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晓 李远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7-101,共5页
采用国家科技部2010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落实情况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上海市高科技企业的实施效果,并分析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过半数企... 采用国家科技部2010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落实情况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上海市高科技企业的实施效果,并分析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过半数企业认为该政策总体上具有积极作用;绝大部分企业认为享受该政策后研发投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调研企业对该政策的激励效果比较满意。同时,问卷调查显示该政策的知晓度、便捷性以及兑现率较好,但仍有改进空间,尤其是政策申请成本较高,加重了企业财务负担。最后,企业未享受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归集研发费用、出于企业经营策略考虑放弃享受和企业已经享受免税优惠。最后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加计扣除政策 R&D投入 税收优惠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洪涛 刘分佩 左舒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政策效果 影响因素 民营科技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异质性与加计扣除政策研发激励: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凯 吴松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19-124,共6页
基于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数据,筛选仅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的异质性激励效应。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从地区看,加计扣除政... 基于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数据,筛选仅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的异质性激励效应。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从地区看,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应具有地域差异;从经济属性看,加计扣除政策对外资、民营企业研发激励效应较强;从行业看,加计扣除政策对科学技术行业激励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加计扣除政策 异质性激励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激励型产业政策具有两面性吗——来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4
作者 粟立钟 张润达 王靖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来积极效应,表现为政策能够促进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也存在消极效应,表现为政策会引发研发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同时,消极效应会对积极效应产生替代作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抑制政策的消极效应,并放大政策的积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消极效应的产生源于企业借助政策开展研发操纵,提升短期财务绩效和短期市场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产业政策 企业价值 研发操纵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税收优惠政策效果研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玥 徐勍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147,共9页
研发税收优惠是我国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实践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检验R&D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革... 研发税收优惠是我国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实践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检验R&D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后,政策受惠组企业研发支出金额显著增加,同时,在多产业样本组,实验组企业的研发强度也显著提升,但在研发密集型产业,实验组企业的研发强度无显著变化。说明虽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企业提高研发费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在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对不同产业的促进程度存在差异,对研发密集型产业研发强度提升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相关决策部门应进一步区分产业研发强度,制定更为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税收优惠 政策效果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产业研发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吗--基于2018年政策调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源 王阳 +1 位作者 罗浩泉 陈斐然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102,共16页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这些效果存在行业、规模、技术类型、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异质性:在创新投入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大型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成熟期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效果更大;在创新产出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出激励效果更大。针对激励效应及异质性分析结果,文章建议,将2021年政策的扣除比例适用范围扩大到负面清单之外的全部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可继续提高扣除比例,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以促进民营企业释放更大的创新动能;强化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导向性,针对不同类型研发项目费用设置不同扣除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 加计扣除比例 政策强度 民营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分析——基于江西省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俊南 王振涛 陈一卓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6,共9页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是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加大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政策手段,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文章以江西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是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加大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政策手段,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文章以江西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4份,样本分布13个行业。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发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但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性,且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切实发挥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加计扣除政策 创新能力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与制造业企业“脱实向虚”——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晓亮 梁丹阳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105,共18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而防止过度金融化导致的资本空转和系统性风险,也是在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而防止过度金融化导致的资本空转和系统性风险,也是在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抑制了制造业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且这种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更加显著;(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缓解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蓄水池”动机和“投资替代”动机,抑制了企业金融化;(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引导企业减少金融资产投资的同时,还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资力度、发挥金融资产反哺实体投资作用。这为进一步理解企业金融化投资动机,多角度评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果,优化政策设计以引导制造业转型、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双重差分 企业金融化 创新投资 减税降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梁双陆 白云翠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9,共18页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异质性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果因行业性质、人力资本结构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二者正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调节作用会因企业创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会因作用时点的不同而产生异质性。因此,拓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性创新激励政策,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完善财政科技支出体系,以及多种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搭配使用,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 技术吸收能力 政府创新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闻一 吴海波 +1 位作者 崔果 李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6,共6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的政策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度更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更明显。该结论对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企业政策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研发投入 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何以更有效?——基于数字化转型与R&D归类操纵的证据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婉婷 刘申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128,F0003,共8页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控质量和所处法津制度环境与数字化转型形成“治理互补机制”,共同推进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区分费用操纵方向,发现“虚增”研发费用的企业更倾向依靠政策获得减税优惠,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了治理功能;考察2017和2018年政策集中调整的影响,发现扣除比例提高和覆盖范围扩大有效缓解了R&D归类操纵。研究结论对如实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用、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治理功能、明确R&D归类操纵的监管重点领域,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R&D归类操纵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羽堃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75,共9页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应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机制证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应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机制证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税负水平以及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这三条路径来抑制企业金融化。从中介效应的影响程度来看,融资约束缓解的影响最大,企业税负水平降低次之,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的影响最小。从异质性分析的角度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成立时间较长或研发投入强度较大的企业中比较突出。相关成果丰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影响的研究内容,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金融化 中介效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