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始发端主隧道破洞力学行为分析
1
作者 刘小锋 李晓龙 +4 位作者 陈超亚 王家祥 胡锦华 于兴国 张文杰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6,共14页
为探究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始发端主隧道破洞力学响应机制,依托郑州地铁12号线胡庄站—龙子湖西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建立始发端主隧道破洞施工三维仿真模型,研究破洞过程中主隧道结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并通过主隧道内表面应变现场监测数... 为探究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始发端主隧道破洞力学响应机制,依托郑州地铁12号线胡庄站—龙子湖西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建立始发端主隧道破洞施工三维仿真模型,研究破洞过程中主隧道结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并通过主隧道内表面应变现场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破洞施工对洞口两侧约1倍主隧道直径范围内的管片变形影响较为显著,且该范围内的土压力发生明显变化,洞口两侧的土压力在拆撑阶段增加76 kPa;在顶进施工过程中,主隧道顶部3 m和底部2 m范围内的地层发生塑性变形,其周围水土压力在300 kPa左右变化;内支撑结构能有效分担主隧道所受的地层压力,从而降低管片结构内力;主隧道破洞后,洞口上下端内力急剧减小,其损失的荷载向洞口两侧衬砌环转移,致使洞口两侧管片内力显著增加,并在其外弧面产生10.5 MPa的拉应力,该区域的钢混复合管片能够确保结构安全;破洞附近的C50混凝土管片内表面在切削阶段与拆撑阶段的拉应力分别为3.2和3.1 MPa,均超过抗拉强度,为防止其产生张拉裂缝,可将其替换为内覆钢板衬砌管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响应 主隧道 破洞过程 现场监测 仿真模型 顶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