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沟道型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付金华
罗顺社
+4 位作者
牛小兵
吕奇奇
徐黎明
冯胜斌
李士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7,1,共9页
致密砂岩目前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对就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及滑塌沉积3种成...
致密砂岩目前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对就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及滑塌沉积3种成因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由灰色、褐灰色细砂岩构成,厚度均在0.5m以上,多数大于1m,块状层理发育,具有近源分布特征;浊流沉积由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构成,单层厚数度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具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呈远源分布特征;滑塌沉积在研究区发育较少。研究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连通性较好,具有带状展布的特征,为沟道型(非扇型)重力流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
砂
岩
砂质碎屑流沉积
浊
流
沉积
沉积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_3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新认识
被引量:
22
2
作者
付金华
高振中
+5 位作者
牛小兵
文佳涛
梁晓伟
程文
王成玉
邱安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5-706,共12页
通过岩心的详细观察,结合测井、录井资料综合分析,在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中,识别出了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深湖3种亚相,和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液化流沉...
通过岩心的详细观察,结合测井、录井资料综合分析,在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中,识别出了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深湖3种亚相,和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液化流沉积、滑塌沉积和深湖泥10种微相。编绘了一系列沉积微相连井剖面图和长63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表明研究区西部、北部及东北部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发育深湖亚相。在深湖亚相中除了深湖泥外,发育大量的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等重力流沉积。作者首次提出了源于浅水区的砂级沉积物是通过前三角洲上的一系列水道搬运至深湖区形成重力流沉积的。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建立起了该区的沉积模式。论文最后分析了研究区的油气潜力,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和砂质碎屑流沉积两种微相的储集性能最好。由于本区砂体横向尖灭现象普遍,可形成一些规模较大的岩性圈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
沉积
微相
水下分
流
河道
砂质碎屑流沉积
沉积
模式
岩性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沟道型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付金华
罗顺社
牛小兵
吕奇奇
徐黎明
冯胜斌
李士祥
机构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7,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239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5)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2013-19)
文摘
致密砂岩目前已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对就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及滑塌沉积3种成因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由灰色、褐灰色细砂岩构成,厚度均在0.5m以上,多数大于1m,块状层理发育,具有近源分布特征;浊流沉积由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构成,单层厚数度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具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鲍马序列,呈远源分布特征;滑塌沉积在研究区发育较少。研究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连通性较好,具有带状展布的特征,为沟道型(非扇型)重力流沉积体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
砂
岩
砂质碎屑流沉积
浊
流
沉积
沉积
模式
Keywords
Ordos Basin; tight sand; sandy debris flow deposits; Turbidite; depositional mode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_3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新认识
被引量:
22
2
作者
付金华
高振中
牛小兵
文佳涛
梁晓伟
程文
王成玉
邱安南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5-706,共12页
文摘
通过岩心的详细观察,结合测井、录井资料综合分析,在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中,识别出了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深湖3种亚相,和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三角洲泥、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液化流沉积、滑塌沉积和深湖泥10种微相。编绘了一系列沉积微相连井剖面图和长63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表明研究区西部、北部及东北部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发育深湖亚相。在深湖亚相中除了深湖泥外,发育大量的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等重力流沉积。作者首次提出了源于浅水区的砂级沉积物是通过前三角洲上的一系列水道搬运至深湖区形成重力流沉积的。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建立起了该区的沉积模式。论文最后分析了研究区的油气潜力,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和砂质碎屑流沉积两种微相的储集性能最好。由于本区砂体横向尖灭现象普遍,可形成一些规模较大的岩性圈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
沉积
微相
水下分
流
河道
砂质碎屑流沉积
沉积
模式
岩性圈闭
Keywords
Ordos Basin, Upper Triassic,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 nel, sandy debris flow, sedimentary model, lithological traps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沟道型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
付金华
罗顺社
牛小兵
吕奇奇
徐黎明
冯胜斌
李士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_3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新认识
付金华
高振中
牛小兵
文佳涛
梁晓伟
程文
王成玉
邱安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