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法学研究起源及研究内容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旭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2-23,30,共3页
信息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研究起源上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在深入研究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信息法学研究的起源基础,并对信息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做了论述。
关键词 信息法学 研究起源 研究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起源研究的重要突破——读八十土当遗址发掘简报的心得,兼谈半坡遗址是城址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学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5,共8页
我因认为城可能由土围聚落发展而来,土围聚落则在挖聚落环壕的活动中顺理成章地产生,因此当看到1994年1期《中国文物报》报导湖南澧县八十土当遗址发现聚落土围墙后,就一直盼望见到正式报导。1997年元月,终于在《文物》1... 我因认为城可能由土围聚落发展而来,土围聚落则在挖聚落环壕的活动中顺理成章地产生,因此当看到1994年1期《中国文物报》报导湖南澧县八十土当遗址发现聚落土围墙后,就一直盼望见到正式报导。1997年元月,终于在《文物》1996年12期上看到了该遗址的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土当遗址 环壕聚落 半坡遗址 起源研究 围墙 发掘简报 土围 防御体系 防御设施 文化聚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象坤 孙传清 张居中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11-20,29,共11页
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孙传清河南文物考古所张居中稻种起源是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迄未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中国是种稻最早的国家之一[1.2],悠久且丰富的种稻历史记载,广泛分布的野生稻[3],大量... 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孙传清河南文物考古所张居中稻种起源是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迄未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中国是种稻最早的国家之一[1.2],悠久且丰富的种稻历史记载,广泛分布的野生稻[3],大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尤其是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栽培稻 亚洲栽培稻 中国普通野生稻 起源与演化 《中国农业科学》 同工酶 籼粳分化 大学出版社 起源研究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海明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78-86,共9页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海明稻作起源与栽培稻起源是相互依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两者部分重迭,但研究的视角、方法(手段),理论和侧重点明显不同。栽培稻起源研究无论认为栽培...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海明稻作起源与栽培稻起源是相互依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两者部分重迭,但研究的视角、方法(手段),理论和侧重点明显不同。栽培稻起源研究无论认为栽培稻起源于多年生野生稻,还是主张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起源 栽培稻 稻作农业 河姆渡遗址 野生稻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起源研究 河姆渡文化 农业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法西斯的又一部力作——《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读感 被引量:1
5
作者 韦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636-638,共3页
关键词 《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 书刊评介 第二次世界 史学研究 经济危机 军国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起源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旭光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17,共2页
档案起源于何时是研究档案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人们、纷争不下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以档案起源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出发点,剖析多年来人们在档案起源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以期抛砖引玉,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探讨档案起... 档案起源于何时是研究档案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人们、纷争不下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以档案起源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出发点,剖析多年来人们在档案起源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以期抛砖引玉,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探讨档案起源问题的简单历史回顾档案这一古老的事物其历史源远流长,而档案学成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则是近代的事。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已开始研究档案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研究 一个问题 吴宝康 世界档案史简编 刻契 考古发掘 如黄 毛坤 声像技术 柱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在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被引量:42
7
作者 李昆声 《云南社会科学》 1981年第1期69-73,共5页
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目前全球稻谷有90%以上在亚洲种植和消费。关于人工栽培稻的起源。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美国遗传学家R·C·金认为,水稻起源于热带亚洲。我国... 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目前全球稻谷有90%以上在亚洲种植和消费。关于人工栽培稻的起源。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美国遗传学家R·C·金认为,水稻起源于热带亚洲。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气候湿热,雨量丰富,有足够的热量资源和水利资源,适宜水稻生长,国外学者因而提出了我国南方是水稻发源地。我国著名农学家丁颖认为,“我国的栽培稻种是起源于华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野生稻 云南 出土古稻 百越民族 起源研究 新石器时代遗址 普洱县 起源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随想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剩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102-107,共6页
1人类社会的演化进程,从与猿相揖别后蹒跚于非洲东部高原奥杜瓦伊峡谷的原始人 算起,至今少说也有二百万年历史;而我们现代人称为“文明时代”的社会,其历史只不过五千年左右而已。二百万年与五千年,这组数字的时差之巨令人惊叹!是什... 1人类社会的演化进程,从与猿相揖别后蹒跚于非洲东部高原奥杜瓦伊峡谷的原始人 算起,至今少说也有二百万年历史;而我们现代人称为“文明时代”的社会,其历史只不过五千年左右而已。二百万年与五千年,这组数字的时差之巨令人惊叹!是什么原因,使人类社会如蛙蛇冬眠般长睡了数百万年以后,突然间横空出世崛起于地球之上?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类在最近这短短的五千年间如加速度般地创造出苏美尔、克里持、埃及、中华、印度和玛雅等一个个奇迹般辉煌壮观的文明社会的?自十九世纪甚或更早的时候起,文明起源这个“斯劳克斯之谜”就如地心引力似地牵动着中外学者的好奇心,使无数对探索真理、认识社会、认识人类有浓厚兴趣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们竞入彀中,为之经年累月地冥思苦想,探索研究。以致到今天,关于文明起源的讨论仍然还是国际社会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起源研究 历史家 夏朝 文明起源 母系制 夏王朝 文明时代 礼制 殷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断想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声如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关于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断想江苏邗江县政法委员会孙声如一稻作农业的起源问题是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 关于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断想江苏邗江县政法委员会孙声如一稻作农业的起源问题是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中国幅员辽阔,水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起源 普通野生稻 中国栽培稻 农业考古 长江中游 稻作起源 起源研究 河姆渡遗址 杂交水稻 稻作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视野──评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的学术价值
10
作者 陈天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视野──评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的学术价值陈天心一部分著作的学术价值.我以为至少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认识:一是其学术态度;二是其理论与方法;三是结论真度;四是其表达效果。在陈剩勇研究员《中国... 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新视野──评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的学术价值陈天心一部分著作的学术价值.我以为至少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认识:一是其学术态度;二是其理论与方法;三是结论真度;四是其表达效果。在陈剩勇研究员《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起源研究 新视野 理论与方法 学术价值 夏文化 历史文献 长江下游地区 东南地区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
1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明 起源研究 历史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起源研究的新启迪──评泰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2
作者 金卫星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捷克斯洛伐克 起源研究 新启迪 第一次世界大战 泰勒 希特勒 二战前夕 捷克人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问题的几种说法及我见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显华 李献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起源的研究,学界存在多种观点。本文认为,如果把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那么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先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剖析了当时流行的形... 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起源的研究,学界存在多种观点。本文认为,如果把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那么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先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剖析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流派,实质上,这些流派属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蒲鲁东早在1840年发表的《什么是所有权》一书里不但主张普选、放弃革命及"第三种社会形式",而且他尤其对共产主义制度展开了攻击。蒲鲁东的这些主张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典型特征和原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起源研究 我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明及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学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2,共8页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与融会是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这一趋势下产生的一个项目 ,旨在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 ,来研究夏、商、西周的年代学问题。其目的有二 :一是做一个有现代科学根据的三...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与融会是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这一趋势下产生的一个项目 ,旨在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 ,来研究夏、商、西周的年代学问题。其目的有二 :一是做一个有现代科学根据的三代年表 ;二是为进一步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打下一个基础。现在 ,“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告一段落 ,下一步就要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中国 古代文明 起源研究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里达文字学的起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荣胜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13-18,共6页
就西方的哲学传统而言,文字一般是不成其为问题的,个别哲学家在其著作中就文字还发表一些议论,但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这的确是一件早该引起深思的事情。因为离开了文字,就没有哲学可言,而西方哲学恰恰否认这一点,他们都像柏拉图一... 就西方的哲学传统而言,文字一般是不成其为问题的,个别哲学家在其著作中就文字还发表一些议论,但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这的确是一件早该引起深思的事情。因为离开了文字,就没有哲学可言,而西方哲学恰恰否认这一点,他们都像柏拉图一样过河拆桥:用文字表达哲学,却又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对象 德里达 胡塞尔 几何学家 文字学 原始文字 起源研究 语言符号 形而上学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寒江档案起源论的不科学性——兼论文字起源是档案产生的必要条件、劳动伴生物不是档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小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20,共3页
《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4期刊登了寒江同志《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兼论档案的定义与本质属性》(以下简称“寒文”)一文。文中提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某种个人或群体的劳动伴生物。”从而给档案起源研究... 《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4期刊登了寒江同志《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兼论档案的定义与本质属性》(以下简称“寒文”)一文。文中提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某种个人或群体的劳动伴生物。”从而给档案起源研究带来一个新概念——劳动伴生物。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物 原始记录性 形成时期 记录形式 人类社会 吴宝康 兼论 记录载体 研究逻辑 起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发生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齐小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本发生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它主张通过文学的"起源的材料",尤其是文学手稿的研究,阐释文学创作的发生过程,从而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文本发生学的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创了文学研... 文本发生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它主张通过文学的"起源的材料",尤其是文学手稿的研究,阐释文学创作的发生过程,从而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文本发生学的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从静态的现象描述转向动态的过程研究;从作品研究转向"起源的材料"与"前文本"的研究;从事件的历史性研究转向认知逻辑性研究。文本发生学的理论构建及其实践证明,它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发生学 起源材料 前文本 动态研究 起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生物] 我国辽西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花
18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77,共1页
据科学网2015年4月9日报道,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王鑫与国家兰科中心刘仲健对辽西地区的植物化石"潘氏真花"进行了分析,确定其地质年代为1.62亿年前的侏罗纪,为世界上最早的花,为被子植物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据报道,"潘氏真... 据科学网2015年4月9日报道,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王鑫与国家兰科中心刘仲健对辽西地区的植物化石"潘氏真花"进行了分析,确定其地质年代为1.62亿年前的侏罗纪,为世界上最早的花,为被子植物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据报道,"潘氏真花"具有典型花朵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其花萼和花瓣有显著的分化,花药有4个药室,雌蕊包括花柱和单室半下位的子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仲健 植物化石 药室 起源研究 科技信息 非综合征性唇裂 《科技日报》 测序技术 国家科学院 猪流行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