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戈壁荒漠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化复垦模式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金满 白中科 +1 位作者 崔艳 张继栋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8,共6页
西北干旱戈壁荒漠区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矿区破坏土地复垦难度极大。本文以太西煤集团民勤实业有限公司红沙岗矿区二号井为例,在充分调查项目区气候、地貌、土壤、水源以及植被等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西北干旱戈壁... 西北干旱戈壁荒漠区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矿区破坏土地复垦难度极大。本文以太西煤集团民勤实业有限公司红沙岗矿区二号井为例,在充分调查项目区气候、地貌、土壤、水源以及植被等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西北干旱戈壁荒漠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复垦目标定位为尽量减少原生态扰动,以保护地表砾幂层、增加地表覆盖为核心进行植被建设;本区域土地生态复垦方向为超旱生灌木林(林间种草)或草地,并针对土地利用方向构建了一套适合西北干旱戈壁荒漠区的切实可行的土地生态化复垦模式,包括生态复垦措施及其规划布局方案,可为同类型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戈壁荒漠区 破坏土地 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地表拟破坏土地面积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9期10361-10363,共3页
为了确定煤矿复垦方案中涉及的矿区土地破坏范围,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程度分级、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基于地表沉陷理论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过程中拟破坏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法,并以某煤矿为案例具体说明了该方法在... 为了确定煤矿复垦方案中涉及的矿区土地破坏范围,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程度分级、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基于地表沉陷理论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过程中拟破坏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法,并以某煤矿为案例具体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经计算确定煤矿的最大水平变形值、最大曲率值、最大倾斜值、最大下沉值、最大水平移动值Ucm、及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值;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危险移动边界及最大下沉值边界;根据地表移动边界绘制下沉等值线,并将下沉等值线图与矿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便得到矿区预测破坏土地的范围,由此计算出破坏土地面积。该方法与矿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矿区土地复垦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煤矿开采 破坏土地面积预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矿区采矿破坏土地状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毅 常永旺 《西山科技》 2001年第2期44-46,共3页
从被破坏土地的特征、程度和分布状态等方面 ,分析了西山矿区现有地表塌陷破坏土地的状况、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总结了山区采矿破坏土地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 矿区 土地破坏 土地复垦 地表塌陷 开采深度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土地破坏特征与防控措施 被引量:15
4
作者 汤小橹 金晓斌 +2 位作者 沈春竹 沈秀峰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研究目的:分析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为减少这种破坏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土地破坏可以分为直接破坏和间接破坏两大类型,表现为对土地的挖损、压占等形式的占用以及由... 研究目的:分析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为减少这种破坏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高速铁路施工建设土地破坏可以分为直接破坏和间接破坏两大类型,表现为对土地的挖损、压占等形式的占用以及由于工程建设带来的地块切割等相邻破坏。研究结论:高速铁路建设土地破坏防控可从临时用地选址防控、临时用地规模防控、工程施工措施防控和土地间接破坏防控4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破坏 特征 防控措施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土地破坏程度分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贾新果 张彬 杨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84,共4页
根据地表破坏程度将采煤沉陷土地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破坏。在探讨采煤扰动下沉陷土地破坏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表下沉、倾斜变形、水平变形和沉陷后的潜水位埋深作为评价因素,并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分级量化研究,研究结... 根据地表破坏程度将采煤沉陷土地分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破坏。在探讨采煤扰动下沉陷土地破坏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表下沉、倾斜变形、水平变形和沉陷后的潜水位埋深作为评价因素,并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分级量化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合理评价采煤沉陷土地破坏程度,选择最优复垦方向、制定最佳的复垦对策和复垦工艺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土地破坏程度 分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对土地的小尺度破坏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超 赵艳玲 +1 位作者 何厅厅 李亚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为研究风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对土地的小尺度破坏特征,基于单一开采单元的小尺度层面,利用GPS测定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范围,通过全站仪测定研究区水平拉伸变形,在对动态地裂缝实时动态宽度统计的基础上,分析水平拉伸变形与动态地裂缝宽度... 为研究风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对土地的小尺度破坏特征,基于单一开采单元的小尺度层面,利用GPS测定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范围,通过全站仪测定研究区水平拉伸变形,在对动态地裂缝实时动态宽度统计的基础上,分析水平拉伸变形与动态地裂缝宽度的关系;将边缘裂缝不同测点落差值与相应沉陷预计值进行对比;基于此,指出动态地裂缝短期内将对土地造成严重破坏,而边缘裂缝对土地破坏的时间较长,需重点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区 开采沉陷 采煤地裂缝 GPS 全站仪 土地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矿开采土地破坏类型及复垦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葛利玲 潘元庆 +1 位作者 贺传阅 王素叶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1年第3期38-43,共6页
矿区土地复垦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灵宝市金源三矿为例,通过分析采选矿工程破坏土地类型,采用工程技术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妥善处理了生产过程中所破坏的土地及所产生的废石,施工建设中被扰动、破坏的地貌、... 矿区土地复垦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灵宝市金源三矿为例,通过分析采选矿工程破坏土地类型,采用工程技术措施、生物化学措施,妥善处理了生产过程中所破坏的土地及所产生的废石,施工建设中被扰动、破坏的地貌、植被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恢复,矿区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土地破坏 类型 复垦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流域管理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治国 白中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37-40,共4页
黄土高原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流域管理王治国,白中科(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采用流域管理的方法对土地破坏与复垦进行监控,最早出现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18世纪末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中心发展形成以景观生态学和水文学为基础的荒溪治... 黄土高原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流域管理王治国,白中科(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采用流域管理的方法对土地破坏与复垦进行监控,最早出现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18世纪末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中心发展形成以景观生态学和水文学为基础的荒溪治理(Wildberchverb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破坏 土地复垦 流域管理 土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潜在土地破坏程度的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改栋 彭德福 王克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26-30,共5页
采用Delphi法来确定煤炭开采潜在土地破坏程度的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认为指标体系首先分为三类指标群,即煤炭赋存特征指标、敏感度指标和中介指标,三方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着采区土地破坏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的大小。煤炭资源赋... 采用Delphi法来确定煤炭开采潜在土地破坏程度的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认为指标体系首先分为三类指标群,即煤炭赋存特征指标、敏感度指标和中介指标,三方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着采区土地破坏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的大小。煤炭资源赋存特征指标可以反映煤炭开采造成土地破坏的可能性,敏感度指标和中介条件可反映土地破坏的危害度。在此基础上,还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对各区域进行程度的分析研究。通过对潜在破坏程度的研究,可以对其提出防范性措施及相应对策,以利于采区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潜在土地破坏程度 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开采沉陷造成矿区土地破坏的未来对策与MGIS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立新 王金庄 解景全 《中国煤炭》 1997年第2期21-23,共3页
从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矿区土地资源破坏问题。将矿区土地破坏分为塌陷坑式、塌陷盆地式和山体滑移式3种形式,介绍了其造成矿区土地劣化、贫脊化和干旱化的危害现象。提出的我国下世纪煤炭资源开发... 从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矿区土地资源破坏问题。将矿区土地破坏分为塌陷坑式、塌陷盆地式和山体滑移式3种形式,介绍了其造成矿区土地劣化、贫脊化和干旱化的危害现象。提出的我国下世纪煤炭资源开发和矿区环境保护的4条对策是:利益驱动复垦(PDR)机制、多目标动态规划(MODP)技术、“清洁生产”(CP)技术和MGIS支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土地破坏 环境保护 对策 M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炭开采土地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技术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树志 《资源与产业》 2000年第7期7-9,1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煤炭开采对土地破坏的特点、煤炭开采破坏对土地的复垦利用现状及主要复垦利用技术。
关键词 土地破坏 土地复垦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及其综合整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本志 卞正富 《中国煤炭》 2000年第8期15-17,共3页
从土地的广义概念出发,介绍了土地破坏的类型及其程度,并针对不同的土地破坏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整治措施,主要包括土地复垦、土壤改良、植被恢复与重建和水污染防治等技术。还简要介绍了采用城市污泥改良复垦土壤的方法。
关键词 土地破坏 土地复垦 土壤改良 综合整治 煤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地破坏及土地复垦之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肖兴田 王志宏 《露天采煤技术》 2001年第4期31-34,共4页
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对土地破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机会成本法对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估算,论述了煤炭开采破坏的土地复垦利用现状与复垦利用技术。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土地破坏 土地复垦 中国 机会成本法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引起的土地破坏分析及预测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孟峰 杨静 《陕西煤炭》 2007年第1期8-10,7,共4页
研究了开采对土地造成的破坏,进行了地表沉陷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开采引起土地破坏的预测评价方法。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土地破坏 预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铜多金属矿山土地破坏分析及土地复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后凤 杨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376-9378,共3页
分析了西藏甲玛矿区的土地破坏情况,采用主导因素法将土地破坏程度分为轻度破坏、中度破坏和重度破坏,并结合矿区的自然资源条件,提出了"工程措施结合下树上草"的土地复垦模式。
关键词 西藏 矿区 土地破坏 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露天矿土地破坏程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贵生 李明 +1 位作者 王旭 郑杰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3年第12期76-78,共3页
露天矿土地破坏程度评价方法有很多,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露天矿土地破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将土地破坏分为3级,给出露天矿土地破坏的影响因素,并应用G1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采用公式法和专家评定法确定... 露天矿土地破坏程度评价方法有很多,具有不确定性。本文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露天矿土地破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将土地破坏分为3级,给出露天矿土地破坏的影响因素,并应用G1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采用公式法和专家评定法确定隶属函数及隶属度。将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某露天煤矿土地破坏分析,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露天矿的实际状态,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露天矿山土地破坏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土地破坏 模糊数学 G1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炉子坪磷矿区土地破坏现状及恢复治理
17
作者 王芮琼 李鑫 +1 位作者 补建伟 周爱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4137-4139,共3页
炉子坪磷矿是宜昌市典型的磷矿开采区。通过对炉子坪磷矿的实地勘察,查明了该矿区土地资源的破坏现状与危害,提出回填塌陷坑、矿渣回收利用、平整土地、覆土绿化等有针对性的土地综合治理措施,将土地复垦为林地或耕地。该研究成果将为... 炉子坪磷矿是宜昌市典型的磷矿开采区。通过对炉子坪磷矿的实地勘察,查明了该矿区土地资源的破坏现状与危害,提出回填塌陷坑、矿渣回收利用、平整土地、覆土绿化等有针对性的土地综合治理措施,将土地复垦为林地或耕地。该研究成果将为同类矿区土地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开采 土地破坏 土地复垦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土地破坏程度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俊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320-322,共3页
为了确定煤矿复垦方案中涉及的矿区土地破坏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程度分级、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该研究基于地表沉陷理论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过程中拟破坏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法,并以某煤矿(煤矿A)为案例具体说明... 为了确定煤矿复垦方案中涉及的矿区土地破坏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程度分级、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该研究基于地表沉陷理论提出了一种煤矿开采过程中拟破坏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法,并以某煤矿(煤矿A)为案例具体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经计算确定:1煤矿A煤层开采时,地表移动盆地Ⅰ区的宽度在90.9 m左右,该区域变形小,不会使区域内的建筑物发生损害,此区域土地破坏程度属于轻度;地表移动盆地Ⅱ区的宽度在488.72 m左右,危险移动边界线和最大下沉线之间会形成地表附加倾角,产生地表裂缝,此区域土地破坏程度属于重度;地表移动盆地Ⅲ区介于地表移动盆地最大下沉边界之间。在理论上该区域只会发生均匀下沉,不会产生地面变形,不会造成区域内的建筑物损害,但在实际中还是会对土地造成破坏,但土地破坏程度较轻。2煤矿A受井下采煤影响的土地面积约为964.5 hm2,其中受轻度破坏土地为336.9 hm2,占总影响面积34.93%,受重度破坏程度土地为627.6 hm2,占总影响面积65.07%。该方法与矿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矿区土地复垦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土地破坏程度 土地复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红海矿区地表移动规律及土地破坏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华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期215-218,238,共5页
以红海矿区11031工作面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其设置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实地观测得到数据资料,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求得了各种角量参数(边界角、移动角、裂缝角)、动态参数(起动距、超前影响角、超前影响距等)、预计参数(下沉系数... 以红海矿区11031工作面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其设置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实地观测得到数据资料,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求得了各种角量参数(边界角、移动角、裂缝角)、动态参数(起动距、超前影响角、超前影响距等)、预计参数(下沉系数q、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拐点移动距S、开采影响传播角θ)。结合岩移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了地表沉陷预计,得到了动态预计参数和下沉盆地预计的可视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其主要造成了塌陷地和地表裂缝等土地破坏现象。为采空区下降区地表恢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规律 土地破坏 岩移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预防土地破坏的控制措施
20
作者 张洁 《国土资源》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土地资源大量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破坏。据统计,我国由于生产建... 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土地资源大量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破坏。据统计,我国由于生产建设而破坏废弃的土地约有2亿亩。土地资源的浪费,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破坏 施工过程 高速公路 土地资源 铁路 控制 预防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