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塌陷环境破坏评价的专家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书贤 麻凤海 崔继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把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理论知识应用于采矿工业中,着重探讨专家系统在地下开采后引起地面沉陷造成环境破坏评价方面问题。以TURBO PROLOG语言为基本工具,初步建立了地表塌陷环境破坏专家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矿山开采沉陷环境评价... 把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理论知识应用于采矿工业中,着重探讨专家系统在地下开采后引起地面沉陷造成环境破坏评价方面问题。以TURBO PROLOG语言为基本工具,初步建立了地表塌陷环境破坏专家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矿山开采沉陷环境评价专家系统,该系统对于本学科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为矿山开采沉陷学科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塌陷 环境破坏评价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开采沉陷 知识库 推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区土地破坏评价及治理对策研究
2
作者 冯宇 王瑾 +1 位作者 毕如田 吕春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590-596,共7页
为量化识别露天采矿造成的土地破坏,提高矿区生态退化修复的有效性,以垣曲县国泰公司铁矿区为例,提出基于小尺度合理有效修复矿区环境的方法。结合现状调查,将研究区土地划分为7种类型(开采地、尾矿库、排弃场、裸地、草地、林地及厂房... 为量化识别露天采矿造成的土地破坏,提高矿区生态退化修复的有效性,以垣曲县国泰公司铁矿区为例,提出基于小尺度合理有效修复矿区环境的方法。结合现状调查,将研究区土地划分为7种类型(开采地、尾矿库、排弃场、裸地、草地、林地及厂房占用地),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土地破坏程度。结果表明:矿区土地中度和高度破坏比例高达27.21%和46.91%;未经复垦的裸露地块土地破坏程度较大,破坏后采取复垦措施的地块土地破坏程度一般,林地土地破坏程度最小,但仍有破坏危险。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各地块损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矿区环境修复与生态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类型 土地破坏评价 治理对策 露天铁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充压壳体的破坏评价(Ⅱ)——局部热载作用下断裂参数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恒 韩峰 +1 位作者 刘钰 王建国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8-553,共6页
在激光辐照充压壳体的破坏评价中,需确定断裂参数的分布类型及相关的分布参数。壳体材料的断裂韧性KIC是评估模型中对破坏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断裂参量。因此,以壳体材料30CrMnSiNi2A的KIC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相关分布... 在激光辐照充压壳体的破坏评价中,需确定断裂参数的分布类型及相关的分布参数。壳体材料的断裂韧性KIC是评估模型中对破坏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断裂参量。因此,以壳体材料30CrMnSiNi2A的KIC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相关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提供的样本,对于断裂参数的分布类型,利用Shapiro-Wilk W检验和正态概率纸检验,表明断裂参数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次,对于分布类型的数字特征,利用参数估计的方法给出了点估计结果,同时对估计精度及相关的最小样本容量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为了解评估数据的可信程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可为实验室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效应评价 激光辐照 断裂韧性 分布特性 最小样本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充压壳体的破坏评价(Ⅰ)——破坏概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恒 刘钰 +2 位作者 韩峰 闫凯 王建国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对激光辐照充压壳体破坏(失效)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对有关物理参量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是必要的。以充压壳体破坏(失效)的断裂机理为基础,讨论了如何建立壳体结构破坏(失效)的评价方法,问题的核心是建立壳体结构破坏(失效)的概率模型... 对激光辐照充压壳体破坏(失效)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对有关物理参量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是必要的。以充压壳体破坏(失效)的断裂机理为基础,讨论了如何建立壳体结构破坏(失效)的评价方法,问题的核心是建立壳体结构破坏(失效)的概率模型。该模型中,将影响结构破坏的各个物理参量划分为驱动力和抗力两种类型,通过计算驱动力和抗力的均值和标准差,可得到结构的破坏概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数值算例,得到了不同加载条件下模型壳体的破坏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 充压壳体 破坏效应评价 破坏概率 驱动力 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土质破坏程度评价博弈-可拓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凤亭 周柏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为了解海州露天矿周边土质破坏情况,经过实地勘察和文献分析得出了土质破坏情况评价指标和等级,并提出了一种博弈-可拓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评价.该模型利用可拓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分级标准,得到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确定关联... 为了解海州露天矿周边土质破坏情况,经过实地勘察和文献分析得出了土质破坏情况评价指标和等级,并提出了一种博弈-可拓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评价.该模型利用可拓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分级标准,得到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确定关联函数;使用博弈论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确定隶属等级.该算法优点在于:1可得到与相邻两个评价等级的趋近关系,以确定未来发展趋势;2可确定各因素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评价结果表明:海州露天矿土质破坏程度靠近Ⅱ级,且也略有向Ⅲ发展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土质破坏评价 博弈理论 可拓理论 物元可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岩体坠落冲击对输气管道影响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磊 邓清禄 +1 位作者 杨辉建 荆宏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近年来忠武输气管道山区段发生了多起危岩坠落危害管道的事件,已经严重威胁到输气管道正常运行。本文以恩施石马岭危岩为例,结合运动学和概率统计分析的模型,利用Rocfall软件对危岩运动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在此基础上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冲击... 近年来忠武输气管道山区段发生了多起危岩坠落危害管道的事件,已经严重威胁到输气管道正常运行。本文以恩施石马岭危岩为例,结合运动学和概率统计分析的模型,利用Rocfall软件对危岩运动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在此基础上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冲击力,对比分析了两种计算结果并指出了计算结果差异的原因。评价认为危岩坠落冲击将会对管道造成严重破坏,必须对危岩体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 输气管道 运动学 破坏评价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金属圆柱壳体热力学效应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恒 刘峰 +3 位作者 王立君 韩峰 刘钰 丁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435-,共1页
激光辐照金属圆柱壳体的热力学效应是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受到诸多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和结构热响应和力学响应,结构的破坏失效,以及对破坏结果的定量评价等。概述了作者所在课题组在激光辐照金属壳体热... 激光辐照金属圆柱壳体的热力学效应是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受到诸多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和结构热响应和力学响应,结构的破坏失效,以及对破坏结果的定量评价等。概述了作者所在课题组在激光辐照金属壳体热力学效应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给出了金属材料和结构激光辐照三维温度场的理论解,建立了壳体损伤特征温度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对结构破坏失效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索。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有关热响应、力学破坏以及破坏评价等方面的模拟技术,并获得了相关的热力学效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 充压壳体 热响应 损伤特征温度 破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mechanism on joint of clay core-wall and concrete cut-off wall 被引量:3
8
作者 罗玉龙 詹美礼 +1 位作者 盛金昌 吴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78-2585,共8页
The joint of clay core-wall and concrete cut-off wall is one of the weakest parts in high earth and rockftll dams.A kind of highly plastic clay is always fixed on the joint to fit the large shear deformation between c... The joint of clay core-wall and concrete cut-off wall is one of the weakest parts in high earth and rockftll dams.A kind of highly plastic clay is always fixed on the joint to fit the large shear deformation between clay core-wall and concrete cut-offwall,so the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mechanisms on the joint under high stress,high hydraulic gradient,and large shear deformation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dam safety.The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oint of the highly plastic clay and the concrete cut-off wall in a high earth and rockfill dam in China were studied by using a newly designed soil-structure contact erosion apparatu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1) Shear failure on the joint is due to the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effect of stress and seepage failure.The seepage failure will induce the final shear failure when the ratio of deviatoric stress to confining pressure is within 1.0-1.2; 2) A negative exponential permeability empirical model for the joint denoted by a newly defined principal stress function,which considers the coupling effect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axial pressure on the permeability,is established based on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experiments.3) The variation of the settlement before and after seepage failure is very different.The settlement before seepage failure changes very slowly,while i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seepage failure.4)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is of a strain softening type.5) Flow along the joint still follows Darcian flow rule.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evaluation on the safety of the high earth and rockfill d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earth and rockfill dam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mechanism seepage failure shear fail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