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集矿综采工作面破碎煤壁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于新锋 柏建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1,共3页
采用高水速凝材料注浆加固工作面破碎煤壁和顶板,提高了破碎煤岩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地减少了工作面破碎煤岩的片帮、冒顶事故,为工作面的正常、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破碎煤 注浆加固 高水速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垮落带破碎煤岩样循环加卸载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 张村 +4 位作者 吴山西 贾胜 杨永松 焦耀晨 何流 《矿业科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74-381,共8页
在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前期开采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垮落带将会受到后期开采煤层的重复扰动,垮落带内的破碎煤岩体将会进一步破碎,进而影响瓦斯在采空区中的运移情况。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针对采空区垮落带内应力、孔隙率、渗透率等参数随... 在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前期开采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垮落带将会受到后期开采煤层的重复扰动,垮落带内的破碎煤岩体将会进一步破碎,进而影响瓦斯在采空区中的运移情况。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针对采空区垮落带内应力、孔隙率、渗透率等参数随着工作面推进的变化关系的研究成果,给出了采空区压实过程中应力及渗透率的预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煤岩比例的破碎煤岩样重复加卸载的渗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的再次破碎及结构调整,是破碎煤岩样孔隙空间大幅度减小、渗透率损失的主要原因;破碎样(煤岩样)的强度决定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组合煤岩样中煤的比例越大,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越高,渗透率越小;随着加卸载次数的增加,应力敏感性逐渐减弱。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不同加卸载阶段破碎煤岩样的应力-渗透率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垮落带 重复加卸载 岩比例 破碎煤岩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破碎煤岩样压实再次破碎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村 赵毅鑫 +1 位作者 屠世浩 张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6-704,共9页
采空区垮落带破碎煤岩体压实过程中不断出现岩体的再次破碎与孔隙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垮落带压实应力及孔隙特征。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垮落带破碎煤岩样在压实过程中的应力、孔隙结构及破碎演化特征,分析了煤岩组合比例及组合结构对... 采空区垮落带破碎煤岩体压实过程中不断出现岩体的再次破碎与孔隙结构调整,进而影响垮落带压实应力及孔隙特征。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垮落带破碎煤岩样在压实过程中的应力、孔隙结构及破碎演化特征,分析了煤岩组合比例及组合结构对煤岩组合颗粒破碎压实特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破碎煤岩样在压实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以最大垂直应变(εm)为界分为两段,第一段的压实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加呈指数式增加,在应变超过εm后,应力呈线性增加,直线段斜率与煤岩组合试件中岩样的比例呈正比,但破碎煤岩样的岩样比例对εm影响较小。破碎煤岩样破碎率随着应变的增加呈S型上升,在应变大于εm后,煤岩样基本不再发生破碎。在相同煤岩比例下,煤岩组合结构对破碎煤岩样的破碎率影响较大。在破碎煤岩样加载过程中,破碎煤样优先于岩样破碎,进而对其周边破碎岩样产生卸压充填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岩样的破碎率。最后,给出了破碎煤岩样破碎率-应变拟合模型,提出了破碎率增长最大速度应变值,定量分析了煤岩比例对破碎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落带 破碎煤岩样 压实特征 破碎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厚层破碎煤顶综放切巷桁架锚索支护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臧思茂 曲建光 +2 位作者 韩红强 何富连 杨彦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49,52,共4页
针对庞庞塔煤矿10#煤层10101综放面切巷存在断面大、顶板为松散破碎厚层煤顶的情况,根据桁架锚索支护系统的特点和技术原理,结合现场条件设计了科学实用的支护方案。
关键词 桁架锚索 破碎煤 大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破碎煤体渗透特性参数演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明高 晁江坤 +2 位作者 褚廷湘 滕飞 李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6-922,共7页
为研究承压破碎煤体渗透特性参数演化规律,利用自主设计的承压破碎遗煤渗透率演化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粒径配比煤样在不同轴压下的渗透率演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应力作用下,随着煤样粒径的增大,其渗透率逐渐变小,且较大粒径... 为研究承压破碎煤体渗透特性参数演化规律,利用自主设计的承压破碎遗煤渗透率演化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粒径配比煤样在不同轴压下的渗透率演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应力作用下,随着煤样粒径的增大,其渗透率逐渐变小,且较大粒径范围煤样的渗透率较小;在应力增加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煤样粒径的增大,其渗透率的变化率越大,且混合粒径范围较大煤样渗透率的变化率均高于单一粒径或粒径范围小的煤样的变化率。(2)在较低孔隙压力范围内,煤样的渗透率均随孔隙压力的增大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存在一个轴压的临界值(9 MPa左右)。当轴压小于该临界值时,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煤样渗透率的变化趋势更明显;而当轴压大于该临界值时,煤样渗透率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3)加载初期,随着孔隙率的减小,渗透率近似线性下降;当轴压达到9~12 MPa时,渗透率随孔隙率的下降较为平缓;继续增加轴压,渗透率随孔隙率的减小而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承压 破碎 孔隙率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煤顶巷道锚网支护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德璋 文志高 +1 位作者 路瑞军 汪健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38,共3页
介绍晋城矿务局成庄矿破碎煤顶巷道地质与生产条件、锚杆支护设计方案、井下施工工艺和矿压监测。分析顶板离层、深部位移和锚杆受力监测数据 ,论述锚网支护效果。
关键词 破碎煤 锚网支护 施工工艺 顶板离层 锚杆支护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破碎无烟煤气体渗透特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振 余奕睿 +6 位作者 王红伟 冯国瑞 何富连 王德璋 周劲辉 柳路妍 韩鑫磊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垮落带破碎煤岩体空隙结构演变直接影响垮落带气体渗透特性,进而影响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运移富集规律。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二代破碎煤岩体压实-渗流-CT扫描试验系统,开展5种粒径破碎无烟煤在不同气体压力、轴向应力及空隙率条件下16... 垮落带破碎煤岩体空隙结构演变直接影响垮落带气体渗透特性,进而影响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运移富集规律。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二代破碎煤岩体压实-渗流-CT扫描试验系统,开展5种粒径破碎无烟煤在不同气体压力、轴向应力及空隙率条件下162组渗透实验。结果表明:(1)气体在破碎无烟煤中运移时气体压力、流量随时间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直至达到吸附平衡,流量、压力恒定。(2)低雷诺数下气体在破碎无烟煤中流动需要拟启动压力梯度,其值处于158.89~1408.64 Pa/m,并随着轴压增大、空隙率减小而增大。(3)破碎无烟煤渗透率处于10^(-12)~10^(-10)m^(2),且渗透率随气体压力、空隙率增加分别呈现对数、指数函数式增长趋势。(4)颗粒粒径越大则相同装料空间内破碎煤样初始空隙越大,更易于气体流动,因此相同空隙率时破碎无烟煤渗透率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粒径颗粒渗透率平均变化幅度均随空隙率减小而减小;然而颗粒粒径越大,减小相同空隙率时破碎无烟煤渗透率变化幅度减小越明显。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时,地面钻井应优先布设在垮落带破碎煤岩体连同纵向“高位环形裂隙体”共同构成的“U”型高渗煤层气富集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废弃矿井采空区 破碎煤 气体压力 空隙率 粒径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煤掺配末煤防破碎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涛 朱子褀 蒋涵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1,共4页
通过全面分析煤炭洗选、运输过程中块精煤破碎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一整套降低破碎率的方法,给出了块煤掺配末煤理论比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在选煤厂的实际运用中,发现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将末煤对块煤进行掺配,到港口或用户时再进行筛... 通过全面分析煤炭洗选、运输过程中块精煤破碎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一整套降低破碎率的方法,给出了块煤掺配末煤理论比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在选煤厂的实际运用中,发现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将末煤对块煤进行掺配,到港口或用户时再进行筛分分离,可以有效缓解块煤转载、运输过程中的破碎问题。工业试验表明,当末煤掺配比例20%时,块煤率可以提高19%,经济效益可观,对于提升煤炭洗选附加效益起到积极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技术 运输 末块混配 掺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施-Kojovic模型的煤冲击破碎试验研究
9
作者 左蔚然 赵跃民 +2 位作者 段晨龙 何亚群 谢卫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120,共4页
介绍了用于模拟矿物单位破碎能量与粒度减小程度之间关系的施-Kojovic模型,并用该模型对3种澳大利亚煤样的落重锤破碎、旋转破碎和床层破碎等3种冲击破碎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Kojovic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煤的多种冲击破碎过... 介绍了用于模拟矿物单位破碎能量与粒度减小程度之间关系的施-Kojovic模型,并用该模型对3种澳大利亚煤样的落重锤破碎、旋转破碎和床层破碎等3种冲击破碎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Kojovic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煤的多种冲击破碎过程,其决定系数R2平均值可达0.975。在床层破碎中,使煤发生破碎首先需要克服平均为253.20 J/kg的最小单位破碎能量,而在其他2种破碎方式下,最小单位破碎能量的值可以忽略不计。冲击破碎中煤样所能达到的最大粒度减小程度和破碎效率与其破碎方式有关,两者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旋转破碎、落重锤破碎和床层破碎。另外,受高灰矿物质助磨作用的影响,在床层破碎中同一种煤的硬度随灰分的增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破碎 施-Kojovic模型 单位破碎能量 床层破碎 旋转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大块煤破碎关键技术与装备 被引量:15
10
作者 毕伟 穆润青 张建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6-62,共7页
为解决大采高工作面片帮大块煤经常堵塞输送机机头卸载点和转载机入口的问题,提出了片帮大块煤破碎综合配套技术,以金鸡滩煤矿108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片帮煤造成煤流拥堵的原因及最易堵煤的位置,设计了挡板内式、挡板外式2种配套方... 为解决大采高工作面片帮大块煤经常堵塞输送机机头卸载点和转载机入口的问题,提出了片帮大块煤破碎综合配套技术,以金鸡滩煤矿108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片帮煤造成煤流拥堵的原因及最易堵煤的位置,设计了挡板内式、挡板外式2种配套方案,适应不同工况环境下成套设备的配套;研制了集电动机、NGW减速器、截齿于一体的大块煤破碎装置,液压缸驱动调高,采用机械、电器、液压3种过载保护方式,使得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分析研究了截齿布置方式,给出了截线距计算方法,保证了较低的截割能耗。现场应用表明,工作面经过周期来压及采高变化,不同块度的片帮煤均能很好地破碎成可卸载的小块煤,破碎过程连续、可靠,不需要人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破碎 8 m大采高 配套技术 截线距 过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块煤破碎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孔德杰 祝学彬 张格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40,共2页
该文从破碎机理出发 ,介绍了目前几种常用的块煤防破碎方法和今后防止块煤破碎的发展方向 ,为煤炭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大有裨益。
关键词 破碎 破碎机理 经济效益 产品结构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企业块煤防破碎途径综述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吉英华 张振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8-80,共3页
结合煤炭生产与加工工艺特点,从技术和管理角度对提高块煤产率的综合技术途径进行系统探讨,阐述了矿井在煤质管理、采掘头面、煤流系统、提煤入仓等,以及选煤厂在洗选加工各环节可采用的防破碎措施,指出新建矿厂要超前考虑与设计,生产... 结合煤炭生产与加工工艺特点,从技术和管理角度对提高块煤产率的综合技术途径进行系统探讨,阐述了矿井在煤质管理、采掘头面、煤流系统、提煤入仓等,以及选煤厂在洗选加工各环节可采用的防破碎措施,指出新建矿厂要超前考虑与设计,生产中全过程加强管理,并大胆创新逐步实施防破碎自动化控制,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破碎是一种非氧化的CO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普朝 《中国煤炭》 1995年第9期97-99,共3页
提出了煤的强烈破碎可产生非氧化一氧化碳(CO)的观点。实验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破碎时产生CO的主要原因是煤结构中的含氧基团被机械地激活分解。这一研究结果已通过对煤矿长壁开采工作面的调查研究所证实。汉德洛瓦次烟煤的长... 提出了煤的强烈破碎可产生非氧化一氧化碳(CO)的观点。实验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破碎时产生CO的主要原因是煤结构中的含氧基团被机械地激活分解。这一研究结果已通过对煤矿长壁开采工作面的调查研究所证实。汉德洛瓦次烟煤的长壁工作面开采时,其CO浓度比未进行开采时增加了5~10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 CO 非氧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矿井巷道穿过软煤破碎带技术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刘永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0-42,共3页
介绍了高瓦斯矿井巷道穿过软煤破碎带期间采用锚网带、锚索、三心拱U型钢棚联合支护方案,采用马丽散对松散煤体超前加固、瓦斯超前预抽、罗克休充填冒落带等技术,实现了软煤破碎带安全高效掘进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 高瓦斯 破碎 马丽散 罗克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煤机公司新式筛分破碎机试制成功
15
作者 苗成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1,共1页
由山东煤机集团莱芜煤机公司自行研发的2PGS550×3000筛分破碎机近日试制成功。该机具有筛分、破碎的双重功能,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该机的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破碎机的处理能力,主要用于煤矿和选煤厂的原煤破碎,也可用... 由山东煤机集团莱芜煤机公司自行研发的2PGS550×3000筛分破碎机近日试制成功。该机具有筛分、破碎的双重功能,使用寿命长,高效节能。该机的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破碎机的处理能力,主要用于煤矿和选煤厂的原煤破碎,也可用于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分破碎 试制成功 莱芜 自动化程度 使用寿命 高效节能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平煤矿煤的产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恩彪 王自亮 +1 位作者 隋金君 汪春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6,19,共3页
通过试验对长平煤矿的未浸泡煤样和用水浸泡煤样的产尘能力、煤破碎性指标、煤破碎程度指标及呼吸性粉尘在粉尘中含量进行测试和计算,分析得出浸泡煤样在产尘能力和呼吸性粉尘在粉尘中含量等方面均比未浸泡煤样有所下降,可为煤体注水防... 通过试验对长平煤矿的未浸泡煤样和用水浸泡煤样的产尘能力、煤破碎性指标、煤破碎程度指标及呼吸性粉尘在粉尘中含量进行测试和计算,分析得出浸泡煤样在产尘能力和呼吸性粉尘在粉尘中含量等方面均比未浸泡煤样有所下降,可为煤体注水防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尘能力 破碎性指标 破碎程度指标 呼吸性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尖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祖云 金波 +1 位作者 邬长福 杨胜强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了分析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建立了煤岩体的能量模型,然后采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构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了突变控制变量,对煤与瓦斯突出过程进行了阐述.煤的变形潜能、煤体的瓦斯内能、煤的破碎功和被破碎煤的移动... 为了分析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建立了煤岩体的能量模型,然后采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构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了突变控制变量,对煤与瓦斯突出过程进行了阐述.煤的变形潜能、煤体的瓦斯内能、煤的破碎功和被破碎煤的移动功对煤层突出与否起主要作用.如果煤层中有煤的软分层存在,那么煤层的破碎功是较小的,在同等条件下,煤层更容易发生突出.该研究对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测与防治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瓦斯突出 突变理论 层变形潜能 瓦斯内能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常用溜槽设计综述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然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5,38,共4页
围绕溜槽在选煤厂设计中的关键作用,阐述了溜槽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因素包括:布置、断面、倾角、密封、缓冲、降噪、耐磨、检修等,通过对输送设备、筛机、破碎机等入料溜槽的介绍,指出溜槽结构应满足给料或受料设备的性能要求,列举了... 围绕溜槽在选煤厂设计中的关键作用,阐述了溜槽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因素包括:布置、断面、倾角、密封、缓冲、降噪、耐磨、检修等,通过对输送设备、筛机、破碎机等入料溜槽的介绍,指出溜槽结构应满足给料或受料设备的性能要求,列举了三种防块煤破碎溜槽,重点介绍了拨轮防破碎溜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槽设计 破碎溜槽 拨轮防破碎溜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过程中合理粉碎时间确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鹏 陈向军 李建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7,共5页
为了研究粉碎时间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值的影响,采用高压吸附装置和破碎装置测试了吸附平衡压力1、2、3 MPa下煤样粉碎0.5、1.0、1.5、2.0、2.5 h后的残存瓦斯含量,并分析了不同粉碎时间下的煤样粒径。试验结果表明:粉碎时间相同时,粉碎后... 为了研究粉碎时间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值的影响,采用高压吸附装置和破碎装置测试了吸附平衡压力1、2、3 MPa下煤样粉碎0.5、1.0、1.5、2.0、2.5 h后的残存瓦斯含量,并分析了不同粉碎时间下的煤样粒径。试验结果表明:粉碎时间相同时,粉碎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随吸附平衡压力的增高而增大;吸附平衡压力相同时,粉碎后的煤的残存瓦斯含量随粉碎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当粉碎时间超过1.5 h后,粉碎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趋于定值;当粉碎时间超过1.67 h后,粒度小于0.25 mm的煤样质量超过80%;综合粉碎后煤的粒径分布情况和残存瓦斯含量的变化,确定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过程中煤样合理粉碎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存瓦斯含量 破碎程度 吸附平衡压力 合理粉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coal crushing induced by uncertainty of influential parameters under condition of in-situ reservoir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松 闫相祯 +2 位作者 杨秀娟 田中兰 杨恒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487-2493,共7页
The uncertainties of some key influence factors on coal crushing,such as rock strength,pore pressure and magnitude and orientation of three principal stresses,can lead to the uncertainty of coal crushing and make it v... The uncertainties of some key influence factors on coal crushing,such as rock strength,pore pressure and magnitude and orientation of three principal stresses,can lead to the uncertainty of coal crushing and make it very difficult to predict coal crush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itu reservoir.To account for the uncertainty involved in coal crushing,a deterministic prediction model of coal crush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itu reservoir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Hoek-Brown criterion.Through this model,key influence factors on coal crushing were selected as random variabl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experiment data and Latin Hypercube method.Then,to analyze the uncertainty of coal crushing,the firstorder second-moment method and the presented model were combined to address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involved in coal crushing analysis.Using the presented method,the failure probabilities of coal crushing were analyzed for WS5-5 well in Ningwu basin,China,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furthermo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probabilities of WS5-5 CBM well vary from 0.6 to 1.0; moreover,for the coal seam section at depth of 784.3-785 m,the failure probabilities are equal to 1,which fit well with experiment results;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coal crushing presents nonlinear growth relationship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incipal stress difference and the decrease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crushing failure probability Hoek-Brown criterion first-order second-mo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