎 破碎过程 数值模拟 P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汽车破碎锤头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
17
作者 周先艳 胡志力 +1 位作者 郭巍 华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5-191,共7页
全球退役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而循环利用退役汽车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破碎锤头是退役汽车车身高效破碎过程中的关键零部件,同时也是易损件。为了探索破碎锤头的失效机理找出延长破碎锤... 全球退役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而循环利用退役汽车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破碎锤头是退役汽车车身高效破碎过程中的关键零部件,同时也是易损件。为了探索破碎锤头的失效机理找出延长破碎锤头使用寿命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了退役汽车车身破碎过程以及破碎锤头磨损断裂机理。建立了退役汽车车身高效破碎有限元模型,具体研究了退役汽车车身破碎过程,包括自由运动、碰撞和挤压等阶段,同时发现挤压相对碰撞更有利于高效破碎。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的破碎锤头,发现了有缺口设计的破碎锤头的破碎效率高但是受损严重。试验分析了破碎锤头的失效过程,磨损和断裂同时发生。最后,提出了延长破碎锤头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汽车 循环利用 破碎锤头 破碎过程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板冲击破碎实验与数值评估方法
18
作者 吴彩斌 吴兆丽 +2 位作者 平学成 赵骋飞 王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6期61-69,共9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是电路板基板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其破碎过程是废旧电路板破碎机设计的重要依据.首先,基于实验测得复合材料层板的冲击能量,对比面内和面外2种冲击破碎方式.然后,基于Hashin损伤理论建立复合材料层板冲击破碎预测模...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是电路板基板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其破碎过程是废旧电路板破碎机设计的重要依据.首先,基于实验测得复合材料层板的冲击能量,对比面内和面外2种冲击破碎方式.然后,基于Hashin损伤理论建立复合材料层板冲击破碎预测模型,预测的冲击消耗能量与冲击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度高,表明Hashin损伤理论可以应用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板冲击破碎问题.通过复合材料层板的面内和面外冲击损伤过程对比分析,发现面内冲击破碎可以避免层间开裂造成的额外能耗,所以沿平面方向的冲击破碎效果要好于沿厚度方向的破碎效果.当前冲击损伤预测模型可进一步应用于预测电路板基板的破碎过程,也可用于指导电路板破碎机传动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板 冲击 破碎过程 损伤准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磨过程控制技术在某多金属矿选矿厂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文 李登攀 蔡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397-401,共5页
自动控制系统在选矿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某多金属选矿厂碎磨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详细介绍了破碎过程控制策略和磨矿过程控制策略。碎磨过程控制技术在该选矿厂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实现了提高碎磨生产能力、稳... 自动控制系统在选矿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某多金属选矿厂碎磨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详细介绍了破碎过程控制策略和磨矿过程控制策略。碎磨过程控制技术在该选矿厂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实现了提高碎磨生产能力、稳定生产指标的目标,同时也达到了节能降耗、减员增效、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破碎过程 磨矿过程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棉织物破碎加工过程的建模与仿真
20
作者 王子涵 李勇 +2 位作者 陈晓川 汪军 梁凌杰 《纺织学报》 2025年第7期136-143,共8页
为研究机械法回收废旧纺织品过程中纤维的受力变化情况,以提高回收效率,在已有的机织物宏观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纤维集合体组成的细观模型。模型中增加了捻度参数,并考虑了捻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Abaqus对宏观模型和细观模型进行... 为研究机械法回收废旧纺织品过程中纤维的受力变化情况,以提高回收效率,在已有的机织物宏观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纤维集合体组成的细观模型。模型中增加了捻度参数,并考虑了捻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Abaqus对宏观模型和细观模型进行破碎加工过程的仿真,设计了相关实验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仿真了锯齿在不同转速以及不同捻度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锯齿转速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导致多余功率的浪费,过小不足以实现完全破碎棉织物,在本文模型中,转速至少大于或等于573 r/min(60 rad/s)。当捻度在60~80捻/(10 cm)之间,随着捻度的减小,锯齿受力的最大值也减小。最后,分析了细观模型的优点,细化了宏观模型的结构,可以描述捻度的变化情况,且没有产生尺寸过小的网格以及复杂的接触,减小了仿真的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回收 废旧棉织物 棉织物细观模型 破碎加工过程仿真 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