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省级尺度森林破碎化特征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飞 陈敏学 +1 位作者 毛丽君 李明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评价中国大陆省级尺度森林破碎化模式,分离导致森林破碎化的人为干扰及自然干扰贡献份额并探究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方法】提取2006年中国遥感影像地图中的道路信息并整合进全球最新300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库Globcover;在... 【目的】评价中国大陆省级尺度森林破碎化模式,分离导致森林破碎化的人为干扰及自然干扰贡献份额并探究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方法】提取2006年中国遥感影像地图中的道路信息并整合进全球最新300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库Globcover;在3×3像元分析窗口下,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将中国各省(市、区)森林归并为内部、孔洞、边界、斑块、过渡及未确定6种破碎化成分,同时识别人为干扰空间位置及烈度,以此建立省级尺度的具有明确空间意义的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地图。另外,计算景观类型间的空间关联指数,以刻画森林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交互效应。【结果】福建、内蒙古、江西、浙江及西藏5省区森林的破碎化程度较低,而河北、北京、山东、江苏、上海及青海森林的破碎化程度较高;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及江苏等省(区)森林的人为干扰广泛存在且干扰烈度较高;江苏、重庆、青海、山东、上海等省(市)的森林与农业土地利用的空间关联度较高,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地的森林与自然干扰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度较高,各省份森林与城市类型连接的可能性均较低。【结论】(1)中国森林破碎化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巨大人口压力驱使下农业土地利用的无序扩展;(2)由森林破碎化模型所导出的具有明确空间含义的森林破碎化地图,是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决策、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林业可持续经营战略发展的基础,具有传统景观指数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3)森林破碎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采取涉及政策、经济及教育等领域的综合措施,以实现对现存森林的最小化干扰,降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破碎化 破碎化模型 移动窗口 人为干扰 景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以美国阿拉巴马州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明诗 刘图强 潘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59,共3页
以基于植被变化追踪遥感模型所生成的1999年森林干扰产品为基础,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在5×5窗口分析尺度下将美国阿拉巴马州森林归并为内部、孔洞、边界、斑块、过渡及未确定6种破碎化成分。同时,以行政县为单位采集森林像元的... 以基于植被变化追踪遥感模型所生成的1999年森林干扰产品为基础,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在5×5窗口分析尺度下将美国阿拉巴马州森林归并为内部、孔洞、边界、斑块、过渡及未确定6种破碎化成分。同时,以行政县为单位采集森林像元的平均高程、森林像元的平均坡度、居民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及人均收入等与破碎化成分建立统计关联。结果表明:除平均坡度外,其余4因子均与森林破碎化成分显著相关,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及受教育程度是阿拉巴马州森林破碎化重要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所识别的驱动因子对不同的破碎化成分空间变动的解释能力不一,其中对于孔洞森林变异的解释能力最强,达65.8%。统计检验表明所建立的破碎化驱动力模型对于归纳阿拉巴马州森林破碎化成因是有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破碎化 破碎化模型 驱动力 空间变异模型 阿拉巴马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西部国有森林破碎化模式及其管理含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明诗 明莉 +2 位作者 樊鸣鸣 沈文娟 孙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以美国西部3个著名的国家公园(黄石、洛基山和大峡谷)及其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分辨率30m的3期美国国家土地覆盖数据库(National Land Cover Databases,NLCD 1992\2001\2006)为数据源,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 以美国西部3个著名的国家公园(黄石、洛基山和大峡谷)及其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分辨率30m的3期美国国家土地覆盖数据库(National Land Cover Databases,NLCD 1992\2001\2006)为数据源,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刻画国家公园及其缓冲区内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的时空差异,并有效分离导致森林破碎化的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贡献份额。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国家公园内森林因严格保护而破碎化程度较低且森林状态保持稳定,主要的干扰形式是自然干扰并伴有少量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交互。而在缓冲区,由于存在相对宽松的森林经营活动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森林受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共同作用,其中农业土地利用扮演主要角色。这些差异主要归因于美国西部陡峻的地形、土地所有权及民众的生活方式。为了有效改善中国森林及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可充分借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的经营理念、法律依据、管理机制、资金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并应在森林经营实践中确保森林保护政策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西部 国家公园 森林破碎化 干扰模式 破碎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