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背景下涉农院校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张秀峰 甄卓 +1 位作者 刘立军 刘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279-282,共4页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地方涉农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是更好地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针对应用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的作用和困境,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为例,...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地方涉农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是更好地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针对应用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的作用和困境,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为例,结合学院近年来开展的协同育人教育实践,探索构建“一中心、两融合、三对接、四协同”的“123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同促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表明,产教融合的开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显著增强,不仅为地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应用型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涉农高校 协同育人模式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中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饶汉霖 《农家科技》 202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资源的日益关注,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监测与维护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信息获取不及时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引入智能监测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资源的日益关注,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监测与维护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信息获取不及时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引入智能监测与维护技术成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关键一步。本文针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行重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管理革新的必要性及举措分析——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娅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关系着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等方方面面,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速、高校招生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承担的重要角色等一系列现实要求,我国高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关系着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等方方面面,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速、高校招生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承担的重要角色等一系列现实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亟待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技术创新 管理革新 理论研究与实践 不断提升 国家发展战略 举措分析 全球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职业本科院校学生“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立体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4
作者 曹莉 余江敏 覃智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227-230,共4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针对涉农职业本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点、对课程感兴趣模块的改变、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清、创新创业教育课课...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针对涉农职业本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点、对课程感兴趣模块的改变、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清、创新创业教育课课标不统一、授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和专业、创新创业内容实践实施效果差等难点,打造和构建了“三教”立体重塑,思政融入全程,三课堂协同培养,以赛促教、以教促学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立体模式。以该校典型青振创业项目为载体,从课程脉络重新模块化、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构建课程展开,“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立体模式实践效果良好,为涉农职业本科学校建立创新创业人才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四位一体”培养体系 立体模式 涉农职业本科院校学生 研究与实践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8
5
作者 魏克湘 刘迎春 +2 位作者 董丽君 黄麓升 谌新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从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研究和实施了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机械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层次、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8
6
作者 刘长宏 戚向阳 +2 位作者 薛猛 王刚 张恒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1,128,共4页
在对学科竞赛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校、市、省、国家四层次和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制定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形成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人数多的良好学习实践氛围。进而实现提升全体学... 在对学科竞赛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校、市、省、国家四层次和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制定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形成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人数多的良好学习实践氛围。进而实现提升全体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体制 研究与实践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性及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9
7
作者 刘国荣 秦祖泽 +2 位作者 黄俊伟 俞贵邦 汪建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12期39-41,共3页
湖南工程学院为适应国家对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需要,于2001年初就成立了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课题组,较早地开展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面研究。通过研究,对工程应用型本科办学思想及实际工作操作层面,已形成了一个... 湖南工程学院为适应国家对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需要,于2001年初就成立了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课题组,较早地开展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面研究。通过研究,对工程应用型本科办学思想及实际工作操作层面,已形成了一个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框架,为办好这类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应用型 本科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湖南工程学院 题组 办学思想 研究与实践 操作层面 成立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47
8
作者 侯治富 金祥雷 +4 位作者 谷树严 佟健 王立群 刘强 薄立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何正确理解精品...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何正确理解精品课程内涵、探索实现精品课程的科学途径,对确保这一质量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大学从2001年起实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共建设校级精品课程116门,通过几年的探索,制定了完善的精品课程建设制度,形成了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在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 本科教学工作 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 质量工程 组成部分 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02
9
作者 刘滨谊 张德顺 +1 位作者 刘晖 戴睿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0,共5页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生态支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途径,20年来在欧美国家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特别是在服务功能、技术途径、政府参与等方面,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基于"城市之绿"(Greening of the Cities)国际...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生态支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途径,20年来在欧美国家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特别是在服务功能、技术途径、政府参与等方面,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基于"城市之绿"(Greening of the Cities)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内容,综述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场地、城市和乡村特殊人居环境3种尺度下的实践活动内容,及其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作用。提出绿色基础设施在未来的发展设想。最后,针对我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目标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与实践 生态服务功能 研究发展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9
10
作者 马成荣 尤学贵 +2 位作者 龙晓君 谢传兵 冯志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32,共6页
江苏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团队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的理论为基础,以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分析及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开发为主题,形成一批集学术专著、系列论文、分析报告、教学资源及教改实践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系列成... 江苏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团队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的理论为基础,以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分析及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开发为主题,形成一批集学术专著、系列论文、分析报告、教学资源及教改实践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系列成果。该成果在扭转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职场要求脱节,改变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匮乏,解决专业技能教学中知识灌输、机械训练、评价单一,促进形成"教学做合一"模式等方面,提供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在建立大赛与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双向反馈的促进机制、创立"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框架及实践模式、形成从大赛项目向专业技能课程资源转化的开发程式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技能大赛 教学体系改革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7
11
作者 许英姿 沈玉凤 +1 位作者 华珍 云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175,共3页
基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结合本科力学课程的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配合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探讨了地方院校力学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几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因材施教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楚芸 陈国栋 +6 位作者 杨金泉 王勤 张权 岳婷 李亮 崔立祺 董宇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期25-27,31,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辅助教学的制冷领域网络虚拟实践教学系统的主要内容及其开发设计流程,探讨了虚拟教学系统在工科实践环节中的实现技术.本系统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很好的满足了教学需要,因此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虚拟教学 研究与实践 实践环节 辅助教学 实践教学 学生 教学实践 网络虚拟 系统 实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勤华 石磊 +1 位作者 孙欣 路贵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分析了传统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化学品管理系统,深入分析了系统的化学品采购管理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废弃物管理功能和数据统计管理功能,阐述了系统使用所带来的效益;对于提升高校实... 分析了传统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化学品管理系统,深入分析了系统的化学品采购管理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废弃物管理功能和数据统计管理功能,阐述了系统使用所带来的效益;对于提升高校实验室化学品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管理 废弃物管理 管理水平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国权 宁南 +1 位作者 李兰 赵慧群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5期569-579,共11页
基于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以来所发文章的搜索结果,首先,对在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相关问题上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统计分析了论文的刊出时间和地区分布、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基... 基于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以来所发文章的搜索结果,首先,对在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相关问题上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统计分析了论文的刊出时间和地区分布、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基金资助等情况,并从组织、团队、个体多个层面深入分析了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然后,基于文献上全国企业调查的结果,论述了我国企业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实践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最后,指出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只有不断相互交流和共同进化,才会更好地推动我国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学习型组织 团队学习 个人学习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自然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与实践综述及启示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振鹏 蔚东英 +1 位作者 何亚琼 王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1,124,共8页
从概念界定、基础理论、规划、功能、受众、评价、解说设施与媒介以及遗产地相关的制度、规划、设施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自然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及相关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未来我国自然遗产地解说系统研... 从概念界定、基础理论、规划、功能、受众、评价、解说设施与媒介以及遗产地相关的制度、规划、设施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自然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及相关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未来我国自然遗产地解说系统研究应当加强的7个方面,即: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组建专门研究组织;构建解说系统研究体系;强化解说系统规划模式研究;完善解说系统评估体系研究;深化解说受众研究;探索开展讲解员与游客之间解说过程和解说方式方法的研究;加强解说系统研究与自然遗产地实践的融合研究,特别是解说系统规划建设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说系统 自然遗产地 研究与实践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六位一体”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福荫 黄慕雄 +2 位作者 吴鹏泽 胡小勇 王咸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001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新增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面向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骨干教师开设。华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本科... 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001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新增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面向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骨干教师开设。华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我国第一批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我国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及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以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依据,以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骨干教师为目标,创建适应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特点的"六位一体"培养模式;创建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六结合"学习方式,构建信息化教学课程与管理平台,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建成一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基地,提升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硕士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六位一体 培养人才模式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宝志 于晓松 +2 位作者 路振富 乔敏 张君邦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11期17-20,共4页
我校于2000年申报获得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1291B13211).以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 我校于2000年申报获得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1291B13211).以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为培养新时期小康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了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 本科教育 医学生 口径 综合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个性发展 重点项目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师制下的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依航 郝兆朋 +2 位作者 刘小勇 李荣丽 高嵩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03-305,共3页
针对长春工业大学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着力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将导师制融入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体系,以及建立科学的导师选拔机制及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针对长春工业大学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着力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将导师制融入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体系,以及建立科学的导师选拔机制及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其次采取教学与科研相互动的策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导师制下的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有助于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专业和学院的归属感,加强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卓越工程师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宗全 宋宝玉 +2 位作者 陈明 王黎钦 王知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设计CAD技术基础等课程是量大、面广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原来承担这些教...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设计CAD技术基础等课程是量大、面广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原来承担这些教学任务的机械原理教研室和机械设计教研室都是我国最早建屯的机械学科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在教学、科研及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良好基础。因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于1996年12月被原国家教委批准立项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基地建设 机械原理 基础课程 国家级 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 高等教育 工科 机械设计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模式用于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实践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铁英 毛秋婷 +2 位作者 杨阳 赵梅珍 汪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ARCC)模式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借鉴ARCC模式,分3个阶段在全院推行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准备阶段成立循证护理委员会成员,翻译修订ARCC模式专用量表;培训发展阶段,编写循证学习资料,培训循证实... 目的探讨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ARCC)模式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借鉴ARCC模式,分3个阶段在全院推行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准备阶段成立循证护理委员会成员,翻译修订ARCC模式专用量表;培训发展阶段,编写循证学习资料,培训循证实践导师,建立循证网络资源平台,引导临床护士自我导向学习,举办循证学习培训班;循证实践阶段,成立循证护理杂志俱乐部,建立循证问题及推进循证护理实践,举办新知讨论会。结果实施ARCC模式后,护士循证实践能力维度、循证护理实施量表以及医院循证组织文化建设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护理部共收集护理问题40个,形成循证研究问题10个,循证实践导师主导的循证项目9项,其中3项研究已制定出标准方案,分别在手术室、ICU、肿瘤科试行6~12个月,无一起因用证导致医疗纠纷、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患者人身安全受损事件发生。结论实施ARCC模式有利于形成护理部-院级循证实践专家团队-科室循证实践指导者的三级架构,提高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水平,促进医院护理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实践 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模式 循证实践导师 杂志俱乐部 新知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