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企业产权性质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潘雄锋 徐海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果显示,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其中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具有较强的即期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的持续性不足;基础研究支出能够产生较长期的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具有时滞性。通过计算各类乘数发现,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逐渐增大,但基础研究支出的长期乘数要显著大于应用研究支出;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将对非国有企业部门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投入产出结构、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具有显著影响,当剥离投入产出结构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减小,当消除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乘数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增大。本文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有效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支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乘数 研发异质性 企业产权性质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创新吗?——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产权性质视角 被引量:34
2
作者 顾群 王文文 郑杨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5,共10页
选取2008—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状况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研发活动异质性与产权性质对研究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考虑到企业研发活... 选取2008—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状况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研发活动异质性与产权性质对研究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考虑到企业研发活动异质性后,企业社会责任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大;考虑到企业产权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整体创新活动、探索式创新活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创新 研发异质性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研发对区域创新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成伟 李文雅 +1 位作者 向仙虹 翟瑞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101,共16页
为提升创新质量,破解创新质量低的难题,以研发投入为代表的创新要素成为推动创新质量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CRITIC方法从多维度综合测度创新质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三类异质性研发... 为提升创新质量,破解创新质量低的难题,以研发投入为代表的创新要素成为推动创新质量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CRITIC方法从多维度综合测度创新质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三类异质性研发对创新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通过基准回归结果得出中国地区域的创新质量发展和三类异质性研发之间具有相关性。根据莫兰指数结果可知,异质性研发投入会显著影响创新质量的发展水平并呈现出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根据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可知,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对创新质量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试验发展通过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创新质量的提升。最后由空间调节效应结果得出三类异质性研发的任意交叉组合均对本地创新质量产生正向影响,而相邻地区的交叉组合仅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对创新质量带来正向的空间溢出。因此,各省份应充分利用各自在创新价值链上的差异化优势,加强创新交流,促进创新活动在地域间的互通,尤其在开展试验发展活动上要避免相邻区域的挤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研发 创新质量 空间溢出效应 挤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投入异质性与区域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新军 代春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将创新主体分为政府、企业和外资,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2002—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研发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不考虑空间溢出的情况下,研发投入的...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将创新主体分为政府、企业和外资,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2002—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研发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不考虑空间溢出的情况下,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会被高估。政府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直接效应为负,空间溢出效应为正,总效应显著为正;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外资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空间溢出效应受空间权重矩阵的影响较大,但总效应显著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投入异质性 空间外溢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约束、异质性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晶璞 胡波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69-72,87,共5页
文章以2013—2017年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引入异质性研发投资这个概念,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异质性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融资约束视角探讨异质性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中... 文章以2013—2017年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引入异质性研发投资这个概念,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异质性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融资约束视角探讨异质性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异质性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有不同方向的影响,并且具有滞后性;融资约束在异质性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高融资约束下,研究型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比低融资约束时更明显,同时高融资约束下的开发型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比低融资约束时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异质性研发投资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研发、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产出——基于创新链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蒋欣娟 吴福象 丛海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80-89,共10页
畅通创新链的首要前提,是科学认识嵌入创新链的不同类型企业所承载的创新功能差异及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利用2012—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授权专利的前向索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异质性研发行为,国有企业研发活动更... 畅通创新链的首要前提,是科学认识嵌入创新链的不同类型企业所承载的创新功能差异及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利用2012—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授权专利的前向索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异质性研发行为,国有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基础研究创新功能,而民营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应用研究创新功能。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研发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与非发明专利申请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民营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作用大小在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间存在差异。由此,基于创新链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应引导国有企业优先布局高度依赖基础研究的科学领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充分发挥其创新促进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在共性技术研究领域展开协作,规避同业竞争所形成的创新抑制效应;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研发 知识溢出 创新产出 创新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持股真的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产权性质与R&D投资异质性视角的检验 被引量:6
7
作者 顾群 岳增艳 贾德芝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1,共6页
银行作为股东和债权人的特殊双重身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从产权性质和R&D投资异质性视角研究银行持股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银行持股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投入;(2)银行持股可以... 银行作为股东和债权人的特殊双重身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从产权性质和R&D投资异质性视角研究银行持股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银行持股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投入;(2)银行持股可以促进民营企业创新,但对于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3)银行持股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但对于开发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持股 技术创新 产权性质 研发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研发投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吗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小芳 张伶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3-70,共8页
研发投资的高回报吸引着制造企业扩大投资规模,而研发投资的高风险又进一步强化了制造企业融资约束。产融结合是否既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调节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不足、又能约束投资惯性调节其投资过度呢?以2007—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 研发投资的高回报吸引着制造企业扩大投资规模,而研发投资的高风险又进一步强化了制造企业融资约束。产融结合是否既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调节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不足、又能约束投资惯性调节其投资过度呢?以2007—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研发投资具有缓解研发投资不足、加重研发投资过度的单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产融结合有效缓解研发投资不足、加重研发投资过度的机理,并对如何利用产融结合增强制造企业有效投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融结合 研发投资规模 研发投资异质性 融资约束 双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