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发资本流动、机器设备投资与创新集聚效应:四大经济区的对比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林辉 曹章露 谭玉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91-104,147,148,共16页
从创新集聚数量和质量两个视角,利用中国2004—2017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发资本流动的区域创新集聚效应,对比四大区域创新集聚效应的差异;检验在研发资本流动的创新集聚效应中,机器设备投资的载体作用以及与物化型技术进... 从创新集聚数量和质量两个视角,利用中国2004—2017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发资本流动的区域创新集聚效应,对比四大区域创新集聚效应的差异;检验在研发资本流动的创新集聚效应中,机器设备投资的载体作用以及与物化型技术进步的关系;并从不同创新主体视角,考察研发资本流动创新集聚效应的异质性以及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研发资本流动的创新集聚效应明显,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机器设备投资的载体作用在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均成立。(2)在东部地区,研发资本流动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集聚质量,流入的研发资本可用于新机器设备投资或设备更新改造,这种与设备相融合的物化型技术进步,提升了东部地区的创新集聚质量。(3)从创新主体上看,相比于工业企业和高等学校,研发资本流动主要惠及研究与开发机构,其创新集聚效应明显,而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在全国、东部以及东北地区,都未能对研发资本流动的创新集聚效应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资本流动 机器设备投资 创新集聚 物化型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研发要素流动与企业创新边界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静 栾甫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节点,明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路径与内在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 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节点,明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路径与内在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以及研发要素流动在二者间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助于扩大企业创新边界,但这一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特征,即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边界的正向促进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边界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影响则不显著;数字经济可借助研发资本流动扩大企业创新边界,而研发人员流动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研发人员流动 企业创新边界 研发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研发要素流动与企业绿色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志军 曾湘萍 +1 位作者 贺升东 耿末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110,共15页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明确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选取中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研发要素流动与研发人员流动在数字经济与企业...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明确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选取中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研发要素流动与研发人员流动在数字经济与企业绿色创新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中部地区影响则不显著;重污染行业企业相较于非重污染行业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通过多维度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从绿色创新数量、绿色创新效率、可持续绿色创新能力多方面增强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绿色创新 研发人员流动 研发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绿色创新不平衡——基于非对称要素流动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文君 邓峰 茹慧超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9,共18页
绿色创新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创新所受影响呈现复杂两面性: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引导要素流动形成数字鸿沟,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创新能力的差异,加剧绿色创新不平衡;另一方面,... 绿色创新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创新所受影响呈现复杂两面性: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引导要素流动形成数字鸿沟,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创新能力的差异,加剧绿色创新不平衡;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借助数字技术的开源特性形成技术扩散效应,缩小创新能力差距,缓解绿色创新不平衡。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从区域间、省域内两个方面,基于2011—2022年我国26个省份(未含港澳台地区藏和京津沪渝)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不平衡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扩大我国区域间和省域内绿色创新差距,加剧绿色创新不平衡。从传导机制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由欠发达的低梯度地区向发达的高梯度地区逆梯度流动,导致绿色创新不平衡。从区域间影响看,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地区,整体而言,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均发挥促进作用,但其在南方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其在南北方中心城市呈现截然相反的影响(在南方中心城市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在北方中心城市表现为不显著抑制作用),在南北方外围城市均呈现抑制作用,但在北方外围城市的影响更强。从省域内影响看,数字经济在西部地区会显著加剧省域内绿色创新不平衡,在中部和北方地区有加剧倾向但不显著,在东部和南方地区有缓解倾向但不显著。从数字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绿色创新潜力滞后—绿色创新融合释放”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只有数字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才能得到充分释放。这种差异化影响可能是导致我国绿色创新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促进绿色创新均衡发展,一要优化数字经济空间布局,防止数字资源过度集中;二要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平衡数字经济下的创新资源配置;三要结合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促进绿色创新融合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不平衡 人力资本流动 研发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