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人文方法研究文学的挑战与机遇:格雷厄姆教授访谈 |
王丽丽
玛丽艾玛·格雷厄姆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9 |
4
|
|
2
|
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研究文学──王富仁教授治学记略 |
余三定
|
《云梦学刊》
|
1996 |
1
|
|
3
|
拓展·交融·打通——论宗教文学研究的目的、界域与方法 |
张培锋
|
《长江学术》
|
2025 |
0 |
|
4
|
“‘退后一步’与1980年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圆桌讨论 |
朱羽
王鸿生
贺照田
王光东
毛尖
张炼红
李雪梅
蔡翔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25 |
0 |
|
5
|
《楚辞研究史》: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维度 |
张少辉
|
《云梦学刊》
|
2025 |
0 |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结项获评“优秀” |
韩佳童
|
《长江学术》
|
2025 |
0 |
|
7
|
辞以情发,因文见道——“文学性研究”旁论 |
杨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
臧晴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越境”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的再思考 |
柴红梅
刘楚婷
|
《东北亚外语研究》
|
2024 |
1
|
|
10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外国文学研究四人谈 |
李维屏
刘建军
吴笛
王立新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区域国别研究的文化视角——以语言文学中的“神话研究”为例 |
陈彦旭
张馨心
|
《外文研究》
|
2024 |
1
|
|
12
|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
吴秀明
葛舒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作为方法的“典型现象”——钱理群文学史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
谢保杰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百年曹操文学研究史的学术启示 |
刘运好
|
《中原文化研究》
|
2024 |
0 |
|
15
|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辛勤耕耘者 |
左鹏军
|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6
|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去熟悉化”的若干思考 |
王尧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的时间起始、空间场域与参照性问题——基于“年代学”的一种思考 |
吴秀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通开前人吾辈意,独步儒林得三法——访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陈美林 |
陈天一
陈美林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0 |
|
19
|
写实·事件·超文化:关键词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季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全球化: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叙事与关联性修辞 |
王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