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汽油研究法辛烷值预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斌 孙洪霞 王维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5,共7页
针对成品油销售企业汽油辛烷值检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研究法辛烷值(RON)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成品油质量数据库中的实测数据,以汽油烯烃含量、芳烃含量、氧含量、馏程(10%,50%,90%馏出温度及终馏点)和密度作为... 针对成品油销售企业汽油辛烷值检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研究法辛烷值(RON)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成品油质量数据库中的实测数据,以汽油烯烃含量、芳烃含量、氧含量、馏程(10%,50%,90%馏出温度及终馏点)和密度作为自变量,研究法辛烷值作为因变量,分别建立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92号+95号)汽油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结果表明,92号模型和95号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两个模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95以上。应用这两个模型进行汽油RON预测,油品质量升级后,模型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精度,可靠性和适应性较好。与中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相比,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超过84%的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不大于0.7个单位,精度显著优于中红外光谱检测方法。该预测方法能够为销售企业汽油辛烷值的质量监控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研究法辛烷 随机森林 回归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法汽油辛烷值检测系统的MR统计合并监控与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斗文 孟庆涛 梁青龙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379,共6页
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评估研究法汽油辛烷值(RON)的测量不确定度时,提出了平均移动极差(MR)合并统计动态监控技术。研究表明,采用该技术来评估RON检测系统的不确定度,其贡献量分别是由质量控制(QC)样品和受控RON测试结果两部分合成。这... 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评估研究法汽油辛烷值(RON)的测量不确定度时,提出了平均移动极差(MR)合并统计动态监控技术。研究表明,采用该技术来评估RON检测系统的不确定度,其贡献量分别是由质量控制(QC)样品和受控RON测试结果两部分合成。这一结论的得出能最大限度合成各种变异因素的影响,避免相关性的复杂计算,有利于评估RON检测系统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研究法汽油辛烷 移动极差 统计监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调合辛烷值模型预测汽油研究法辛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玉瑞 陈微微 +1 位作者 周晓龙 肖云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6,共5页
对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庆石化)汽油调合组分油进行调合实验,建立了修正的调合辛烷值模型预测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利用基于LM改进的信赖域方法进行了模型非线型回归。选取安庆石化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比较了线性模型、调合辛... 对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庆石化)汽油调合组分油进行调合实验,建立了修正的调合辛烷值模型预测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利用基于LM改进的信赖域方法进行了模型非线型回归。选取安庆石化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比较了线性模型、调合辛烷值模型、改进调合辛烷值模型的预测效果。通过对比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3种模型中改进调合辛烷值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平均绝对误差0.49,平均相对误差0.5%,残差均方和是0.74,模型的R^2是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调合 研究法辛烷 预测模型 信赖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烷值对现代汽油车油耗与排放影响的整车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帅石金 李昕晏 +1 位作者 王银辉 付海超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2-179,共8页
辛烷值对维持汽油机的理想运转起到重要作用。该文用整车转鼓试验,研究了辛烷值对现代汽油车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5辆试验汽车分别采用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与进气道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2种发... 辛烷值对维持汽油机的理想运转起到重要作用。该文用整车转鼓试验,研究了辛烷值对现代汽油车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的影响。5辆试验汽车分别采用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与进气道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2种发动机和涡轮增压与自然吸气2种技术,采用研究法辛烷值(RON)为91.9~98.4的6种汽油,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先进技术的汽车,使用高辛烷值汽油时,节油效果明显:RON每提升1个单位,车辆燃油经济性可提升约1%;辛烷值较高(RON为97)时的汽车获得节油效果约为辛烷值较低(RON为93)时的2倍。提高辛烷值,可不同程度改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车 研究法辛烷(ron) 整车试验 燃油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贡献法估算烃的辛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梁英华 李国江 马沛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2-435,共4页
提出了两种用基团贡献法估算烃的辛烷值的方法 ,第一水平基团法和第二水平基团法。按在不同分子中相同原子带电量不变的原则划分出 2 4个第一水平基团和 31个第二水平基团 ,并用试验数据回归得到第一水平基团和第二水平基团对MON和RON... 提出了两种用基团贡献法估算烃的辛烷值的方法 ,第一水平基团法和第二水平基团法。按在不同分子中相同原子带电量不变的原则划分出 2 4个第一水平基团和 31个第二水平基团 ,并用试验数据回归得到第一水平基团和第二水平基团对MON和RON的贡献值。用新方法对未参加回归的五种物质的辛烷值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对于含有支链和环的烃应采用第二水平基团法估算其辛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烷 基团贡献法 汽油 ron MON 混合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辛烷值损失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德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共7页
针对1.8×10^6 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原料与混合汽油产品(轻汽油+重汽油)之间的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较大的情况,从原料组成、SHU单元反应温度和分离塔操作等6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分离塔的操作和HDS单元反应深度是影... 针对1.8×10^6 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原料与混合汽油产品(轻汽油+重汽油)之间的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较大的情况,从原料组成、SHU单元反应温度和分离塔操作等6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分离塔的操作和HDS单元反应深度是影响辛烷值损失的两个关键因素,原料组成变化和SHU反应深度是影响辛烷值损失的两个重要因素。从两个关键因素和两个重要因素出发,实施了提高装置自控率、与上游催化装置联合优化、SHU反应系统和分离塔调整优化等改进措施。到2019年10月,辛烷值损失为2.0,满足辛烷值损失≤2.2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汽油 加氢脱硫 研究法辛烷损失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烷值评定机(CFR)汽缸高度调整的探索
7
作者 王斗文 梁青龙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本研究采用压缩比与数字计数器的对应检索校正关系来评定检查CFR机的机械状况。根据不同地区实验室间的对比与协调试验计算分析,所采用的检索法达到美国ASTM规定的预期精度。经数理统计检查结果表明,室间CFR机的数据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 本研究采用压缩比与数字计数器的对应检索校正关系来评定检查CFR机的机械状况。根据不同地区实验室间的对比与协调试验计算分析,所采用的检索法达到美国ASTM规定的预期精度。经数理统计检查结果表明,室间CFR机的数据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提出的检索法具有快速、简捷和准确等特点,可适用于CFR机的机械设备状况校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压力检索 马达法辛烷(MON) 研究法辛烷(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CA-RFR算法的汽油辛烷值损失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蒋伟 佟国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0-226,共7页
基于某石化企业霍尼韦尔(PHD)实时数据库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数据库,提出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化工过程模型,解决在催化裂化汽油精制处理中S Zorb吸附脱硫过程的产品质量难以精准控制和过程优化响应不及时的问题。通过改进主成... 基于某石化企业霍尼韦尔(PHD)实时数据库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数据库,提出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化工过程模型,解决在催化裂化汽油精制处理中S Zorb吸附脱硫过程的产品质量难以精准控制和过程优化响应不及时的问题。通过改进主成分分析(PCA)算法筛选出与汽油辛烷值损失相关性较高的操作变量,在此基础上,使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RFR)构建汽油辛烷值损失预测模型,用于预测辛烷值损失。实验数据表明,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为99.13%,相关系数(R2)为0.983,均方根误差为3.2169×10^(-4),该模型与真实辛烷值损失的拟合效果非常接近,有助于在实际生产中优化操作条件、减少汽油辛烷值的损失、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 降维 研究法辛烷(ron) 汽油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产品低辛烷值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守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29,40,共5页
针对某石化公司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陆续出现产品辛烷值低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装置产品辛烷值低的原因包括:(1)选择性加氢催化剂选择性差;(2)碳六烯烃饱和严重;(3)异戊烯醚化率低。通过优化选择性加氢反应条件、提高轻汽... 针对某石化公司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陆续出现产品辛烷值低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装置产品辛烷值低的原因包括:(1)选择性加氢催化剂选择性差;(2)碳六烯烃饱和严重;(3)异戊烯醚化率低。通过优化选择性加氢反应条件、提高轻汽油抽出率及醚化反应温度等措施,装置选择性加氢产物、汽油产品及醚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分别提高了1.5个单位、0.5个单位及0.05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汽油 选择性加氢 研究法辛烷(ron) 加氢脱硫 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和毛竹共热解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代举 李圣峰 +1 位作者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45-1248,共4页
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对聚丙烯和毛竹共热解进行研究,得到了反应气氛、热解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对共热解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毛竹与聚丙烯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两者共热解时的液体收率和产物分布均与两者单独热解... 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对聚丙烯和毛竹共热解进行研究,得到了反应气氛、热解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对共热解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毛竹与聚丙烯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两者共热解时的液体收率和产物分布均与两者单独热解时不同,油相液体产物的辛烷值随毛竹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聚丙烯和毛竹的最佳配比下,两者共热解的协同作用最明显,不仅原料的转化率最大,而且所得液体产物的收率最高,H2气氛较之N2气氛更有利于油相产物的生成和毛竹中木质素成分的热解。本文条件下,获得最佳油相液体收率的条件为,聚丙烯/毛竹配比8∶2,热解温度520℃,反应时间4h,H2气氛,油相液体收率达53.9wt.%,辛烷值为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共热解 辛烷(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轻馏分优化利用技术
1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汽油轻馏分优化利用技术,能将汽油中丰富的正构烷烃资源分离出来作为优质乙烯原料,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炼油厂通过加氢转化途径获取乙烯原料的压力,减少了全厂氢耗。所得异构烃的研究法辛烷值可达8...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汽油轻馏分优化利用技术,能将汽油中丰富的正构烷烃资源分离出来作为优质乙烯原料,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炼油厂通过加氢转化途径获取乙烯原料的压力,减少了全厂氢耗。所得异构烃的研究法辛烷值可达87以上,正构烃经分馏后,可得到纯度99.5%以上的医药级正己烷溶剂。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法辛烷 正构烷烃 加氢转化 乙烯原料 轻馏分 优化利用 医药级 异构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xt Wave Energy公司启动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烷基化联合装置
12
作者 许建耘(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143,共1页
Next Wave能源伙伴公司(Next Wave Energy Partners)于2019年选择Elessent清洁技术公司(Elessent)为全球首个独立烷基化联合装置提供STRATCO烷基化技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帕萨迪纳市休斯顿航道中心地带的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装置,将... Next Wave能源伙伴公司(Next Wave Energy Partners)于2019年选择Elessent清洁技术公司(Elessent)为全球首个独立烷基化联合装置提供STRATCO烷基化技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帕萨迪纳市休斯顿航道中心地带的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装置,将彻底改变优质烷基化产品的生产,可生产研究法辛烷值为98以上、雷德蒸气压为3.5 psia(1 psia≈6.89 kPa)、硫质量分数小于5μg g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法辛烷 烷基化技术 联合装置 清洁技术 德克萨斯州 硫质量分数 帕萨迪纳 雷德蒸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催化裂化汽油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13
作者 黄蔚霞 李云龙 汪燮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报道了新型AlCl3 -叔胺离子液体催化剂在催化裂化 (FCC)汽油脱硫中的应用 ,考察了温度、离子液体加入量等不同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 ,以及在脱硫的同时FCC汽油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新型AlCl3 -叔胺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FCC汽油脱硫 ,... 报道了新型AlCl3 -叔胺离子液体催化剂在催化裂化 (FCC)汽油脱硫中的应用 ,考察了温度、离子液体加入量等不同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 ,以及在脱硫的同时FCC汽油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新型AlCl3 -叔胺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FCC汽油脱硫 ,硫化物的脱除率可达 80 %以上 ;处理后油样烯烃含量明显降低 ,环烷烃与异构烷烃含量有所增加 ,辛烷值变化不大 ,RON下降 1~ 2个单位 ,MON下降 1个单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汽油 脱硫技术 离子液体 烷基化 加氢精制技术 燃油 辛烷 ron M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99催化剂2-丁烯齐聚工业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玉明 缪炜 +1 位作者 高玉杰 董海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57,共4页
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的丙烯齐聚装置上应用T-99催化剂进行了2-丁烯齐聚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丁烯单程转化率均超过指标要求的76%,汽油组分中异辛烯选择性为61.23%~72.04%,汽油组分马达法辛烷值81.0~83.6... 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的丙烯齐聚装置上应用T-99催化剂进行了2-丁烯齐聚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丁烯单程转化率均超过指标要求的76%,汽油组分中异辛烯选择性为61.23%~72.04%,汽油组分马达法辛烷值81.0~83.6,研究法辛烷值95.0~104.0,达到了从2-丁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目的,为2-丁烯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在T-99催化剂上齐聚的液体收率达1 100kg/kg,远远高于传统剂110kg/kg的液体收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丁烯 低聚 催化剂 汽油料 工业应用试验 丙烯齐聚 辛烷汽油 兰州石化公司 马达法辛烷 研究法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1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乐平 尤百玲 +1 位作者 庞宏 庄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对工业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MoCo/Al2O3催化剂(参比剂)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ME-1催化剂进行了硫化态催化剂的MoS2相形貌表征。结果表明:ME-1催化剂活性中心MoS2垛层数为3.0~6.0,...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对工业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MoCo/Al2O3催化剂(参比剂)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ME-1催化剂进行了硫化态催化剂的MoS2相形貌表征。结果表明:ME-1催化剂活性中心MoS2垛层数为3.0~6.0,而参比剂MoS2垛层数为5.0~10.0,表明ME-1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度较高。重汽油加氢脱硫活性与选择性小型评价结果表明,加氢脱硫产物达到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时,ME-1催化剂所需反应温度比参比剂低10℃,烯烃饱和率减少32.2%,RON损失减少1.6个单位,具有更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ME-1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将FCC汽油硫质量分数由466μg/g降至9.7μg/g时,RON损失1.75个单位,表明ME-1催化剂可满足生产"无硫汽油"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o AL2O3催化剂 催化裂化汽油 加氢脱硫 选择性 研究法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汽油在线拉曼分析系统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拓 戴连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1206,共6页
针对催化重整装置的优化需要,研制开发了一套新的在线拉曼分析系统。系统硬件由采样单元、分析主机以及连接两者的远距离光纤构成;系统软件包括光谱获取、非线性模型计算和数据通信等部分。该系统已应用于某一工业重整装置,以实现对重... 针对催化重整装置的优化需要,研制开发了一套新的在线拉曼分析系统。系统硬件由采样单元、分析主机以及连接两者的远距离光纤构成;系统软件包括光谱获取、非线性模型计算和数据通信等部分。该系统已应用于某一工业重整装置,以实现对重整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与其他关键参数的在线分析。通过连续九个月的现场运行表明系统运行良好,包括RON在内的分析数据可以快速反映重整反应器温度和其他操作条件的变化。RON在线分析的重复性误差为0.015个辛烷值;非线性模型预测复相关系数为0.990 9,标准预测误差为0.31个辛烷值,平均绝对值误差为0.26个辛烷值。运行结果表明:拉曼分析系统可以为工艺装置的操作优化提供准确而重要的检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重整汽油 拉曼光谱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研究法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HZSM-5催化剂在直馏汽油改质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晓波 王文举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4,共4页
采用水热处理和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组合改性,对直馏汽油改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的HZSM-5总酸量降低,L酸量与B酸量比值增加,同时负载的金属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硫含量由原料的140μg/g降至27μg/g... 采用水热处理和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组合改性,对直馏汽油改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的HZSM-5总酸量降低,L酸量与B酸量比值增加,同时负载的金属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硫含量由原料的140μg/g降至27μg/g;芳烃和异构烷烃体积分数分别由3.9%和29.1%增加到19.1%和48.6%;研究法辛烷值提高约34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HZSM-5 直馏汽油 研究法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蒸馏技术在催化裂化重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守华 孟祥东 +1 位作者 宋寿康 刘建晖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2,共5页
将催化蒸馏技术应用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催化裂化重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应用结果表明:高硫工况下,催化裂化重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可由599.0~981.0μg/g降至3.8~7.0μg旭,研究法辛烷值损失2.1~2.9个单位;低硫工况下,催化... 将催化蒸馏技术应用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催化裂化重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应用结果表明:高硫工况下,催化裂化重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可由599.0~981.0μg/g降至3.8~7.0μg旭,研究法辛烷值损失2.1~2.9个单位;低硫工况下,催化裂化重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可由176.0μg/g降至1.3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约0.5个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装置开工初期催化蒸馏加氢脱硫塔液位波动大、循环氢压缩机级间分液罐带液严重的问题,通过采取改进催化蒸馏加氢脱硫塔液位控制方案、提高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压力及在循环氢压缩机级间分液罐底增设流量调节阀的措施,改善了装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重汽油 催化蒸馏 加氢脱硫 研究法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催化柴油加氢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士可 王仲义 +1 位作者 崔哲 曹正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6-810,共5页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催化柴油加氢转化技术已成功进行工业应用,在大幅降低柴油密度和硫含量的同时,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收率。通过对催化柴油加氢转化反应过程的研究,发现了工艺条件对催化柴油中多环芳烃加氢转化为单环...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催化柴油加氢转化技术已成功进行工业应用,在大幅降低柴油密度和硫含量的同时,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收率。通过对催化柴油加氢转化反应过程的研究,发现了工艺条件对催化柴油中多环芳烃加氢转化为单环芳烃的影响、工艺条件与汽油产品研究法辛烷值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反应压力、降低加氢精制段反应深度、提高加氢转化段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汽油产品芳烃含量及研究法辛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柴油 加氢转化 温度 压力 研究法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拉曼光谱的汽油快速识别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怡曼 薛晓康 +3 位作者 范宾 董学胜 舒耀皋 蒋鑫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69,共6页
为实现汽油牌号和研究法辛烷值(RON)的快速现场检测,基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采集的113个汽油样品的光谱信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分别建立了汽油牌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汽油RON快速预测模型。结果... 为实现汽油牌号和研究法辛烷值(RON)的快速现场检测,基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采集的113个汽油样品的光谱信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分别建立了汽油牌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汽油RON快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基线校正后的光谱数据基础上,经主成分分析并经求导处理后建模,样品分类正确率可达92.92%,而PLS-DA建模的正判率均在95%以上,对于92号、95号汽油的区分效果良好;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汽油RON快速预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927,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6096,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拉曼光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研究法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