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法探讨
1
作者 郭耀邦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5-19,共5页
一、软科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软科学,作为一门崭新的科学,诞生于四十年代,也就是科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它的使命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研... 一、软科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软科学,作为一门崭新的科学,诞生于四十年代,也就是科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它的使命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等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方案和决策。软科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基本功能在于扩大和强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科学研究成果 评价方法探讨 综合运用 研究成果评价 综合效益 理论与方法 基础指标 自然科学 科学依据 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和奖励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2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4期125-126,共2页
由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和奖励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会”,于1988年4月21日至23日在成都召开。研讨会主要讨论了:1.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2.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准;3 评价社会科学研... 由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和奖励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会”,于1988年4月21日至23日在成都召开。研讨会主要讨论了:1.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2.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准;3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研究成果评价 研讨会 哲学社会科学 四川省 社会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社会现象 研究课题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科学客观的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
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8-248,共1页
龙海明撰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维度与执行机制》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和文化进步的源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是对其价值和影响力的判断,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效率的考察。社科科研成果评价对推动社科研... 龙海明撰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维度与执行机制》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和文化进步的源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是对其价值和影响力的判断,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效率的考察。社科科研成果评价对推动社科研究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在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方面有积极意义,但缺陷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研究成果评价维度与执行机制》 书评 书介绍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邱均平 任全娥 谭春晖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6,共5页
评价了美国、欧洲各国与日本大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实践情况,介绍了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理论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与国内相比的显著特点与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评价 国外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邱均平 王菲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难题。现行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同行评议法、引文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三类。文章在对这三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后,着重对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分别对指标...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难题。现行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同行评议法、引文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三类。文章在对这三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后,着重对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分别对指标综合评价的四个环节,即指标体系的建立、权重的确定、指标分值的获得和组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思路的阐述,并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方法体系的雏形,以期对社科研究成果评价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同行评议法 引文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定量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7
6
作者 唐德章 夏元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8-87,共10页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行为的精神产品。即是以各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加工社会信息、资料,使之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特点:一是多具描述性、模糊性;...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行为的精神产品。即是以各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加工社会信息、资料,使之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特点:一是多具描述性、模糊性;二是其复杂性。由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测不准效应”,因此社会科研成果往往出现千差万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定量评价 研究成果评价 社会效益 社会实践 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不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决策咨询类科研成果认定与奖励制度的调查分析——以30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虎伟 管晨星 魏亚茹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1,共11页
[目的/意义]深入了解新时代高校决策咨询类成果评价制度改革进展、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深化改革提供素材。[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政策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对30所本科高校相应政策文本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掌握改革实践进展状况。[... [目的/意义]深入了解新时代高校决策咨询类成果评价制度改革进展、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深化改革提供素材。[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政策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对30所本科高校相应政策文本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掌握改革实践进展状况。[结果/结论]调查发现,存在6个突出问题,即评价客体不统一、评价主体构成单一、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署名要求过于僵化以及结果应用范围偏窄。针对调研高校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应提出了6个方面的改进对策,即适度扩大决策咨询类科研成果认定范围、健全成果评价用户为主组织制度、根据评价目的完善评价方法、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体系、对高级别特殊决策咨询类科研成果取消“第一”署名限制以及适度扩展认定成果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智库成果 决策咨询类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利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1,共3页
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科研教学人员是高校得以发展的主导力量,其科学研究是高校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树立正确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质量观,对高校科研教学人员的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不仅关系到研究人员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到... 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科研教学人员是高校得以发展的主导力量,其科学研究是高校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树立正确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质量观,对高校科研教学人员的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不仅关系到研究人员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到高校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质量 研究成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管理
9
作者 王东艳 《图书情报知识》 1986年第3期10-12,5,共4页
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管理是图书馆学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的类型与评价,科研成果的登记与建档,科研成果的奖励,科研成果的交流与推广等内容。一.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类型与评价(一) 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类型图书馆学科研成... 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管理是图书馆学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的类型与评价,科研成果的登记与建档,科研成果的奖励,科研成果的交流与推广等内容。一.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类型与评价(一) 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类型图书馆学科研成果,是指对图书馆学领域里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 科研成果 重要内容 图书馆建筑设计 学术价值 研究课题 理论研究 科研档案 研究成果评价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工业经济学会成立
10
作者 晓月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1期97-97,共1页
四川省工业经济学会于1984年12月28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成立大会,来自省内的实际部门和理论部门、大专院校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会聘请鲁大东、孟东波同志为名誉会长,戚扬等25位同志为学会顾问,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四... 四川省工业经济学会于1984年12月28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成立大会,来自省内的实际部门和理论部门、大专院校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会聘请鲁大东、孟东波同志为名誉会长,戚扬等25位同志为学会顾问,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四川省工业经济学会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以研究应用工业经济学为主的学术团体。这个学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会员的构成上以中青年为主。学会的任务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研究应用 相结合 学术团体 中青年 工业经济学 研究成果评价 管理体制改革 学会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11
作者 匡亚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1,共1页
自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后,已逾四十年,成绩很大,但在如何正确批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这份珍贵的遗产问题上,虽然国内外、党内外学者专家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还远不能说... 自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后,已逾四十年,成绩很大,但在如何正确批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这份珍贵的遗产问题上,虽然国内外、党内外学者专家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还远不能说问题已经解决。特别是或者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或者漠然置之等混乱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存在。解决好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继承和弘扬 全盘肯定 是马克思主义 全盘否定 积极因素 批判继承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研究成果评价 四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