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新生代隆升过程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一伟
梅刚
+2 位作者
谢启兴
周晓珂
王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9-479,共11页
通过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7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史模拟,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分析出甘孜地区在新生代古近纪以来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强构造隆升阶段分别发...
通过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7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史模拟,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分析出甘孜地区在新生代古近纪以来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强构造隆升阶段分别发生在古近纪46~30 Ma间和新近记9 Ma以来,平均抬升速率和平均抬升量分别为1261 m/Ma、2634 m和388 m/Ma、1043 m;甘孜地区构造隆升具有不平衡性、阶段性、地区性差异,冷却速率、抬升速率和抬升幅度也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构造隆升
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新生代热史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2
作者
孙崇波
李敏同
+2 位作者
李俊
周洪兵
陈晓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9-1648,共10页
笔者等通过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5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获得测试分析样品的表观年龄,对所有样品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了热史模拟,取得其热演化史;得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发生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其经历了2次快速冷却...
笔者等通过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5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获得测试分析样品的表观年龄,对所有样品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了热史模拟,取得其热演化史;得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发生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其经历了2次快速冷却剥露事件,分别发生在37~14 Ma和5.1~0 Ma,平均冷却速率分别为3.98℃/Ma和11.15℃/Ma;在发生快速冷却的时间上,存在自东向西逐渐变晚的趋势,说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可能为自东向西的幕式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构造隆升
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历史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新生代隆升过程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一伟
梅刚
谢启兴
周晓珂
王刚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西北地质队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9-479,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918037)资助
文摘
通过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7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史模拟,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分析出甘孜地区在新生代古近纪以来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强构造隆升阶段分别发生在古近纪46~30 Ma间和新近记9 Ma以来,平均抬升速率和平均抬升量分别为1261 m/Ma、2634 m和388 m/Ma、1043 m;甘孜地区构造隆升具有不平衡性、阶段性、地区性差异,冷却速率、抬升速率和抬升幅度也存在偏差。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构造隆升
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
Keywords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ectonic uplift
apatite fission track of sandstone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新生代热史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2
作者
孙崇波
李敏同
李俊
周洪兵
陈晓东
机构
四川省金属地质调查研究所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9-1648,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三江成矿带南段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880406、1212011120582)的成果。
文摘
笔者等通过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5件砂岩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分析,获得测试分析样品的表观年龄,对所有样品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了热史模拟,取得其热演化史;得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发生了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其经历了2次快速冷却剥露事件,分别发生在37~14 Ma和5.1~0 Ma,平均冷却速率分别为3.98℃/Ma和11.15℃/Ma;在发生快速冷却的时间上,存在自东向西逐渐变晚的趋势,说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在新生代可能为自东向西的幕式隆升。
关键词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构造隆升
砂岩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历史模拟
Keywords
Ailao Mountains(Ailaoshan)
Honghe River(Red River)
shear zone
tectonic uplift
apatite fission track of sandstone
thermal history modeling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34.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缘甘孜地区新生代隆升过程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王一伟
梅刚
谢启兴
周晓珂
王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新生代热史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孙崇波
李敏同
李俊
周洪兵
陈晓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