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矿质组分变化看膨润土酸化改性机理 被引量:27
1
作者 温淑瑶 张科利 方国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5-418,共4页
以黑山膨润土为代表 ,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硫酸溶液 (φ =0 ,5% ,10 % ,15% ,2 0 % ,2 5% ,30 % )对其改性 ,溶出液组分及膨润土矿质组分的含量均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以此探索膨润土酸化改性的机理 :酸首先溶出的是蒙脱石层间的阳离子 (Ca... 以黑山膨润土为代表 ,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硫酸溶液 (φ =0 ,5% ,10 % ,15% ,2 0 % ,2 5% ,30 % )对其改性 ,溶出液组分及膨润土矿质组分的含量均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以此探索膨润土酸化改性的机理 :酸首先溶出的是蒙脱石层间的阳离子 (Ca2 + ) ,其次溶出八面体中的大部分阳离子(Fe3+ ,Al3+ ,Mg2 + ,Mn2 + 和P的离子 ) ,酸溶出了这些离子 ,使膨润土有许多较大的孔洞 ,能截留更多的吸附质 ,从而提高吸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矿质组分 酸化改性 改性机理 吸附能力 硫酸溶液 蒙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钙镁肥不同用量对剑麻产量质量和矿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许能琨 余让水 +2 位作者 孙光明 李兴贵 何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9-45,共7页
试验在玄武岩发育的铁质砖红壤上进行,没有N、P、K、Ca、Mg5种肥料,每种肥料设4个用量。1983一1990年的试验结果是:N、P、K、Ca肥对剑麻(H.11648)的鲜叶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对出麻率,则K、C... 试验在玄武岩发育的铁质砖红壤上进行,没有N、P、K、Ca、Mg5种肥料,每种肥料设4个用量。1983一1990年的试验结果是:N、P、K、Ca肥对剑麻(H.11648)的鲜叶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对出麻率,则K、Ca肥增产极显著,N肥增产显著;对纤维拉力,则5种肥料都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剑麻叶片的矿质组分,5种肥料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肥料 产量 矿质组分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在膨润土矿质组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淑瑶 孙笑春 +1 位作者 程文辉 陈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5%,10%,15%,20%,25%,30%)与黑山膨润土作用后,膨润土矿质组分的含量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理论对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的11个矿质组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硅、钠、钾、钛在不同... 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5%,10%,15%,20%,25%,30%)与黑山膨润土作用后,膨润土矿质组分的含量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理论对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的11个矿质组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硅、钠、钾、钛在不同浓度的硫酸作用下有相似的变化,表现为不易溶出;铁、铝、镁有相似的变化,表现为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溶出越多;膨润土中锰和磷的含量很低,膨润土在较低的硫酸浓度作用下锰和磷部分溶出,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不易再溶出;钙在较低的硫酸浓度作用下全部溶出。这与其化学性质及所处蒙脱石的晶层位置有关。所得上述信息可用于预测各组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酸化 矿质组分 灰色理论 关联度理论 酸化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矿质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君 张巧仙 +1 位作者 郝旺林 杜京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255,共8页
为了阐明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矿质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研发东北冷凉区农田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高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秸秆还田(不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堆腐旋耕还田)与氮肥运筹(180、210、240 kg/hm^(... 为了阐明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矿质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研发东北冷凉区农田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高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秸秆还田(不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堆腐旋耕还田)与氮肥运筹(180、210、240 kg/hm^(2);氮肥基施、氮肥后移)作用下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变化行为。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显著影响土壤矿质氮组分含量及春玉米产量,其变化行为受秸秆还田方式、施氮模式和生育时期的多重制约。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够提高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这与铵态氮的变化行为正好相反。随着施氮量增加,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春玉米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随着土层加深,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总体呈现降低或先增加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与配施低量氮肥(180 kg/hm^(2))相比,秸秆还田配施高量氮肥(210、240 kg/hm^(2))处理土壤硝态氮累积峰峰值明显增大,且随着生育时期推进累积峰向下层迁移。与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相比,秸秆堆腐旋耕还田对土壤硝态氮的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5月10日至6月9日),且更容易引起铵态氮的下移累积。氮肥用量是土壤硝态氮累积的主要驱动因子,氮肥用量和秸秆还田方式是土壤铵态氮累积的主要驱动因子。综合考虑土壤矿质氮、春玉米产量、氮损失风险等因子,在东北农业产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210 kg/hm^(2)的秸秆还田技术具有优化氮素管理、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施氮方式 矿质组分 动态行为 春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温性盐碱化草地土壤碳组分对模拟增温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玺洋 潘玉梅 +3 位作者 齐志远 王袼 王常慧 张乃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448-7461,共14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性盐碱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趋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作为温性盐碱性草地的典型分布区,山西右玉农牧交错带是探索相关研究的理想生境。基于山西农业大学野外观测研究站开顶式气室模拟增温实验平台...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性盐碱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趋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作为温性盐碱性草地的典型分布区,山西右玉农牧交错带是探索相关研究的理想生境。基于山西农业大学野外观测研究站开顶式气室模拟增温实验平台,通过采集生长旺季土壤样品,探索温性盐碱化草地不同土层有机碳、氮组分对模拟增温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增温处理对土壤有机碳(C)、总氮(N)、颗粒性有机碳(POM-C)和氮(POM-N)、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M-C)和氮(MAOM-N)、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氮(DON),以及微生物量碳(MBC)和氮(MBN)等组分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MAOM-C/MBC的比值;(2)除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外,土壤碳、氮各组分均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呈现递减趋势,土壤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除MAOM-N/N和MBC/C外,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显著上升趋势;(3)增温对POM-N/MBN和MAOM-N/MBN的影响与土层深度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4)不同土层氮组分比值对增温的响应与禾草丰度、杂类草丰度、凋落物量、土壤pH值及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其中,凋落物量和土壤pH值主要影响POM-N/MBN和MAOM-N/MBN,禾草丰度与杂类草丰度则调控POM-N/N的变化,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与MAOM-N/N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温性盐碱化草地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对短期内气候变暖存在较强的适应性;同时,相较于土壤碳组分,不同土层氮组分比值对增温处理表现出更强的差异性响应。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温性盐碱化草地土壤碳库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格局,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北方脆弱草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土壤碳组分 颗粒性碳组分 矿质结合态碳组分 草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humin fractions associated with inorganic minerals obtained by NaOH,and NaOH assisted with anthraquinone extraction procedures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桂洪 姜涛 +2 位作者 黄艳芳 张元波 李光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86-2290,共5页
The differences in XRD patterns, elemental compositions, FT-IR spectra and TG-DSC curves of extract residues obtained by NaOH, and NaOH assisted with anthraguinone (AQ) extraction procedures were studied. The extrac... The differences in XRD patterns, elemental compositions, FT-IR spectra and TG-DSC curves of extract residues obtained by NaOH, and NaOH assisted with anthraguinone (AQ) extraction procedures were studied. The extract residues are mainly comprised of humin fractions associated with inorganic minerals. XR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no typical peak of organic carbon because those organic humin fractions appear as a highly disordered substance. The peak of quartz is dominant. The elementary analysis shows that assistant AQ in NaOH solution can break the link of organic humic substances with inorganic minerals. And aromatization degree of humin fractions obtained by NaOH is smaller than that obtained by NaOH assisted with AQ. FT-IR analysis displays that various groups exist in those two humin fractions obtained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dure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FT-IR curves between two humin fractions. TG-DS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mal decomposition occurs during the heating of testing samples. By contrast, the humin fractions associated with inorganic minerals obtained by NaOH possess a higher thermal decompositio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binder humin fraction infrared spectrum oxidized pell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