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电场模式强化碱法浸出砂岩型铀矿的规律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如宾 李春光 +5 位作者 刘振中 李咏梅 黄子贤 陈汝康 张生栋 刘龙成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8-999,共12页
我国铀矿资源以低品位砂岩铀矿为主,当碳酸盐含量较高时,常规的酸法地浸气堵或中性地浸效率不足等问题制约其高效开发。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场强化碱法浸出砂岩型铀矿的方法,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优势浸出剂浓度配比,即35 g/L碳酸... 我国铀矿资源以低品位砂岩铀矿为主,当碳酸盐含量较高时,常规的酸法地浸气堵或中性地浸效率不足等问题制约其高效开发。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场强化碱法浸出砂岩型铀矿的方法,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优势浸出剂浓度配比,即35 g/L碳酸钠+15 g/L碳酸氢钠+3 g/L高锰酸钾。在此配比下基于自主设计的电场强化浸出实验装置,进行了稳压电场、交变电场(方波)、间歇电场以及无电场4种电场模式强化碱法浸铀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电场强化碱法浸铀时铀的行为与规律。结果表明:交变电场作用下,铀的浸出率约为51.28%,是对照组无电场的2.81倍。交变电场能有效降低硅酸盐矿物在铀矿表面的沉积,提升铀矿表面活性。ICP-OES、SEM-EDS、Zeta电位、BET分析结果表明,电动作用主要通过促进铀矿物及脉石矿物溶蚀与浸出元素的迁移强化碱法浸铀的效率。电场强化碱法浸出砂岩铀矿有效提升了铀的浸出率,可为现场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强化 电场模式 砂岩铀矿 碱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油气藏周围寻找砂岩型铀矿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亮 王永康 张建晔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5期7-10,共4页
油气田勘探开发及铀矿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 ,在油气藏周围可找到一批砂岩型铀矿 .在第四系以下的地层中 ,通过区域综合地质研究 ,对已有的老井进行放射性测井复查 ,以现有井筒为基础 ,采用“逐步修正网格法”和“对分距离法”布井 ,运用... 油气田勘探开发及铀矿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 ,在油气藏周围可找到一批砂岩型铀矿 .在第四系以下的地层中 ,通过区域综合地质研究 ,对已有的老井进行放射性测井复查 ,以现有井筒为基础 ,采用“逐步修正网格法”和“对分距离法”布井 ,运用油田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二次开发砂岩型铀矿 ,条件已成熟 .油气藏周围伴生矿产是除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外的第三种资源 ,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其中放射性铀矿与石油天然气共生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铀矿 油气藏 放射性测井 伴生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克波西米亚盆地斯特拉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
3
作者 艾尔提肯·阿不都克玉木 宋昊 +3 位作者 陈友良 赵子超 李巨初 张成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964,共14页
【研究目的 】捷克波西米亚盆地斯特拉地区是著名的铀成矿区,区内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复杂,厘定其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对于完善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研究、对中国同类型矿床找矿勘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方法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斯... 【研究目的 】捷克波西米亚盆地斯特拉地区是著名的铀成矿区,区内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复杂,厘定其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对于完善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研究、对中国同类型矿床找矿勘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方法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斯特拉地区砂岩铀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对其铀源、成矿阶段以及矿床成因进行综合研究并对中国松辽盆地同类砂岩型铀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 】斯特拉矿床根据其矿物组合特征可划分为6个成矿阶段,分别是炭质-伊利石阶段、赤铁矿-高岭土阶段、铀富集阶段、多金属成矿阶段、褐铁矿化阶段以及赤铁矿-石英阶段。通过研究认为,出露于盆地东北部的元古代和古生代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较低的Th/U值表明,这两类岩石中部分铀以活性铀形式存在,是成矿潜在的铀源。斯特拉矿床是以白垩系富铀沉积层位为基础,在其上叠加了早阿尔卑斯期岩浆热液作用,后因地壳缓慢上升,导致铀重新活化,进一步在盆地内层间氧化带局部叠加铀成矿作用,形成板状、脉状、卷状3种铀矿体共存的砂岩型铀矿床。【结论 】本文提出了成矿模式:斯特拉地区砂岩型铀矿床属于多铀源—以盆地基底原始铀源为主、多阶段大地构造控矿—以早阿尔卑斯期(~70 Ma)造山运动为主、多成因复合成矿—以早阿尔卑斯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为主的“三多三主”复合成因砂岩型铀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斯特拉地区 波西米亚盆地 捷克共和国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盆地中油气运移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讨论 被引量:35
4
作者 权建平 樊太亮 +2 位作者 徐高中 李卫红 陈宏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70-477,共8页
以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和砂岩型铀矿成矿动力系统为单元,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与油气藏同盆共存的沉积体系、矿床(藏)聚集带之间的联系。认为油气多次运移促使砂岩型铀矿成矿是一种普遍的地质作用,油气运移成藏过程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表现... 以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和砂岩型铀矿成矿动力系统为单元,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与油气藏同盆共存的沉积体系、矿床(藏)聚集带之间的联系。认为油气多次运移促使砂岩型铀矿成矿是一种普遍的地质作用,油气运移成藏过程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表现为油气初次运移使铀矿化预富集、油气二次运移使间氧化带型铀矿化作用中止与矿体封存、油气藏微渗漏使红色砂层中铀富集成矿等。笔者依据油气对砂岩型铀矿还原作用的结果初步建立了吐哈式、东胜式、钱家店式3种油气藏与砂岩型铀矿共存的基本模式,丰富了砂岩铀矿找矿理论,为多能源矿产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油气藏 砂岩型铀矿与油气藏共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叠合成矿模式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子颖 陈安平 +10 位作者 方锡珩 欧光习 张珂 焦养泉 夏毓亮 陈法正 周文斌 刘忠厚 吴仁贵 肖新建 孙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45-248,共4页
文章从铀的来源、迁移和沉淀富集等方面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提出了该铀矿化氧化还原-油气还原-热改造多重作用叠加的"叠合铀成矿模式"。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铀矿 叠合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的“双阶段双模式”成矿作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聂逢君 严兆彬 +13 位作者 夏菲 何剑锋 张成勇 封志兵 张鑫 杨东光 陈梦雅 谈顺佳 张进 康世虎 宁君 杨建新 申科峰 蔡建芳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3-848,共26页
长期以来,盆地中砂岩型铀矿的成矿与找矿仅关注表生低温氧化作用形成的铀矿化,忽视了复杂地质演化过程中多阶段、多模式的成矿作用。中国北方东部盆地自晚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伸展-挤压-伸展的多阶段演化过程,铀成矿作用必将对这种多阶段... 长期以来,盆地中砂岩型铀矿的成矿与找矿仅关注表生低温氧化作用形成的铀矿化,忽视了复杂地质演化过程中多阶段、多模式的成矿作用。中国北方东部盆地自晚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伸展-挤压-伸展的多阶段演化过程,铀成矿作用必将对这种多阶段构造演化密切响应。本研究通过中国北方东部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矿床、二连盆地哈达图矿床、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白兴吐矿床等大型、巨型砂岩型铀矿床的精细解剖,分析矿床中矿体的变化特征和含矿目的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标记,探索矿床形成的构造、沉积、铀源、还原剂等成矿控制因素,尤其是(古)太平洋板块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俯冲给研究区盆地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确定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早期,盆地在古太平洋板块高角度俯冲下发生伸展裂陷和拗陷作用,厘定砂岩型铀矿含矿目的层巴音戈壁组(K;b)辫状三角洲、赛汉组(K_(2)bs)辫状河、姚家组(K_(2)y)辫状河及曲流河等沉积环境。晚白垩世晚期,由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由高角度转变为低角度,盆地首次出现由伸展裂陷转变为挤压抬升的正反转演化,表生含铀含氧流体与砂岩相互作用,形成以赤铁矿、褐铁矿化等氧化作用为标志的早期氧化带型"卷状"铀矿化。始新世以来,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再次由低角度转变为高角度,盆地构造由挤压抬升转变为伸展张裂的负反转演化,导致正断层与基性岩浆活动,并伴随热流体与含矿目的层砂岩相互作用,出现大量的Fe、Mg碳酸盐、热液硫化物、绿泥石、绢云母等蚀变组合,铀矿体形态由原来的"卷状"变成了"透镜状"、"囊状"、"板状",并伴有高温钛铀矿的出现,形成晚期热液叠加铀矿化。两个成矿时期和两种不同方式的成矿作用被本文凝练为"双阶段双模式"铀成矿。结果表明,针对在中国北方东部提出的"双阶段双模式"铀成矿作用模型,下一步找矿上既要关注早期的氧化带型铀矿化,更要注重晚期的热流体叠加改造型铀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双阶段双模式 铀成矿作用 渗入氧化作用 热流体改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胜祥 韩效忠 +2 位作者 蔡煜琦 黄净白 蔡根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41-244,共4页
文章讨论了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等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与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含矿砂体的规模和延伸稳定性不如中亚地区,因而单个矿床规模难... 文章讨论了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等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与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天山造山带山间盆地含矿砂体的规模和延伸稳定性不如中亚地区,因而单个矿床规模难以构成超大型,但山间盆地可以发育多个由河流相或三角洲相控制的矿床,从而在总体规模上可形成大型、超大型砂岩型铀矿矿集区。最后,指出了天山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造山带 山间盆地 砂岩铀矿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叠合成矿模式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子颖 方锡珩 +2 位作者 陈安平 欧光习 孙晔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5-146,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床是近年铀矿勘查工作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中发现的特大型铀矿床[1]。铀矿化产于侏罗纪直罗组灰绿色砂岩与灰色砂岩之间的过渡带中,矿化目标层砂岩颜色均呈还原色调,矿石中铀矿物主要是铀石,并在矿石中...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床是近年铀矿勘查工作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中发现的特大型铀矿床[1]。铀矿化产于侏罗纪直罗组灰绿色砂岩与灰色砂岩之间的过渡带中,矿化目标层砂岩颜色均呈还原色调,矿石中铀矿物主要是铀石,并在矿石中发现了大量的多期次油气包裹体。该区铀矿化的这些特征不同于一般的砂岩型铀矿床。东胜砂岩型铀矿形成具有非常复杂的成矿过程,经历了构造的多期次的"动-静"偶合、潜水氧化与层间氧化成矿作用的叠加、油气-热流体的复合改造等地质成矿作用。据此,提出东胜砂岩型铀矿的"叠合成矿模式",即成矿铀源、流体和作用均具有多元叠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砂岩铀矿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直罗组 铀矿 有机酸 成矿流体 多期次 热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砂岩型铀矿控制因素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成勇 聂逢君 +3 位作者 侯树仁 王俊林 张良 邓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利亚、塔里木、中朝四大板块的拼合部位,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背景、矿体形态和目的层岩石学特征独特。以野外岩心观察、钻孔对比分析、镜下微观研究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等为手段,从构造、铀源、...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利亚、塔里木、中朝四大板块的拼合部位,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背景、矿体形态和目的层岩石学特征独特。以野外岩心观察、钻孔对比分析、镜下微观研究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等为手段,从构造、铀源、古气候、沉积砂体特征和氧化流体活动等方面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控制条件,认为丰富的铀源、含矿层形成后的构造反转、辫状三角洲前缘互连通砂体、古气候转变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等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后期热液活动促使铀矿化的富集。根据矿体形态与空间分布、矿石组成成分等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成矿模式,认为塔木素地区铀成矿以层间氧化作用为主,后期热液改造叠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同时推断在南部层间氧化带尖灭的地方,应该存在富大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木素 砂岩铀矿 控矿因素 成矿模式 热液活动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特征与成矿模式——以滇西地区山间盆地为例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泽轩 陈洪德 +1 位作者 陈勇 王四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8,共8页
文章在收集整理龙川江盆地已有的1200个钻孔资料及9个施工钻孔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岩性_岩相_地球化学剖面图58张,研究了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与成矿模式,并对不同构造部位矿体的定位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发育于造山带内部的小型山... 文章在收集整理龙川江盆地已有的1200个钻孔资料及9个施工钻孔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岩性_岩相_地球化学剖面图58张,研究了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基本特征与成矿模式,并对不同构造部位矿体的定位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发育于造山带内部的小型山间盆地,由于盆地规模小,物源丰富,砂体发育厚度大,再加上地层时代新,后生氧化作用发育不充分,氧化带发育部位上、下翼有部分砂体不能被完全氧化。典型的潜水层间氧化带除具有与层间氧化带相似的舌状体前锋氧化还原界面外,在舌状体翼部亦形成上、下翼氧化还原界面,从而发育氧化带前锋与上、下翼3个板状或透镜状铀矿体,既不同于定位于层间氧化带前锋部位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的卷状铀矿体,也与定位于潜水氧化带底部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的层状、似层状铀矿体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潜水层间氧化带 砂岩铀矿 板状或透镜状矿体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运聚影响下三维地震精细解译的砂岩型铀矿控矿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端铀矿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晓文 于婕 +5 位作者 胡慧婷 魏佳林 谷社峰 胡霞 王静怡 刘宗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34-1842,共9页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隆起区砂岩型铀矿资源丰富,但成矿条件复杂。以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地震精细解译成果,对长垣隆起区铀矿的分布特征、富集主控因素及成矿模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维地震资料是刻画断...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隆起区砂岩型铀矿资源丰富,但成矿条件复杂。以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地震精细解译成果,对长垣隆起区铀矿的分布特征、富集主控因素及成矿模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维地震资料是刻画断层与砂体分布的有效手段;②砂岩型铀矿主要富集在四方台组一段的河道砂体中,与沟通深部油气储层的输导断层邻近;③河道砂体、油气输导断层及油气圈闭是控制砂岩型铀矿富集的3个主要因素;④长垣隆起区的砂岩型铀矿是含铀地下水与油气运聚协调配合局部富集的结果,建立了输导断层与油气圈闭联合控矿模式。研究成果为含油气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四方台组 砂岩铀矿 三维地震解译 成矿主控因素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金属活动态异常模式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宁博 付锦 +1 位作者 刘涛 巩建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124-129,共6页
为了更准确地指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空间位置,从成矿特点出发探讨了金属活动态的异常形成机制,认为指示元素在弱氧化带为高异常,还原带为低异常,铀矿通常位于高异常向低异常过渡的区间内。以和什托洛盖盆地为例,综合分析了沉积相... 为了更准确地指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空间位置,从成矿特点出发探讨了金属活动态的异常形成机制,认为指示元素在弱氧化带为高异常,还原带为低异常,铀矿通常位于高异常向低异常过渡的区间内。以和什托洛盖盆地为例,综合分析了沉积相特征和铀源条件,认为研究区西侧的铁厂沟花岗岩体具备较好的铀源条件,铀元素自南西向北东方向迁移;在此基础上依据金属活动态的异常模式划定了成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金属活动态 异常模式 远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砂岩型铀矿地区γ能谱测量找矿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维国 杨世发 +1 位作者 邱元德 胡家述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87-95,共9页
在川北已知铀矿床地区实测的γ能谱勘探资料整理及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射性元素地表γ异常的评价和铀矿γ能谱勘探远景区的预测研究,并提出了川北砂岩地区γ能谱测量的岩层对比铀矿普查找矿模式。
关键词 找矿模式 Γ能谱 铀矿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砂岩型铀矿特征、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柏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0-947,共8页
目的阐明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基本地质特征及产铀盆地模式。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目前实际研究成果相结合。结果研究总结得出了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地质特征、主要的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结论世界主要国家砂岩... 目的阐明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基本地质特征及产铀盆地模式。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目前实际研究成果相结合。结果研究总结得出了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地质特征、主要的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结论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可基本分为6种产铀盆地模式,并呈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相互演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产铀盆地模式 有机-无机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概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天娇 刘红旭 +4 位作者 王永文 孟云飞 潘澄雨 丁波 刘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35-636,共2页
位于天山造山带西部的伊犁盆地,是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北依科古琴山,南临哈尔克山,呈东窄西宽的楔形向东尖灭。盆地基底及蚀源区为石炭纪-二叠纪海相中酸性火山岩,盖层为中生界-新生界陆相碎屑岩。盆地... 位于天山造山带西部的伊犁盆地,是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北依科古琴山,南临哈尔克山,呈东窄西宽的楔形向东尖灭。盆地基底及蚀源区为石炭纪-二叠纪海相中酸性火山岩,盖层为中生界-新生界陆相碎屑岩。盆地南缘受喜山运动北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影响,发育EW向大型断裂,沉积盖层被掀斜,向北缓倾。第四纪以来,盆地整体处于抬升。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集中分布于伊犁盆地南部的缓倾斜坡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 伊犁盆地南缘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高中 李卫红 +2 位作者 李保侠 贾恒 龚斌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6-157,共2页
根据水成铀矿理论及其找矿实践经验,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一般只产出于中新生代以来构造相对稳定的次造山带构造区(张金带等,2005),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而构造活动相对强烈的断陷或冲断带特征的盆地边缘不利于层间氧化带... 根据水成铀矿理论及其找矿实践经验,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一般只产出于中新生代以来构造相对稳定的次造山带构造区(张金带等,2005),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而构造活动相对强烈的断陷或冲断带特征的盆地边缘不利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但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发展演化,尤其是侏罗纪以来盆地构造变动及改造特征的深入分析,认识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内,存在相对和缓的构造活动时期及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区段。综合分析该区段地质构造环境及其演化,结合该地区油、气、煤等矿产及其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 断褶带 成矿模式 矿化特征 砂岩铀成矿 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 侏罗系 延安组 直罗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惠安堡逆冲断褶带式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保侠 刘坤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S2期1-8,共8页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于次造山带构造背景,且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惠安堡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马家滩断褶带。经典的水成铀矿理论和评价准则认为断褶带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但近几年的找矿探... 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于次造山带构造背景,且具有缓倾斜坡带的中新生代盆地。惠安堡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马家滩断褶带。经典的水成铀矿理论和评价准则认为断褶带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但近几年的找矿探索证明断褶带后生铀成矿既有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一些特点,也有自己的特殊性。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推覆构造带中的反冲带多见东倾的反冲断层,最东部反冲断层的上、下盘是铀矿化集中的地方。正是这些反冲断层使找矿目的层上升,接近地表与含氧含铀地下水发生水力联系,地下水得以对目的层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改造,形成层间氧化和铀矿化。在综合分析该区砂岩型铀矿矿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式"砂岩铀矿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西缘 逆冲断褶带式 砂岩铀矿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继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对粤东地区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产状、含矿主岩、铀矿层内部结构、矿石的矿物成分、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分布状态及含矿主岩化学组分与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 本文对粤东地区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产状、含矿主岩、铀矿层内部结构、矿石的矿物成分、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分布状态及含矿主岩化学组分与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积相与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砂岩铀矿 铀矿化特征 成矿模式 麻布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58
19
作者 韩效忠 张字龙 +4 位作者 姚春玲 李西得 李胜祥 苗爱生 杨建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5-422,共8页
在分析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铀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该区铀成矿控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4阶段铀成矿模式,即:①潜水氧化板状矿体形成阶段(中侏罗世直罗晚期);②早期层间氧化作用及主要卷状矿体形成阶... 在分析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铀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该区铀成矿控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4阶段铀成矿模式,即:①潜水氧化板状矿体形成阶段(中侏罗世直罗晚期);②早期层间氧化作用及主要卷状矿体形成阶段(中侏罗世直罗期末—早白垩世伊金霍洛初期);③油气还原保矿阶段(早白垩世伊金霍洛期末—东胜期初);④晚期层间氧化铀矿体改造叠加阶段(中新世至今)。指出研究区存在2期古层间氧化带和1期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当各期层间氧化带相互叠合时,矿化明显加大变富,并认为研究区有利远景地段位于直罗组下段古河道两侧及下游迎水面一带,断层发育地段也是铀矿找矿的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铀矿 成矿模式 层间氧化带 远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概述 被引量:47
20
作者 陈戴生 李胜祥 蔡煜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分析我国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意义、含铀碎屑沉积建造类型及其沉积特征、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相位,并提出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砂岩铀矿 沉积环境 地浸地质条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