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新生代隆升过程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一伟 梅刚 +2 位作者 谢启兴 周晓珂 王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9-479,共11页
通过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7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史模拟,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分析出甘孜地区在新生代古近纪以来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强构造隆升阶段分别发... 通过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7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史模拟,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分析出甘孜地区在新生代古近纪以来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强构造隆升阶段分别发生在古近纪46~30 Ma间和新近记9 Ma以来,平均抬升速率和平均抬升量分别为1261 m/Ma、2634 m和388 m/Ma、1043 m;甘孜地区构造隆升具有不平衡性、阶段性、地区性差异,冷却速率、抬升速率和抬升幅度也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构造隆升 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新生代热史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2
作者 孙崇波 李敏同 +2 位作者 李俊 周洪兵 陈晓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9-1648,共10页
笔者等通过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5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获得测试分析样品的表观年龄,对所有样品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了热史模拟,取得其热演化史;得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发生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其经历了2次快速冷却... 笔者等通过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5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获得测试分析样品的表观年龄,对所有样品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了热史模拟,取得其热演化史;得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发生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其经历了2次快速冷却剥露事件,分别发生在37~14 Ma和5.1~0 Ma,平均冷却速率分别为3.98℃/Ma和11.15℃/Ma;在发生快速冷却的时间上,存在自东向西逐渐变晚的趋势,说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可能为自东向西的幕式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构造隆升 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历史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