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翁海蛟
张韶华
+3 位作者
刘鑫
臧亚辉
贺航航
卢天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沉积学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铀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通过钻孔数据统计及系统的取样分析并编制铀储层非均质性图件,精细地刻画了姚家组铀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
以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沉积学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铀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通过钻孔数据统计及系统的取样分析并编制铀储层非均质性图件,精细地刻画了姚家组铀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非均质性。结果显示,区内灰色砂体多为原生灰色砂体,而下氧化带在沉积期后经历了较强的表生流体改造,为后生氧化带,矿体主要分布于河道砂体分岔处,以及从无隔挡层到隔挡层突然变厚的河道砂体边缘而非河道中央,其形态受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以板状为主。综合分析认为,表生流体成矿作用经历了晚白垩世姚家组含矿主岩预富集与表生流体叠加改造成矿2个阶段。通过对比DL地区储层结构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BL地区优选出3片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砂体非均质性
表生流体成矿作用
姚家组
找矿预测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铀储层结构与成矿流场研究:揭示东胜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的一把钥匙
被引量:
27
2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3 位作者
荣辉
彭云彪
万军伟
苗爱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04,共11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铀储层形成发育的沉积学背景研究基础上,重点通过砂分散体系、沉积物粒度、隔挡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定量分析,精细地刻画了直罗组铀储层的外部几何形态和内部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非均...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铀储层形成发育的沉积学背景研究基础上,重点通过砂分散体系、沉积物粒度、隔挡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定量分析,精细地刻画了直罗组铀储层的外部几何形态和内部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非均质性。依据盆地构造充填演化阶段、铀成矿年代学和地学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平台,分别对5个演化阶段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并对不同演化时期的铀储层空间位置给予了准确定位,从而揭示了直罗组铀储层从沉积到接受铀成矿再到铀矿被改造期间的空间形态演化历史。在盆地构造充填演化研究、古地貌恢复和铀储层定量非均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5个不同时期古地下水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空间变化面貌,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再现了研究区5个演化阶段成矿古流场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综合分析认为,铀储层的空间演变和内部非均质性制约了成矿流场的基本格局,成矿流场又无疑控制着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和铀成矿。当铀储层形成期的古水流方向与主成矿期地下水流场方向总体一致时有利于铀成矿,而当两者流向垂直时则成矿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铀
储层
)
非均质性
构造演化
含矿流体场
直罗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铀储层——砂岩型铀矿地质学的新概念
被引量:
34
3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杨琴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大规模的砂岩型铀矿勘查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期间适逢层序地层、沉积体系、砂体内部构成单位和等级界面等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时期,这为沉积学家研究砂岩型铀矿床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在吐哈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查实践发现,结构和...
中国大规模的砂岩型铀矿勘查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期间适逢层序地层、沉积体系、砂体内部构成单位和等级界面等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时期,这为沉积学家研究砂岩型铀矿床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在吐哈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查实践发现,结构和规模适中的大型骨架砂体是砂岩型铀矿的储层(简称铀储层),它不仅能提供铀成矿流体的运移空间(输导通道),同时也为铀矿的储存提供了空间。铀储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铀储层的识别、铀储层的空间定位与形态描述、铀储层的内部特征结构与品质评价、铀储层的成因分析以及沉积作用控制下的铀成矿机理等。沉积盆地分析和砂岩型铀矿地质学是铀储层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点,其中层序地层分析、沉积体系分析、砂体内部构成分析是铀储层分析的关键技术。由于铀储层是砂岩型铀矿勘查和开发的目标层,所以针对铀储层的研究将能更好地服务于砂岩型铀矿的勘查预测与地浸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铀
储层
)
沉积学
砂岩
型
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翁海蛟
张韶华
刘鑫
臧亚辉
贺航航
卢天军
机构
核工业二四三大队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基金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松辽盆地通辽-大庆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编号:202212)和《松辽盆地南部姚家组板状铀矿体成矿机理及远景预测研究》(编号:202110-7)。
文摘
以松辽盆地南部DL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沉积学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铀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通过钻孔数据统计及系统的取样分析并编制铀储层非均质性图件,精细地刻画了姚家组铀储层的几何形态和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非均质性。结果显示,区内灰色砂体多为原生灰色砂体,而下氧化带在沉积期后经历了较强的表生流体改造,为后生氧化带,矿体主要分布于河道砂体分岔处,以及从无隔挡层到隔挡层突然变厚的河道砂体边缘而非河道中央,其形态受氧化还原界面控制以板状为主。综合分析认为,表生流体成矿作用经历了晚白垩世姚家组含矿主岩预富集与表生流体叠加改造成矿2个阶段。通过对比DL地区储层结构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在BL地区优选出3片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砂体非均质性
表生流体成矿作用
姚家组
找矿预测
松辽盆地
Keywords
reservoirs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sand body heterogeneity
supergene fluid mineralization
Yaojia Formation
prospecting prediction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铀储层结构与成矿流场研究:揭示东胜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的一把钥匙
被引量:
27
2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荣辉
彭云彪
万军伟
苗爱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核工业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72
40802023)
+2 种基金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高校科技攻关项目
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东胜煤铀兼探会战项目(200815001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214603)
文摘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砂岩型铀矿为目标,在铀储层形成发育的沉积学背景研究基础上,重点通过砂分散体系、沉积物粒度、隔挡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定量分析,精细地刻画了直罗组铀储层的外部几何形态和内部复杂结构,充分展示了铀储层的定量非均质性。依据盆地构造充填演化阶段、铀成矿年代学和地学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平台,分别对5个演化阶段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并对不同演化时期的铀储层空间位置给予了准确定位,从而揭示了直罗组铀储层从沉积到接受铀成矿再到铀矿被改造期间的空间形态演化历史。在盆地构造充填演化研究、古地貌恢复和铀储层定量非均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5个不同时期古地下水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空间变化面貌,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再现了研究区5个演化阶段成矿古流场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综合分析认为,铀储层的空间演变和内部非均质性制约了成矿流场的基本格局,成矿流场又无疑控制着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和铀成矿。当铀储层形成期的古水流方向与主成矿期地下水流场方向总体一致时有利于铀成矿,而当两者流向垂直时则成矿效率降低。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铀
储层
)
非均质性
构造演化
含矿流体场
直罗组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reservoir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referred to as uranium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basinstructural evolution
ore-forming flow field
Zhiluo Format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铀储层——砂岩型铀矿地质学的新概念
被引量:
34
3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杨琴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214600)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GPMR200620)
+2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2000101074003)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十五"重点生产科研项目(HDKY200205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专题
文摘
中国大规模的砂岩型铀矿勘查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期间适逢层序地层、沉积体系、砂体内部构成单位和等级界面等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时期,这为沉积学家研究砂岩型铀矿床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在吐哈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查实践发现,结构和规模适中的大型骨架砂体是砂岩型铀矿的储层(简称铀储层),它不仅能提供铀成矿流体的运移空间(输导通道),同时也为铀矿的储存提供了空间。铀储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铀储层的识别、铀储层的空间定位与形态描述、铀储层的内部特征结构与品质评价、铀储层的成因分析以及沉积作用控制下的铀成矿机理等。沉积盆地分析和砂岩型铀矿地质学是铀储层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点,其中层序地层分析、沉积体系分析、砂体内部构成分析是铀储层分析的关键技术。由于铀储层是砂岩型铀矿勘查和开发的目标层,所以针对铀储层的研究将能更好地服务于砂岩型铀矿的勘查预测与地浸开发。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储层
(铀
储层
)
沉积学
砂岩
型
铀矿
Keywords
reservoirs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uranium reservoir)
sedimentology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储层结构与铀成矿作用
翁海蛟
张韶华
刘鑫
臧亚辉
贺航航
卢天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铀储层结构与成矿流场研究:揭示东胜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的一把钥匙
焦养泉
吴立群
荣辉
彭云彪
万军伟
苗爱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铀储层——砂岩型铀矿地质学的新概念
焦养泉
吴立群
杨琴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