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Mask R-CNN的高密度砂岩颗粒的分割识别 被引量:3
1
作者 江佳霖 钟宝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37-3746,共10页
针对高密度颗粒密度大,数量多,形态不一,且颜色相近的情况,通过传统方法对砂岩颗粒分割难度存在检测不准和漏检的不足。想要在少量样本中获取更好的效果,变得更加困难。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DGC-Mask R-CNN检测模型... 针对高密度颗粒密度大,数量多,形态不一,且颜色相近的情况,通过传统方法对砂岩颗粒分割难度存在检测不准和漏检的不足。想要在少量样本中获取更好的效果,变得更加困难。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的DGC-Mask R-CNN检测模型,针对少量样本、高密度砂岩颗粒的分割与识别。首先收集了128张超高分辨率的图片,每张图片有近200个砂岩颗粒实例,共26200个实例对象。为了使模型拥有更好的泛化能力,防止少量样本下的过拟合,使用Albu进行图像增强。用自监督预训练模型Barlow Twins来对砂岩颗粒的特征进行初步提取。在DGC-Mask R-CNN中,构建ResNet50模型作为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在ResNet50的BottleNeck的C 3、C 4、C 5特征卷积层中改进传统卷积方式,使用可变形卷积神经网络(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并添加全局上下文建模框架(global context block,GCB)注意力机制。在上采样器的多个级联上采样模块中,结合改进的上采样算法CARAFE。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GC-Mask R-CNN,使得检测与分割识别的平均精度达到88.9%和88.8%,与传统的Mask R-CNN、Cascade-Mask R-CNN、Mask Scoring R-CNN、HybridTaskCascade相比检测精度更高。在均值平均精度方面,与其他模型相比提升较为明显。将模型分割后得到的结果,进行砂岩颗粒的统计以及长短轴的计算,可实现对该部分砂岩颗粒的溯源,计算地壳运动导致的砂岩迁移的距离,进而评估地下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k R-CNN Barlow Twins DCN 注意力机制 CARAFE 砂岩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水平砂岩颗粒料湿化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伟 漆文邦 +1 位作者 王亚洲 邹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140,120,共5页
鉴于颗粒料湿化变形是土石坝、地基基础等工程中变形控制所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外置湿化水头的侧限压缩固结仪,对砂岩颗粒料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的湿化试验,研究了单线法湿化变形量与湿化应力、湿化时间的关系;对比了单双线法压缩固... 鉴于颗粒料湿化变形是土石坝、地基基础等工程中变形控制所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外置湿化水头的侧限压缩固结仪,对砂岩颗粒料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的湿化试验,研究了单线法湿化变形量与湿化应力、湿化时间的关系;对比了单双线法压缩固结曲线差异,总结了砂岩颗粒料湿化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单双线法所测相对湿化变形随湿化应力的变化曲线均呈指数函数关系,此规律在湿化应力较低时吻合程度较高,在湿化应力较高时双线法比单线法所测湿化变形离散性大;所测相对湿化变形差值随湿化应力增大而有减小,最大差值为湿化应力0.10 MPa时的33.63%。单线法所得砂岩颗粒料湿化变形随湿化应力增大而增大,浸水时间相同时应力水平越高,湿化变形越大;随浸水时间增加,颗粒料湿化变形速率先增加后急剧减小,直至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颗粒 湿化变形 湿化应力 单线法 侧限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载荷作用下砂岩颗粒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向东 白伟才 陈海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3,共5页
为研究颗粒填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压缩变形特性的问题,基于多组不同应力状态下砂岩颗粒料侧限压缩试验,研究此填料在不同循环载荷加载与卸载过程变形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应力砂岩颗粒料在同一循环载荷第1次加载作用下相对轴向变形均... 为研究颗粒填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压缩变形特性的问题,基于多组不同应力状态下砂岩颗粒料侧限压缩试验,研究此填料在不同循环载荷加载与卸载过程变形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应力砂岩颗粒料在同一循环载荷第1次加载作用下相对轴向变形均大于其余各次,其变形随循环次数增加而趋于稳定.当循环载荷与填料所受大主应力相等时,其变形随其比值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呈二次抛物线;当两者不等时,其变形随比值增加呈线性增加.建议回填区在砂岩颗粒料填筑过程中控制其单层厚度,分层填筑,并采用重型碾压设备进行多次碾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颗粒 循环载荷 压缩变形 应力比 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对数平面内砂岩颗粒料孔隙比-应力曲线变化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简富献 张钧堂 +2 位作者 吴晓 王鹏 姬雪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138,156,共5页
为探究灰白砂岩颗粒料在侧限压缩情形下孔隙比—应力(e-p)曲线变化规律及其数学表达,设置砂泥配比、干密度及含水率三因素共11种方案,得到各方案下砂岩颗粒料的e-p曲线,并将e-p曲线与双对数坐标指数模型曲线进行对比,评价模型理论e-p... 为探究灰白砂岩颗粒料在侧限压缩情形下孔隙比—应力(e-p)曲线变化规律及其数学表达,设置砂泥配比、干密度及含水率三因素共11种方案,得到各方案下砂岩颗粒料的e-p曲线,并将e-p曲线与双对数坐标指数模型曲线进行对比,评价模型理论e-p曲线与砂岩颗粒料试验曲线吻合程度。试验结果及模型分析表明,不同砂泥配比时,双对数坐标指数模型颗粒料e-p曲线变化趋势与试验曲线一致;不同干密度时,当轴向应力处于0~0.8MPa时,该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程度较高;不同含水率作用下砂岩颗粒料试验e-p曲线呈相互穿插形态,当应力处于0.4~1.6 MPa且含水率高于6%时,模型孔隙比理论值大于试验值。可见基于标准砂不同初始孔隙比建立的双对数坐标指数模型对不同干密度砂岩颗粒料e-p曲线数学表述吻合度较高,与不同砂泥配比及初始含水率的e-p曲线吻合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比—应力曲线 lnε-lnp平面 砂岩颗粒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剑波 邹雨 周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8,共8页
通过沉积相特征识别、砂体宏观特征观察、古流向分析、砂岩镜下骨架颗粒统计,并结合沉积速率法、镜质组反射率法、Dickinson图解等方法探讨宁武—静乐盆地物源区的位置、母岩组合及其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系砂岩... 通过沉积相特征识别、砂体宏观特征观察、古流向分析、砂岩镜下骨架颗粒统计,并结合沉积速率法、镜质组反射率法、Dickinson图解等方法探讨宁武—静乐盆地物源区的位置、母岩组合及其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宁武—静乐盆地侏罗系砂岩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砂岩骨架颗粒类型及其量比关系表明其物源区主要为大面积的花岗质侵入岩(细粒花岗岩、闪长花岗岩等)广泛出露,并有一定量的变质岩(云母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和沉积岩(砂岩、富含燧石结核或条带的碳酸盐)分布;砂体中古流向数据均值介于158°~204°,反映了物源区是位于该盆地以北的阴山—燕山一带;Dickinson三角图解结果表明物源区总体上处于华北板块北缘陆内隆升的构造背景,且中侏罗世晚期可能伴随有火山作用;天池河组地层原始沉积厚度为269.4~308.0 m,155 Ma左右,区域地层抬升遭受剥蚀,其剥蚀厚度为148.1~207.0 m,剥蚀速率为1.8~2.1 m/Ma,结合镜质组反射率法,侏罗系地层最大埋深时该地区古地温梯度明显偏高,反映了宁武—静乐一带受到燕山运动构造热事件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武-静乐盆地 侏罗系 砂岩骨架颗粒 物源分析 古流向分析 Dickinsn图解 沉积速率法 镜质组反射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