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文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云 余一骄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坚持中文与教育信息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组建...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较理想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坚持中文与教育信息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深度融合;组建新文科实验室,开展有组织科研,通过语言咨政,发挥智库作用;在研究生学业评价指标中新增社会服务能力及服务成效,鼓励研究生利用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语言文学 信息化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素养:内涵、结构与作用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徐玲 母小勇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1,共8页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潜能的研究生群体,兼具“学习者”和“创造性研究者”的双重属性。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12名拔尖创新人才的深度访谈,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潜能的研究生群体,兼具“学习者”和“创造性研究者”的双重属性。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12名拔尖创新人才的深度访谈,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包含科研知识、技能与方法,科学认知能力,自我调节与发展能力以及科研态度与品质4个维度、11个要素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学术素养体系。各维度要素交互作用分别为创造性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力、关键突破力、持续保障力和内生驱动力,协同构成创造性研究的自组织动力系统。应通过多举措增强学生、高校与科研需求间的契合性,维护导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张力,促进“学术责任”的动力功能转化,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 学术素养 扎根理论 创造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