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粗骨料砂浆含量测定方法及骨料提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倩倩 李秋义 +1 位作者 岳公冰 高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22-3425,共4页
通过煅烧-球磨法测得不同品质再生粗骨料(Ⅰ类、Ⅱ类和Ⅲ类RCA)上的附着砂浆含量,研究了再生粗骨料附着砂浆含量和吸水率的关系;并应用显微硬度计测试再生粗骨料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硬度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骨料强化的方法。结果表... 通过煅烧-球磨法测得不同品质再生粗骨料(Ⅰ类、Ⅱ类和Ⅲ类RCA)上的附着砂浆含量,研究了再生粗骨料附着砂浆含量和吸水率的关系;并应用显微硬度计测试再生粗骨料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硬度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骨料强化的方法。结果表明:Ⅰ类、Ⅱ类和Ⅲ类RCA附着砂浆含量分别为7.48%、22.76%和34.49%,RCA砂浆附着含量、吸水率和压碎指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CA的煅烧温度从100℃升到400℃时,显微硬度损失率较小,当煅烧温度达到500℃时,显微硬度损失率达到2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煅烧-球磨法 吸水率 附着砂浆含量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砂浆含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新杰 吴永康 朱平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73-3279,共7页
以再生粗骨料粘附砂浆含量为变量,配制C40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碳化对比试验,结合碳化模型以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为准则,探究粘附砂浆含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深度与碳化速率均随粘附砂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以再生粗骨料粘附砂浆含量为变量,配制C40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碳化对比试验,结合碳化模型以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为准则,探究粘附砂浆含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深度与碳化速率均随粘附砂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碳化深度增幅较大,粘附砂浆含量处于35%~45%(质量分数)时,其碳化深度可以满足一般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30 a、50 a和100 a的抗碳化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粘附砂浆含量 碳化深度 碳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再生骨料砂浆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拥军 梁芮 于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0,55,共6页
再生粗骨料表面包裹有孔隙较大,且伴随着很多微裂纹的老化水泥砂浆,这将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因此,研究再生粗骨料表面砂浆附着含量、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及再生混凝土附加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非常重要。通... 再生粗骨料表面包裹有孔隙较大,且伴随着很多微裂纹的老化水泥砂浆,这将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因此,研究再生粗骨料表面砂浆附着含量、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及再生混凝土附加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非常重要。通过对新疆地区I类和II类再生粗骨料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再生混凝土拌和用水量比天然粗骨料大,并得到再生粗骨料表面砂浆含量与附加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吸水率 砂浆含量 附加用水量 混凝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再生高性能混凝土细骨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牟晓芳 郑俊健 +1 位作者 李浩然 朱平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4,共4页
系统研究了由废弃混凝土二次再生制备的结构混凝土细骨料性能,分析了矿物与化学成分,依据日本JⅠSA、美国ASTM和中国GB/T25176—2010等相关再生细骨料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建立了表观密度、胶砂强度与吸附砂浆含量之间的关... 系统研究了由废弃混凝土二次再生制备的结构混凝土细骨料性能,分析了矿物与化学成分,依据日本JⅠSA、美国ASTM和中国GB/T25176—2010等相关再生细骨料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建立了表观密度、胶砂强度与吸附砂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细骨料表观密度、吸水率、需水量比降低,胶砂强度比与细度模数增大,吸附的砂浆含量上升;与天然细骨料相比,首次与第二次再生细骨料中CaO的质量分数平均增长了5、10倍;再生细骨料胶砂强度与吸附砂浆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不论采用什么标准,二次循环再生细骨料均满足结构混凝土用细骨料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循环再生细骨料 吸附砂浆含量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材料理论的再生混凝土峰值应变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木子 王玉银 耿悦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8-1176,共9页
鉴于现有模型未计入用于制造再生骨料的废弃混凝土(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及残余砂浆含量对再生混凝土峰值应变的影响,基于复合材料模型得到了4种考虑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及残余砂浆含量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峰值应变预测模型,并且采用收集到的100... 鉴于现有模型未计入用于制造再生骨料的废弃混凝土(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及残余砂浆含量对再生混凝土峰值应变的影响,基于复合材料模型得到了4种考虑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及残余砂浆含量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峰值应变预测模型,并且采用收集到的100组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差异较大;Hirsch模型和Counto模型的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之比的平均值为0.978~1.000,变异系数为0.072~0.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峰值应变模型 基体混凝土水灰比 残余砂浆含量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率下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新杰 张天睿 +2 位作者 朱平华 刘惠 唐家元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7-132,共6页
为了探讨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用于严寒地区的可行性,测试了25%和75%取代率下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试件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损失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代数增加,吸附砂浆含量... 为了探讨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用于严寒地区的可行性,测试了25%和75%取代率下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试件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损失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代数增加,吸附砂浆含量的增加是导致再生粗骨料品质变差的主要因素;随循环代数的增加,三代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但仍可达到目标强度C40;在粗骨料取代率相同时,混凝土的抗冻性随循环代数增加(骨料品质变差)而降低;在粗骨料循环代数相同时,25%取代率的循环再生混凝土抗冻性优于75%取代率的循环再生混凝土。三代循环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均大于90,可用于严寒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取代率 抗冻性 吸附砂浆含量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