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7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研究——以中国与中亚农业合作为例
1
作者 张萍 赵楠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在不断探索中前行。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均已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完成。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校方从课程、培养、教学方式和考核评...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在不断探索中前行。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均已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完成。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校方从课程、培养、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寻找突破口。通过依托特色农业及地域文化,构建农业+文化国际化特色课程;发挥自身专业及师资优势,构建农业+特色多元培养方案;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优化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等举措圆满完成培训。在推进探索中,校方也对师资国际化,课程资源国际化等现实困惑提出思索。通过实践研究,校方希望克服多种困难,走有特色、有内涵、品牌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 农业职业教育 国际化 实践研究 现实困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的张力与弥合:芬兰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曹艳玲 王岩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共12页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 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长期存在二元割裂困境,芬兰通过“研究驱动实践”的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创新路径。其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智慧的“研究型实践者”,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和教学模式的系统设置,为师范生开展研究活动并运用研究整合理论与实践这一研究生层次教师所具备高阶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芬兰经验表明,师范生可通过实践型研究联结抽象理论和具象实践,通过构建“理论-研究-实践”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理论-实践鸿沟 研究本位教师培养模式 研究驱动实践”机制 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与功能发挥——评《高校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舞蹈是人类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个性的行为艺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要塑造学生的形体,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要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舞蹈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模仿和... 舞蹈是人类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个性的行为艺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要塑造学生的形体,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要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舞蹈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模仿和再现,而是要进行美育理论和实践的渗透,发挥高校舞蹈教学的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施维纳编著的《高校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一书,结合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探讨了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总结了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与美育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和路径,为高校舞蹈美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鉴赏力 高校舞蹈教学 行为艺术 美育功能 理论与实践研究 功能发挥 肢体语言 学生综合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5年年度盛典在南京成功举办
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65,共1页
2025年5月16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年度启动大会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交流会(2025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5年年度盛典,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中共南京市委人... 2025年5月16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年度启动大会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成果交流会(2025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5年年度盛典,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中共南京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度盛典 启动大会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年体党史基本著作编写理论与实践研究
5
作者 李颖 刘鲁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2024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式出版发行。如何发掘利用《编年史》的学术价值,强化问题意识,进一步深化对若干重大党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该课题组同... 2024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式出版发行。如何发掘利用《编年史》的学术价值,强化问题意识,进一步深化对若干重大党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该课题组同志按照院领导要求,从各自参加编写的《编年史》中提炼出一些研究选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形成一批转化成果。现刊登一组课题组以这套党史基本著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研究 学术价值 编年体 编写理论 基本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贾景瑞 《河北农业》 2025年第3期131-132,共2页
藕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作为一种将水产养殖与种植业相结合的高效、生态互补的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推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该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基于此,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藕虾共作 生态养殖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动企业ESG实践研究
7
作者 陈飞 王龙 夏迪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通过理论综述与文献回顾,研究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技术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阐述了其与ESG理念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了其在为企业ESG数据收集和报告构建基础架构、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可比性、无纸化和低碳方面的积极... 本文通过理论综述与文献回顾,研究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技术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阐述了其与ESG理念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了其在为企业ESG数据收集和报告构建基础架构、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可比性、无纸化和低碳方面的积极影响,并选取典型的应用场景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对企业ESG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 ESG 可持续发展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涉农院校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张秀峰 甄卓 +1 位作者 刘立军 刘玉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279-282,共4页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地方涉农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是更好地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针对应用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的作用和困境,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为例,...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地方涉农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是更好地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针对应用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的作用和困境,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为例,结合学院近年来开展的协同育人教育实践,探索构建“一中心、两融合、三对接、四协同”的“123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同促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表明,产教融合的开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显著增强,不仅为地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应用型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涉农高校 协同育人模式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中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9
作者 饶汉霖 《农家科技》 202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资源的日益关注,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监测与维护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信息获取不及时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引入智能监测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资源的日益关注,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监测与维护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信息获取不及时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引入智能监测与维护技术成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关键一步。本文针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进行重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民间音乐在乡村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10
作者 李小玲 周茜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7期25-27,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民间音乐作为乡村文化的瑰宝,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聚焦于乡村振兴视域范畴,深入探讨民间音乐在乡村建设中的实践路径与价值。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分析民间音乐与乡村建设的内在...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民间音乐作为乡村文化的瑰宝,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聚焦于乡村振兴视域范畴,深入探讨民间音乐在乡村建设中的实践路径与价值。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分析民间音乐与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案例,揭示民间音乐在促进乡村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成效,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富有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发展思路,推动民间音乐在乡村建设中的创新性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间音乐 乡村建设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精准教研背景下教师群体画像实践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发勤 许晓曦 +1 位作者 沈霞娟 李雅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精细化数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精准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该研究以教师群体画像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群体画像框架,并以央馆智能研修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聚焦于数学学科... 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精细化数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精准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该研究以教师群体画像技术为核心,通过构建群体画像框架,并以央馆智能研修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聚焦于数学学科中“好课”的关键特征,并构建了教师群体画像标签体系。此外,通过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职级、学科和学校等三维特征的分组,从常模分析、特征分析以及差异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教师群体的特征和课堂模式。研究表明,群体画像不仅有助于制定教师个性化成长方案,还能促进跨学科和跨校区的协同创新、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动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教研 群体画像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理论、问题意识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宗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笔者从学术理论、问题意识和实践研究三个主题来回顾自己35岁以来的50年学术生涯。对当今四大社科理论传统——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学习、反思和借用,能够推进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笔者在经验研究中,一... 笔者从学术理论、问题意识和实践研究三个主题来回顾自己35岁以来的50年学术生涯。对当今四大社科理论传统——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学习、反思和借用,能够推进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笔者在经验研究中,一贯既借助又批判性地对待所有现有理论。在笔者看来,现有理论资源的学术功能和作用不在给予答案,而在赋予我们从多种不同角度来提出问题和概括的可能。面对经验资源,不同理论能够协助我们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和理解,但绝对不是简单地给予答案。学术研究的关键在理论与经验资源的结合并用。此外,在众多现有研究资料和进路中,笔者的个人经验是,与其聚焦单一维的主观或客观资料,或试图兼顾两者,不如聚焦源自主客观互动所产生的实践,这样更能协助我们深入探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社科理论 经验资源 研究进路 主观或客观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法培养小学生微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以“3D打印”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妮 章敏 +1 位作者 付憧 幸大惠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2,120,共8页
逆向工程法是一种“从成品出发”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创新门槛,容易实现微创新。文章以微创新能力内涵为导向,遵循“从仿到创”的阶段式教学理念,在项目式教学理论、做中学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基于逆向工程法培养小学生微创新能力的教学... 逆向工程法是一种“从成品出发”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创新门槛,容易实现微创新。文章以微创新能力内涵为导向,遵循“从仿到创”的阶段式教学理念,在项目式教学理论、做中学理论的支持下,提出了基于逆向工程法培养小学生微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框架,以“3D打印”为例进行三轮教学实践,并采用三角互证的方法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三个角度探究实践效果,以此修正与完善活动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逆向工程法设计的教学活动从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小学生微创新能力水平,对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要素也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创新人格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为小学生微创新能力培养及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法 微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 实践研究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模式下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治理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项为例
14
作者 陈志敏 张静 +2 位作者 冯永忠 贾一波 夏可阳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06-108,114,共4页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明确提出“五育并举”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型高层次农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农业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协同机...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明确提出“五育并举”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型高层次农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农业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协同机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治理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与综合素质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强,“一懂两爱”情怀深厚、有志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探索构建出双元驱动校地协同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专业学位研究实践教育 校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教学》
15
作者 萨仁图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I0008-I0008,共1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学韵味的同时,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 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学韵味的同时,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现代科技手段 理论与实践教学 新时代背景下 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代感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说课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评《小学语文说课指导》
16
作者 詹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说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剖析教学原理、阐释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教师素养提升,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如何说课,如何说好课,如何在说课中实现教师专业的成长,是值得深思的议题。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省杭州市名... 说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剖析教学原理、阐释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教师素养提升,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如何说课,如何说好课,如何在说课中实现教师专业的成长,是值得深思的议题。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省杭州市名师曹爱卫撰写的《小学语文说课指导》一书,解答了一线语文教师在说课方面的困惑。该书围绕小学语文说课展开,探讨了与说课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说课的案例与视频,为一线语文教师呈现了说课的理念,开拓了其思路。该书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与示范性,对培养青年教师的说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原理 小学语文 理论与实践 语文说课 青年教师 教学研究活动 实践应用研究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教学与实践——以辽东学院“园艺设施与环境”为例
17
作者 李晓红 费日雯 周红利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197-199,共3页
通过对“园艺设施与环境”课程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分析,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园艺设施与环境”课程跨校修读学分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剖析“园艺设施与环境”课程跨校修读学分实施中存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动力不足、线上学习效果难以... 通过对“园艺设施与环境”课程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分析,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园艺设施与环境”课程跨校修读学分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剖析“园艺设施与环境”课程跨校修读学分实施中存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动力不足、线上学习效果难以判断等问题,探讨了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园艺设施与环境”课程跨校修读学分效果的措施。研究结果为新农科背景下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跨校修读学分 教学研究实践 园艺设施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江文化 谢学文 杨向歌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研究目的:全球数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由于数字化转型起点较低、启动较晚,建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技术路径、实施路径和有效的应用场景,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为提高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本... 研究目的:全球数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由于数字化转型起点较低、启动较晚,建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技术路径、实施路径和有效的应用场景,无法适应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为提高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本文结合某建筑央企数字化转型实践,对建筑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实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建筑业数字化存在数字化应用年限底、应用程度不高、应用不够全面等现状,分析其原因为BIM正向设计推广难度大、缺少专业数字化人才、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存在数据孤岛、信息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2)提出了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和实施路径;(3)提出了应用BIM技术打造建筑业数据资产、信息化技术打通数据孤岛、数字化技术赋能智能建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智能运营等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4)本文研究可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借鉴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企业 数字化转型 实施路径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转译实践: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本体想象和路径融合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威威 赵恒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54,共19页
实践研究正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研究的新型方法论依托,但既有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实践研究”的本体设定,造成研究逻辑的内在缺失。本文通过立足“知识”视角并提炼既有研究中模糊的“知识—实践”关系命题假设,建... 实践研究正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研究的新型方法论依托,但既有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实践研究”的本体设定,造成研究逻辑的内在缺失。本文通过立足“知识”视角并提炼既有研究中模糊的“知识—实践”关系命题假设,建构了“知识转译实践”的本体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实践是由理论—命题知识、过程—事实知识、个人—实践知识的多元知识体系基于证据转换、反思性实践、街头官僚实践、道德驱动的路径“转译”而来的,而实践研究的目的则是需要捕捉那些影响或有助于“改变”的知识要素,将其纳入社会工作知识库中。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将社会工作实践理解为方法、行动者和常人三重本体的交织与互构,面向多元知识寻求对话创新,在“实践—研究”之中穿梭反思行动,更好地助推现实社会工作实践成为负责任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研究 转译 本体想象 研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倩 余哲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1-34,14,共5页
针对高三教学多试题讲评、知识单点复习的现状,本文结合新高考考查方向,探索出“梳理课程标准,研读真题重点”“确定单元主题,构建认知结构”“制定教学方案,设置探究任务”“设计多元作业,建构思维体系”四步教学实践路径,尝试“任务... 针对高三教学多试题讲评、知识单点复习的现状,本文结合新高考考查方向,探索出“梳理课程标准,研读真题重点”“确定单元主题,构建认知结构”“制定教学方案,设置探究任务”“设计多元作业,建构思维体系”四步教学实践路径,尝试“任务驱动”“概念驱动”“项目驱动”三种形式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大单元教学 教学路径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