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崔永北 王风华 +2 位作者 谭滨田 弭连山 阎燕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4-1333,共10页
物源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和确定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及储集砂体的分布、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胜坨地区沙四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前人关于目的层段的物源体系的研究成果很少。为了进一步查清研究区沙四上沉积时期砂体成因和物... 物源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和确定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及储集砂体的分布、寻找有利油气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胜坨地区沙四上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前人关于目的层段的物源体系的研究成果很少。为了进一步查清研究区沙四上沉积时期砂体成因和物源方向,更好地预测砂体的分布,本文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古地貌分析法、沉积砂体岩屑类型对比法、砂岩百分含量法和沉积物特征元素等方法探讨了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的物源方向,并结合特征元素物源指数判别公式对沙四上亚段物源体系实现了定量评价。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具有多物源体系特征,除了直接来自于胜北断层和坨94断层上升盘的物源外,还有沿着胜北断层与坨94断层转换带处的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体系 岩屑类型 砂岩百分含量 特征元素 沙四上 胜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建南盆地速度资料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衍棠 陈玲 吴大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5,共7页
在大量速度谱解释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海中建南盆地的层速度、时深转换和砂岩百分含量,并对盆地5套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坳陷的层速度最大,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次之,北部隆起的层速度最小,反映了地层的构造走势... 在大量速度谱解释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海中建南盆地的层速度、时深转换和砂岩百分含量,并对盆地5套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坳陷的层速度最大,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次之,北部隆起的层速度最小,反映了地层的构造走势;利用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岩性分析,发现西北部和西南部的砂岩百分含量大于75%,属于砂岩相沉积,推测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为沉积相解释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层速度 砂岩百分含量 时深转换 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