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反转构造的砂箱模型看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盆地的构造性质 |
周建勋
徐凤银
朱战军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2
|
基于砂箱模型试验的加筋土挡墙合理布筋方式探讨 |
张玉广
罗强
张良
蒋良潍
谭小英
|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3
|
桩土相互作用的砂箱模型试验及计算分析 |
娄奕红
彭俊生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4
|
基于砂箱模型试验的肋板式挡墙稳定性及合理布置方式分析 |
姚阳
罗强
谢涛
张玉广
张良
蒋良潍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5
|
肋锚式桩板墙砂箱模型试验研究 |
李元昊
罗强
冷伍明
梅明明
胡萧越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6
|
砂箱模型模拟休耕田区以砂桩补注地下水对溶质传输影响 |
叶一隆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7
|
斜向聚合及弧后伸展作用对中国台湾北部-琉球地区的构造影响——砂箱模型实验的启示 |
李之诺
卢佳遇
高锐
陈致同
|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褶皱冲断带构造砂箱物理模型研究进展 |
邓宾
赵高平
万元博
黄瑞
王兴建
刘树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9
|
“从源到汇”: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砂箱物理模型浅表作用研究 |
邓宾
黄瑞
马华灵
何宇
赖冬
姜磊
刘树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0
|
砂箱物理模型浅表底辟构造研究进展 |
赖冬
范彩伟
罗强
周政
何宇
王兴建
邓宾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1
|
弧形走滑砂箱构造物理模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邓宾
杨刚
赖冬
何宇
周政
罗强
王兴建
刘树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2
|
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砂箱物理模拟启示--以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为例 |
邓宾
何宇
黄家强
罗强
杨荣军
于豪
张静
刘树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3
|
基于高密度地震反射和砂箱实验的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背斜深层构造解析 |
马德龙
袁剑英
张虎权
何登发
潘建国
潘树新
王宏斌
魏东涛
王彦君
崔键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4
|
不同变形速率下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特征——基于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赵高平
刘树根
邓宾
李智武
王兴建
万元博
李金玺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5
|
浅表走滑构造系统砂箱物理模拟研究进展 |
谢玉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6
|
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纪变形特征及成因 |
于福生
董月霞
童亨茂
熊连桥
龙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7
|
双层滑脱构造的物理模拟: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的启示 |
于福生
李定华
赵进雍
董长华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2 |
19
|
|
18
|
土体含水率TDR测试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
张瑞国
罗强
蒋良潍
张良
张正
|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
2016 |
6
|
|
19
|
套管式TDR水分传感器侧向感应范围试验分析 |
张瑞国
罗强
蒋良潍
连继峰
张良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0
|
肋板形状对肋板式挡墙稳定性影响试验分析 |
梅明明
罗强
李元昊
张良
蒋良潍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