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方法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周桂平
刘晓丽
苏玉华
邓会燕
于英华
-
机构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医院
-
出处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5A期531-531,共1页
-
-
关键词
配制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液
比较观察
-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探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谭秀莲
丘宇茹
谭绮尹
王吉文
-
机构
广州市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854-855,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破伤风抗毒素 (TAT)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方法 :对 2 0 72例急诊病人随机分成传统组 (n =112 7)和改进组 (n =945 ) ,分别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传统组阳性 942例 ( 83 6% ) ,改进组 2 43例 ( 2 6 3 % )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两组脱敏后均无一例过敏。结论 :改进的TAT皮试的判断标准和脱敏注射方法比传统方法阳性率大幅度降低 ,省时、安全、有效。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判断标准
TAT
脱敏注射法
过敏反应
-
分类号
R452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标尺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温亚
郭锦丽
刘晋
-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64-6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自制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标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就诊时间段将2014年1-5月就诊的1 911例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6~9月就诊的1 379例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均遵医嘱常规行TAT皮试。对照组由操作护士目测及主观判定皮试结果,观察组采用PVC材料自制的TAT皮试标尺判定皮试结果。结果TAT皮试结果阳性对照组1 661例(86.92%),观察组813例(5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肌内注射TAT后均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TAT皮试标尺的使用能有效降低破伤风皮试结果阳性率,从而减轻患者脱敏多次注射的痛苦。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皮试标尺
皮试
-
Keywords
tetanus antitoxin
tetanus antitoxin skin test scaleplate
skin test
-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不良反应46例分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素琴
黄海霞
王翔
-
机构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1期1524-1525,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对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2008~2009年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发生ADR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中,30~4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39.1%),其次分别是20~30岁(23.9%)和0~10岁组(15.2%),40~50岁年龄组最低(2.2%)。男性和女性分别占60.9%和39.1%。注射后30min内发生ADR者占21.7%,~60min发生ADR者占2.2%,~24h发生者占10.9%,~3d发生者占8.7%,~7d发生者占47.8%,~10d发生者占6.5%,~14d发生者占2.2%。发生ADR后治愈时间一般<7d。在发生ADR的患者中,合并用药16例(占34.8%)。在用药前后3d内饮酒者占28.3%。结论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以30~40岁多见,其中男性较女性容易发生ADR。用药后7d内出现ADR最多,治疗后一般痊愈时间7d,应尽量减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其他合并用药,避免饮酒。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
分类号
R633.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柏玲
缪菲
丁新爱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2期25-26,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疗效。方法将45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对照组采用静脉输入。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破伤风患者采用椎管内微量泵输入破伤风抗毒素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脑组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适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用药后的观察,重视患者的用药反应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
关键词
破伤风
破伤风抗毒素
椎管内注射
微量泵
疗效观察
-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致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王亚玲
郑晓玲
-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药学部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1,共1页
-
文摘
1病例介绍
患儿,男,10岁。于2011年5月23日14:30因铁器刺伤头皮约2cm,血流不止,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
关键词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不良反应
消化道
皮肤试验
-
分类号
R979.5
[医药卫生—药品]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
被引量:4
- 7
-
-
作者
马忠金
-
机构
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2-972,共1页
-
文摘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2岁,因脚跟部被铁钉扎伤,经清创缝合后到我院门诊行精制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既往身体健康,患者及其母亲对青霉素、磺胺类药过敏。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皮丘硬结直径约1.5 cm,局部红晕直径约6 cm,且有一条向心性红线至腋下,皮肤及红晕部位有刺痒感,无头晕、头疼、胸闷、气短、咽喉部堵塞感及胃肠道不适等。对患者行脱敏注射,每1次注射部位局部皮肤都出现皮丘直径〉0.5 cm的及红晕直径约3 cm的,
-
关键词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脱敏注射
肾炎
紫癜性
过敏性
-
分类号
R979.5
[医药卫生—药品]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顾敏菊
-
机构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314-314,共1页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过敏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
分类号
R961
[医药卫生—药理学]
R186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
-
题名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知情同意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 9
-
-
作者
高志英
-
机构
邢台市眼科医院护理部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56-57,共2页
-
文摘
根据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特点自行设计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知情同意书并应用于临床,即护士脱敏注射前充分口头告知,将知情同意书交给患者及其代理人阅读,双方签名后妥善保存。知情同意书的应用,加强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减少了护患纠纷。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脱敏注射
知情同意书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皮试阴性的破伤风抗毒素肌注后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 10
-
-
作者
张为华
胡凤琼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急诊科
-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2-182,共1页
-
-
关键词
皮试阴性
破伤风抗毒素
肌注
过敏反应
-
分类号
R978.69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对破伤风抗毒素新用法的看法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王子秀
-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出处
《山西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94-94,共1页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抗体
合理用药
-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抽取破伤风抗毒素药液时防药液漏出的小经验
- 12
-
-
作者
杨丽丽
龙凤
-
机构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急门诊
-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675-675,共1页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药液
抽取
漏出
生理盐水
肌内注射
药液浪费
临床工作
盐水注入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三角肌后局部血清病样反应
- 13
-
-
作者
王叶英
常佰兰
-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汽车公司茅箭医院
-
出处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0期2630-2630,共1页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脱敏注射
血清病样反应
三角肌
皮肤发红
注射部位
全身不适
注射后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窒息1例
- 14
-
-
作者
马忠金
-
机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021-1021,共1页
-
文摘
1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2015年5月26日9:00,患者因车祸致头面部外伤1 h于我院急诊科清创缝合,10:20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140955-1)1 500 IU,皮试结果为皮丘直径约0.4 cm,红晕近似呈椭圆形,长约3.5 cm,宽2.0 cm,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精制
过敏性休克
窒息
-
分类号
R593.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变态反应的思考
- 15
-
-
作者
徐薇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部
-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864-864,共1页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变态反应
-
分类号
R457.2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保存
- 16
-
-
作者
王长青
-
机构
武强县郭庄乡兽医站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2年第5期38-38,共1页
-
-
关键词
精制
破伤风抗毒素
保存
兽药
-
分类号
S859.7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判断标准的评价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汪明
王颖
邵倩
吕英
-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特诊室
-
出处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4期12-13,共2页
-
文摘
为评价破伤风抗毒素 (TAT)皮内试验阳性判断新标准 ,对 5 88例外伤病人行TAT皮内过敏试验 ,采用新、旧两种皮试阳性判断标准进行评价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按新标准判断阳性率 9.0 % ,按旧标准判断阳性率 71.9%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旧标准判断假阳性率达 6 2 .9%。提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判断新标准安全可靠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皮内试验
判断标准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有关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及脱敏注射法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曾志英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出处
《护理研究》
2001年第5期262-263,共2页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TAT
脱敏注射法
护理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反应6例
- 19
-
-
作者
王成凤
刘耀红
刘三拥
洪珊
-
机构
湖北省黄石市第四医院急诊科
-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2期771-772,共2页
-
-
关键词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过敏反应
临床特点
治疗
-
分类号
R593.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977.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 20
-
-
作者
张鸿斌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人民医院
-
出处
《护理研究》
2001年第4期202-203,共2页
-
-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TAT
皮试验
判断标准
消毒液
-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R979.5
[医药卫生—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