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苏西X井区盒8段砂体发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玲玲 宋荣彩 +2 位作者 金文辉 王勇 王姝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4期29-33,共5页
砂体内部构型控制流体渗流,影响开发效果。依据现有的储层砂体构型研究方法,通过短期旋回对比,对苏西X井区盒8段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砂体结构类型主要有削截式、完整式和相对孤立式河道。在上升半旋回内测井曲... 砂体内部构型控制流体渗流,影响开发效果。依据现有的储层砂体构型研究方法,通过短期旋回对比,对苏西X井区盒8段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砂体结构类型主要有削截式、完整式和相对孤立式河道。在上升半旋回内测井曲线多表现为箱形、圣诞树形,下降半旋回内测井曲线多呈指形;河道砂体在纵向上有一定的叠置现象,在横向上具交织特征;同一条河道砂体在平面上向西迁移明显。砂体分布特征表现为:砂体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大、弯度小、不连续。据此,总结出4种河道砂体发育模式:迁移强叠置型、河道交汇型、相对孤立型和弱叠置型河道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河道 结构 盒8段 砂体发育模式 苏西X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珠江组层序地层及其约束下砂体发育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戴宗 张青青 +5 位作者 衡立群 孙润平 刘可禹 王健 罗东红 王亚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
根据钻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对番禺4洼珠江组层序地层进行研究,明确砂体发育特征与层序地层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二级层序不同演化阶段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构造沉降要素对砂体发育的影响,并建立二级层序控制要素作用下砂体发育模式。结... 根据钻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对番禺4洼珠江组层序地层进行研究,明确砂体发育特征与层序地层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二级层序不同演化阶段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构造沉降要素对砂体发育的影响,并建立二级层序控制要素作用下砂体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珠江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均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不同三级层序的结构特征存在差异,其中三级层序SQ1和SQ2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均较为发育,而三级层序SQ3~SQ5以高位体系域为主;砂体发育特征与二级层序基准面演化及三级层序结构密切相关,二级层序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砂岩含量整体有降低趋势,单层砂岩厚度减小;二级层序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砂岩含量整体有增大趋势,晚期单层砂岩厚度明显增大;三级层序SQ3~SQ5砂体主要发育在高位域;全球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研究区三级层序的发育及结构类型,进一步控制不同结构三级层序的砂体发育规律;物源与二级相对海平面共同控制二级层序内砂体的垂向叠置样式和平面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层序结构 海平面 物源 砂体发育模式 珠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断层转换带砂体发育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16
3
作者 邓津辉 徐长贵 +2 位作者 周心怀 姚长华 黄晓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3,共6页
金县地区勘探实践表明,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为此,应用断层转换带的理论并结合金县地区郯庐断裂的活动特征,在该地区识别出2种类型的走滑断层转换带:一种为同向型横向转换带,主要处于金县地区的东侧,控制金县地区东盘的... 金县地区勘探实践表明,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为此,应用断层转换带的理论并结合金县地区郯庐断裂的活动特征,在该地区识别出2种类型的走滑断层转换带:一种为同向型横向转换带,主要处于金县地区的东侧,控制金县地区东盘的砂岩储层分布 另一种为同向叠覆型走向转换带,主要处于金县地区的西侧,控制西盘的砂岩储层分布.另外,在郯庐断裂带右行走滑作用下,东营组砂体表现为由北向南从深到浅横向迁移叠置的特征,最终在该地区建立了"鱼跃式"砂体发育模式,找到油气富集部位,并确定金县地区"南富北贫"的油气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县地区 郯庐断裂 走滑断层转换带 砂体发育模式 油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