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吗--基于2018年政策调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源 王阳 +1 位作者 罗浩泉 陈斐然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102,共16页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这些效果存在行业、规模、技术类型、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异质性:在创新投入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大型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成熟期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效果更大;在创新产出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出激励效果更大。针对激励效应及异质性分析结果,文章建议,将2021年政策的扣除比例适用范围扩大到负面清单之外的全部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可继续提高扣除比例,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以促进民营企业释放更大的创新动能;强化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导向性,针对不同类型研发项目费用设置不同扣除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 加计扣除比例 政策强度 民营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税收优惠政策效果研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玥 徐勍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147,共9页
研发税收优惠是我国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实践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检验R&D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革... 研发税收优惠是我国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实践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检验R&D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后,政策受惠组企业研发支出金额显著增加,同时,在多产业样本组,实验组企业的研发强度也显著提升,但在研发密集型产业,实验组企业的研发强度无显著变化。说明虽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企业提高研发费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在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对不同产业的促进程度存在差异,对研发密集型产业研发强度提升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相关决策部门应进一步区分产业研发强度,制定更为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税收优惠 政策效果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产业研发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企业创新投入效果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译 徐焕章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加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以及扣除范围。要想准确地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既要考虑政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要关注政策实施的异质性。本文以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DID方法评估了研发费用加计... 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加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以及扣除范围。要想准确地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既要考虑政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要关注政策实施的异质性。本文以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DID方法评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前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从实施效果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实施效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国有制造业企业、非高技术及低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实施效果最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非国有制造业、高技术和高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效果欠佳。此研究针对切实帮助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政策助企纾困的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制造业企业 创新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创新激励政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房静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税收创新激励政策作为支持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动力,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2010—2022年1829家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税... 税收创新激励政策作为支持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动力,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2010—2022年1829家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税收创新激励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关联及作用机制。结果证实,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创新激励政策可正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及动态效应、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排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干扰、样本数据筛选在内的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分类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制造企业与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税收创新激励政策对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技术创新在税收创新激励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结合上述结论,政府部门及产业企业应从统筹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质增效、培育技术创新发展动能、推动传统要素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着手,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创新激励政策 新质生产力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融资约束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吗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凌云 胡诗昀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8-106,共9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创新激励政策中最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一项,其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21年数据,以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加计扣除政...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创新激励政策中最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一项,其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21年数据,以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正向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排除预期效应、替换被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旧成立。作用机制方面,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注重无形资产积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方式,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政策在市场化程度高、法制环境完善地区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激励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创新质量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优惠、金融化抑制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辉 陈梦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236,共12页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向“新”而行的大背景下,政府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制造业“脱虚向实”积极投身科技研发,这已经成为新时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基于2011—2022年上市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切入...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向“新”而行的大背景下,政府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制造业“脱虚向实”积极投身科技研发,这已经成为新时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基于2011—2022年上市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切入点,从内外激励相容的角度去实证探究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差企业以及国际化程度高的企业而言,这种驱动力尤为突出。机制识别检验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微观和宏观层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化改善效果,在微观上缓解企业研发资金压力、改善企业创新风险承担能力;在宏观上能够优化营商环境,这些增益改善都有助于企业研发投入活动的开展。金融化抑制是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果的重要激励相容条件,“外部制度-内部激励约束”的双重作用能够对企业研发投入展现出显著的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金融化抑制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基于非债务税盾理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梁璐 刘晔 苏才立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2,共8页
本文以2016年开始实施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拓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加计扣除政策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企业有息... 本文以2016年开始实施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拓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实证研究加计扣除政策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企业有息债务水平,特别是显著降低了企业长期债务水平。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支出和研发强度、降低企业购建资产和有形资产比率,来降低企业的总债务水平和长期债务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非税收耗损企业和现金流紧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税收耗损严重企业的长期债务水平的降低作用更显著,对现金流充裕企业的总债务水平和长期债务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资本结构 非债务税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和双重差分法的时间错配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洪源 万里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7,共12页
以2021年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为准自然实验,识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冲击之下企业价值的即时变化。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使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显著提升约0.97%。企业价值提... 以2021年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为准自然实验,识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冲击之下企业价值的即时变化。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使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显著提升约0.97%。企业价值提升是通过“研发激励效应”和“税收优惠效应”实现,研发创新实力强的企业和非垄断行业的企业,在政策冲击中的价值提升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价值提升效应更多是通过“研发激励效应”而非“税收优惠效应”实现。此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操纵行为存在激励作用。研究结论提供了从资本市场企业价值即时变化的角度对政府研发激励行为进行政策评估的新视角,为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价值 研发激励 税收优惠 研发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33
9
作者 赵彤 范金 周应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3,共6页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是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保障。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并不太好,政策自身设计不完善、政策执行效率低下、政策服务主动...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是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保障。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并不太好,政策自身设计不完善、政策执行效率低下、政策服务主动性不强、政策环境亟需优化等方面因素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为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我们认为:第一,扩大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范围,实行普惠制优惠;第二,限定享受政策优惠研发活动的地域范围,增加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第三,建立政策协调机制,规范政策执行工作程序,提高执行效率;第四,建立政策宣传、辅导和咨询服务体系,增强政策服务的主动性;第五,建立政策落实考核机制,加强人才培训,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夏太寿 皮宗平 刘中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99,共5页
近几年来,江苏省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加大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可为全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基于江苏省税收减免的统计数据,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近几年来,江苏省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加大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可为全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基于江苏省税收减免的统计数据,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政策落实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综合分析了政策参与主体及影响因素,构建了政策实施流程模型,并结合江苏省具体现状,针对政策实施中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研发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为例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洪涛 刘分佩 左舒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政策效果 影响因素 民营科技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激励型产业政策具有两面性吗——来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2
作者 粟立钟 张润达 王靖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来积极效应,表现为政策能够促进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也存在消极效应,表现为政策会引发研发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同时,消极效应会对积极效应产生替代作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抑制政策的消极效应,并放大政策的积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消极效应的产生源于企业借助政策开展研发操纵,提升短期财务绩效和短期市场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产业政策 企业价值 研发操纵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进与优化: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文莉 陈夏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本文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十年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划分出政策演进的三大阶段,分析挖掘各阶段的变化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优化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政策 演进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创新激励政策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资本-技术互补”效应 被引量:18
14
作者 于海峰 葛立宇 苏晓琛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50,共14页
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税收创新激励政策能否以及如何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以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值得重点关注。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作为税收创新激励政策的准自然实... 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税收创新激励政策能否以及如何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以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值得重点关注。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作为税收创新激励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该政策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能显著促进高学历员工以及研发人员占比,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并通过激励企业增加先进物质资本投入、技术创新以及“资本-技术互补”效应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此外,对于规模小、非国有、资本密集度高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政策激励的效果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有效制定和完善税收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政策 创新激励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人力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瑞平 李喆赟 刘文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20,共11页
以2018年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为例,选取2015—2019年间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DID检验;选取2018和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OLS检验。结果发现,2018年加计扣除强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放缓;加计扣... 以2018年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为例,选取2015—2019年间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DID检验;选取2018和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OLS检验。结果发现,2018年加计扣除强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放缓;加计扣除普惠使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率较慢。进一步研究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作用,发现企业的盈利水平越低,上述结果越显著。通过安慰剂检验、PSM检验、反向因果检验及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表明,最初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倾斜政策的加计扣除,随着扣除力度的提高和政策的普惠,其政策效用反而有所减弱,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只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充分享受这种政策效果,这应引起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计扣除政策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增长率 盈利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政策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席卫群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83,共8页
为了鼓励企业进行研发,自1996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该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暴露出不足。为此,文章运用2008-2015年江西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数据分析,发... 为了鼓励企业进行研发,自1996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该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暴露出不足。为此,文章运用2008-2015年江西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数据分析,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在加大中小企业创新扶持、扩大加计扣除范围、优化税收征管等方面还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励创新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机制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海峰 冯丽红 张梦婷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8,共8页
减税降费背景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主体不断扩大,扣除比例逐步提升,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以政策落细落实为出发点,梳理我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历程,结合征纳管理实际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和痛... 减税降费背景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主体不断扩大,扣除比例逐步提升,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以政策落细落实为出发点,梳理我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历程,结合征纳管理实际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剖析政策的落实机制,构建企业四轮驱动和政府多职能部门协同助力的政策落实模式,随后捉出企业加强会计核算规范、推动“研财税融合”、政府加大政策宣传和服务力度、建立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等建议,激励企业利用政策红利加大研发投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政策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振华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3,共14页
科技创新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是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从供应链视角下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以财税[2015]119号文件的发布为背景,逻辑推演... 科技创新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则是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从供应链视角下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以财税[2015]119号文件的发布为背景,逻辑推演了税收优惠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并利用2010—202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新质生产力,研发投入是其中的影响机制;(2)该税收优惠政策还提升了企业所处供应链上下游的新质生产力,人员流动、技术溢出和效率传导是政策辐射供应链的渠道;(3)该政策的效果对供应链下游产业和东部地区的影响更显著。本研究为实现政府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提升和供应链韧性目标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之案例剖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益雄 罗庆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8,共6页
在分析湖北地区及A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发现:湖北地区部分企业存在研发经费投入相对偏少、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覆盖比例低和优惠政策落实的区域化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A公司近年来研发... 在分析湖北地区及A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发现:湖北地区部分企业存在研发经费投入相对偏少、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覆盖比例低和优惠政策落实的区域化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A公司近年来研发费用投入增长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原因之一可能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利用不充分,深入考察发现,该公司管理层了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意识不强,并且财务部门未能合理归集研发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政策 税收优惠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与制造业企业“脱实向虚”——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亮 梁丹阳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105,共18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而防止过度金融化导致的资本空转和系统性风险,也是在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而防止过度金融化导致的资本空转和系统性风险,也是在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抑制了制造业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且这种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更加显著;(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缓解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蓄水池”动机和“投资替代”动机,抑制了企业金融化;(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引导企业减少金融资产投资的同时,还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资力度、发挥金融资产反哺实体投资作用。这为进一步理解企业金融化投资动机,多角度评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果,优化政策设计以引导制造业转型、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双重差分 企业金融化 创新投资 减税降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