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准则的深埋隧道破碎化分区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鲁稳 古少枫 侯宜润 《隧道建设》 2012年第5期649-653,共5页
深部洞室开挖因应力重分布而使围岩出现松动区、塑性区、弹性区,基于D-P准则对深埋隧道围岩破碎化分区提出划分准则,利用ANSYS软件分析不同埋深3个区域发展状况并与规范推荐荷载高度进行对比,揭示埋深对松动区、塑性区半径的影响。研究... 深部洞室开挖因应力重分布而使围岩出现松动区、塑性区、弹性区,基于D-P准则对深埋隧道围岩破碎化分区提出划分准则,利用ANSYS软件分析不同埋深3个区域发展状况并与规范推荐荷载高度进行对比,揭示埋深对松动区、塑性区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p,Rc与埋深H近似呈线性关系,与芬纳公式走向基本一致;当埋深超过某一临界埋深时,松动区迅速发展而呈现指数型增长;松动区分布形态及范围随埋深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破碎化分区 松动圈规律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系列屈服准则的隧道开挖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鲁稳 潘卫东 《隧道建设》 2013年第10期847-853,共7页
为选用合适的D-P准则以获取理想的计算结果,对不同D-P系列屈服准则进行比较系统及深入的研究,论证准则转换强度折减的本质。以梅大高速圣人山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分区岩体稳定性状态随开挖过程的演化... 为选用合适的D-P准则以获取理想的计算结果,对不同D-P系列屈服准则进行比较系统及深入的研究,论证准则转换强度折减的本质。以梅大高速圣人山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分区岩体稳定性状态随开挖过程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隧道拱底区应力调整最为强烈,拱顶次之,侧壁最弱;拱顶区围岩经历了压剪、拉剪、压剪循环破坏过程;侧壁区围岩以压剪破坏为主,其压剪松动区形态呈"侧耳形";拱底区各点在掌子面通过目标截面后一直处于三向受拉状态。2)选用不同的屈服准则对θσ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但对应力计算结果影响较大,计算中同时考虑围岩关键部位受力状态进而采取合适的D-P准则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大高速 圣人山隧道 破碎化分区 松动圈规律 强度折减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开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