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滑—伸展应力区高速异常带特征、成因及定量刻画——以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明下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希家 张中巧 +1 位作者 谢祥 龚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4-440,I0008,共8页
伸展应力和走滑剪切应力共同控制莱北低凸起的形成和演化,在钻探过程中发现该区横向速度变化较大,严重影响了钻前深度预测和后续滚动勘探。为此,利用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和地震速度资料研究了莱北低凸起走滑—伸展应力区的高速异常... 伸展应力和走滑剪切应力共同控制莱北低凸起的形成和演化,在钻探过程中发现该区横向速度变化较大,严重影响了钻前深度预测和后续滚动勘探。为此,利用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和地震速度资料研究了莱北低凸起走滑—伸展应力区的高速异常现象。基于区域应力场机制及压实量分析,讨论了构造对地层速度的横向控制作用,探索了高速异常的成因,利用“去除正常压实作用”的方法定量刻画了高速异常带。结果表明:(1)在走滑—伸展应力区,受次级挤压分量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影响,雁列式T破裂带内部地层除了存在垂向正常压实作用之外,还存在水平构造压实作用——莱北低凸起浅层NE向高速异常带的成因;(2)高速异常带沿着雁列式T破裂展布,其分布范围受断裂活动范围控制,高速异常量与断层的活动强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高速异常带的发育规律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异常 水平构造压实作用 走滑—伸展应力 雁列式T破裂 莱北低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双楼煤矿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灾害防控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雷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前的爆破卸压防治措施仅针对煤层顶板,对顶板-煤体-底板三协同爆破卸压治理研究较少,特别对坚硬厚层砂岩顶板覆层区域的冲击灾害防治研究更少。针对上述问题,以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74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从开采布局... 目前的爆破卸压防治措施仅针对煤层顶板,对顶板-煤体-底板三协同爆破卸压治理研究较少,特别对坚硬厚层砂岩顶板覆层区域的冲击灾害防治研究更少。针对上述问题,以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74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从开采布局、煤岩冲击倾向性、砂岩覆层区应力集中程度方面分析了其冲击灾害诱发因素,揭示了煤岩体突然失稳破坏诱发冲击灾害的原因,认为顶板砂岩覆层异常、断层地质构造、底板坚硬细砂岩等地质条件造成局部高应力集中是诱发冲击灾害的主要原因。采用矿震震动波CT反演技术精准探测得到74101工作面强冲击危险区:运输巷侧沿巷道75 m,延伸工作面60 m椭圆形区域;轨道巷侧沿巷道60 m,延伸工作面80 m椭圆形区域。针对划分的高应力集中区,提出了精准的“顶板-煤体-底板”一体化爆破卸压技术,对74101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卸压防冲,并采用微震监测手段及现场观测对卸压防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爆破卸压后,74101工作面厚硬砂岩覆层区矿震日累计能量由1.57×104 J降低至104 J以下,震动频次降低50%,矿震活动呈现低能量、低频次的特征,冲击危险性显著降低,验证了一体化爆破卸压技术适用于张双楼煤矿厚硬砂岩覆层区冲击动力灾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综采工作面 冲击地压 “顶板-煤体-底板”一体化爆破卸压 砂岩覆层区应力异常区 CT反演 矿震能量 震动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信息在前陆挤压区地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军 蒲万丽 +1 位作者 王贵文 李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53-59,共7页
中国西部前陆盆地主要以挤压构造应力为主,地表与地下构造异常复杂。在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既需要精细的地应力研究与预测,也需要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近似方法。本文通过对稳定构造地区与挤压构造区地球物理测井信息的深度域特征进... 中国西部前陆盆地主要以挤压构造应力为主,地表与地下构造异常复杂。在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既需要精细的地应力研究与预测,也需要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近似方法。本文通过对稳定构造地区与挤压构造区地球物理测井信息的深度域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测井信息来计算最大岩石主应力的统计模型法。应用该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挤压应力区进行了实际计算,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在此基础上对山前挤压区地应力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信息 挤压 应力分析 应用 塔里木盆地 油气藏分布 构造应力 前陆盆地 中国西部 构造异常 应力研究 开发过程 近似方法 经济实用 地球物理 挤压应力 深度域 构造 模型法 应力 计算 勘探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成矿期与非成矿期黄铁矿的微区原位Pb同位素识别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效瑞 吴柏林 +9 位作者 雷安贵 杨松林 姚璐航 庞康 包志安 王苗 郝欣 刘明义 李琪 林周洋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732,共16页
砂岩型铀矿中含大量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黄铁矿。仅凭矿相学对黄铁矿产状及电子探针对黄铁矿形态的观察难以准确地判别成矿期、成矿前及成矿后形成的黄铁矿。而成矿期黄铁矿是铀矿床成因和形成过程的重要信息载体,对其准确识别具有特... 砂岩型铀矿中含大量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黄铁矿。仅凭矿相学对黄铁矿产状及电子探针对黄铁矿形态的观察难以准确地判别成矿期、成矿前及成矿后形成的黄铁矿。而成矿期黄铁矿是铀矿床成因和形成过程的重要信息载体,对其准确识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往国内外研究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方法分析Pb同位素,但该方法对于低含量Pb样品分析精度较低且较难获得^(204)Pb数据。本文对铀矿石中的黄铁矿利用微区原位的手段进行更加精准的飞秒级质谱(fs-LA-MC-ICP-MS)的Pb同位素测试,发现大量黄铁矿存在Pb同位素异常,从中可能区分出成矿期与非成矿期的黄铁矿。经U-Th-Pb放射性衰变原理分析并结合黄铁矿矿相学特点可以发现,矿相学镜下明确是成矿期的黄铁矿,其^(206)Pb/^(204)Pb比正常克拉克值大十几倍甚至数十倍,^(207)Pb/^(204)Pb稍有异常,而^(208)Pb/^(204)Pb基本不变。矿相学中产状呈草莓状,以及铀矿物围绕其生长但未有穿插关系的非成矿期黄铁矿,其^(206)Pb/^(204)Pb正常;矿相学镜下难以确定形成阶段的、与铀矿物没有任何接触关系的黄铁矿,其Pb同位素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些结果证明了利用Pb同位素异常来判断黄铁矿形成阶段的准确性。因此,利用黄铁矿微区原位Pb同位素差异,适当配合矿相学形态和产状观察,可较为精准地识别出成矿期黄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期黄铁矿 原位分析 Pb同位素异常 U-TH-PB 砂岩型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异常高压气井产能分析方法改进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1,共6页
针对储层应力敏感和气井产水双重因素困扰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异常高压气井产能正确认识的问题,利用修正后的考虑储层应力敏感和气水两相渗流能力变化的产气量方程分析了储层应力敏感强度、气井产水量和气相高速非达西流动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针对储层应力敏感和气井产水双重因素困扰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异常高压气井产能正确认识的问题,利用修正后的考虑储层应力敏感和气水两相渗流能力变化的产气量方程分析了储层应力敏感强度、气井产水量和气相高速非达西流动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同时,根据物质平衡理论推导出不考虑水侵的异常高压气藏采出程度计算方程,用于分析储层应力敏感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以东方区典型测试出水井为例,分析结果表明:东方区异常高压气藏储层以中等到强应力敏感为主,其主要在气藏开发中后期影响气井产气量和开发效果;地面水气体积比在0.000 1~0.01 m^3/m^3,气井无阻流量随着地面水气体积比的增加急剧下降;气相高速非达西流动对纯气井或产水量较小的气井产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东方区异常高压气井在开发中后期选择合理的生产压差至关重要,并且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气井产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东方 异常高压气井 产能分析方法改进 应力敏感 水气体积比 高速非达西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磁勘探方法在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彦国 刘鹏 +2 位作者 聂逢君 张瑾 陈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我国砂岩型铀矿床上覆沉积盖层较厚,地表放射性异常微弱,找矿难度较大,迫切需要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铀矿预测。通过对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方的重、磁异常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重力勘探可以有效地识别古河道位置与隐伏凸起等地下地质... 我国砂岩型铀矿床上覆沉积盖层较厚,地表放射性异常微弱,找矿难度较大,迫切需要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铀矿预测。通过对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床上方的重、磁异常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重力勘探可以有效地识别古河道位置与隐伏凸起等地下地质信息,有利于缩小铀矿勘探靶区;而与铀沉积富集密切相关的氧化-还原过渡带上存在明显的弱磁异常,故磁法勘探对此类铀矿床具有直接的指示作用。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有效利用重、磁勘探的优势,对预测砂岩型铀矿床勘探靶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古河道 重力异常 弱磁异常 勘探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软”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健浩 李高建 +2 位作者 李岩 刘鹏 杨竹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由于“双软”煤层开采条件下煤层、直接顶软弱,存在矿压异常、围岩易失稳等问题,工作面顶板管理难度大,掌握矿压显现特征及覆岩活动规律是解决“双软”煤层条件围岩控制问题的关键。以长平煤业3#煤层为研究背景,在工作面支架压力、巷道... 由于“双软”煤层开采条件下煤层、直接顶软弱,存在矿压异常、围岩易失稳等问题,工作面顶板管理难度大,掌握矿压显现特征及覆岩活动规律是解决“双软”煤层条件围岩控制问题的关键。以长平煤业3#煤层为研究背景,在工作面支架压力、巷道围岩应力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微震监测技术手段,掌握顶板破断机制和时空关系,研究矿压规律与顶板活动特征的响应机制,从微震能量的角度对矿压规律进行合理解释。得出如下结论:“双软”煤层条件工作面矿压显现较弱,分段局部来压特征明显,矿压整体呈现中部高—两端低的趋势;两巷超前影响范围较大,最远超过200m;工作面顶板超前破坏、两巷超前大能量微震事件频发是导致工作面矿压强度低、两巷超前应力影响范围大、工作面倾向矿压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软”煤层 矿压异常 微震监测 超前应力影响 顶板超前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