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混凝土矿质混合料致密配比设计模式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军
王玲玲
+5 位作者
王东山
杨彦海
郭乃胜
李和平
蔡志达
黄兆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进行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应首先对矿质混合料体系(集料与掺合料)进行致密配比,并采用数学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正填、逆填两种顺序不同的致密配比模式在达到最低空隙率、获得基本相近的最大单位重时,粗、细集料所用质量比几乎...
进行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应首先对矿质混合料体系(集料与掺合料)进行致密配比,并采用数学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正填、逆填两种顺序不同的致密配比模式在达到最低空隙率、获得基本相近的最大单位重时,粗、细集料所用质量比几乎相同,掺合料用量与填加顺序有关,为完成更为经济合理的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致密配比设计
最大单位重
填塞率
混凝土
集
料
掺合
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质混合料堆积与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玲玲
刘军
+1 位作者
熊少波
王东山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本文首次提出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先按照固态材料粒度由粗到细的顺序进行逐次填加,寻求矿质混合料体系的正填致密堆积,即粗细集料、矿物掺合料(本文中采用碎石、中砂和粉煤灰)组成的固态颗粒混合物的最大单位重与...
本文首次提出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先按照固态材料粒度由粗到细的顺序进行逐次填加,寻求矿质混合料体系的正填致密堆积,即粗细集料、矿物掺合料(本文中采用碎石、中砂和粉煤灰)组成的固态颗粒混合物的最大单位重与"最佳填塞率"的关系;再选取合适的水胶比和水泥浆富裕系数进一步进行经济合理的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在相同的水胶比0 36和减水剂用量SP=1 0%的情况下,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由于矿质混合料的致密堆积,掺入大量(与水泥质量比为77 13%)具有一定细度和活性的粉煤灰,与传统的超量取代法相比,不但在节约水泥30%的情况下强度稳步增长,还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了20%,对于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
矿质混合料
堆积
最佳填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质混合料级配数据在线监测系统及软件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柘
滕文猛
+2 位作者
王夏
郝雪丽
孙朝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84,共4页
为克服传统矿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依靠人工监测混合料级配的诸多缺陷,给出一种可在线实时监测矿质混合料级配的系统实现方法。系统通过采集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各分料仓集料下落时的动态图像,并借助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从集料图像中提取集料...
为克服传统矿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依靠人工监测混合料级配的诸多缺陷,给出一种可在线实时监测矿质混合料级配的系统实现方法。系统通过采集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各分料仓集料下落时的动态图像,并借助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从集料图像中提取集料几何特征,据此特征计算各分料仓的集料规格和混合料合成级配。当发现集料规格与设计规格不相符时,监测系统给出告警信息,同时将级配误差记录在数据库中,以便追溯分析错误原因。基于VC++6.0与SQLServer 2005开发了级配数据在线统计分析监测软件,软件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整体系统可为矿质混合料生产提供可靠的质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混合
料
级配
级配统计分析
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苗英豪
郑晓恒
王文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4,共8页
为了解决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研究了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以AC-20C型沥青混合料为背景,根据贝雷法3个参数进行了矿质混合料配合比正交试验设计,得到9种不同的矿质混合料级配,并以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
为了解决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研究了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以AC-20C型沥青混合料为背景,根据贝雷法3个参数进行了矿质混合料配合比正交试验设计,得到9种不同的矿质混合料级配,并以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CBR)和振实间隙率为指标,对矿质混合料性能进行了评价,从中选出矿质混合料性能差异明显的3种级配,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而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条件下,开展了3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条件下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有较大影响,低温时矿质混合料性能对动态模量的影响不明显.通过优化矿质混合料性能,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具有较高CBR值和较低振实间隙率的矿质混合料,对应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性能
沥青
混合
料
动态模量
加州承载比
振实间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电算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钱树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期71-72,93,共3页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施工中重要的质量检查项目。通过Excel来实现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电算化方便快捷,容易推广。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泰勒曲线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进化算法设计矿质混合料配合比
6
作者
陈跃龙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2期48-54,共7页
在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公路路基中,要用到级配良好的矿质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如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基层的级配碎石就是其中一种。用生产的单一粒径粒料很难达到级配要求,一般要求三~四种不同粒级的粒料及石屑进行混合。由于约...
在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公路路基中,要用到级配良好的矿质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如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基层的级配碎石就是其中一种。用生产的单一粒径粒料很难达到级配要求,一般要求三~四种不同粒级的粒料及石屑进行混合。由于约束条件(通常有8~9个)往往多于各种矿质粒料的数量,因此设计配合比是不定问题。混合后的级配曲线要最大可能满足规定级配限的平均值,因此这个问题实质是一有约束条件的寻优问题。传统的试算法、做图法一般没有考虑寻优,而只考虑满足约束条件,且手工计算复杂,难度大。讨论了在计算机上利用的进化算法,克服了传统算法的不足以及计算的难度,保证了级配是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配合比
级配碎石
路基
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砂高性能混凝土用矿料致密堆积模式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绪泉
成立
王小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用细度模数为1.8的细砂作为细集料设计高性能混凝土。分别采用致密配比设计法BPM和FPM两种堆积模式,对所用矿质混合料(骨料和掺合料)进行致密堆积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BPM堆积模式下粉煤灰用量约为FPM堆积模式下粉煤灰用量的2倍...
用细度模数为1.8的细砂作为细集料设计高性能混凝土。分别采用致密配比设计法BPM和FPM两种堆积模式,对所用矿质混合料(骨料和掺合料)进行致密堆积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BPM堆积模式下粉煤灰用量约为FPM堆积模式下粉煤灰用量的2倍,且单方混凝土用碎石量小,配比造价较低,为设计低成本的细砂高性能混凝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砂高性能混凝土
矿质混合料
致密堆积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级配图的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红
聂文波
+1 位作者
许志鸿
陈兴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通过马氏试验结果 ,验证了碎石矿质混合料级配最大密度时 ,实验指数为 0 .4 5的合理性 .同时对级配曲线半对数坐标、常数坐标、幂指数坐标三种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理论上论述了幂指数坐标是级配曲线的最佳坐标形式 .最后用...
通过马氏试验结果 ,验证了碎石矿质混合料级配最大密度时 ,实验指数为 0 .4 5的合理性 .同时对级配曲线半对数坐标、常数坐标、幂指数坐标三种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理论上论述了幂指数坐标是级配曲线的最佳坐标形式 .最后用球体理论、干涉理论对实验指数为 0 .4 5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理论密度
级配曲线
球体理论
路面材
料
矿质混合料
组成设计
级配图
沥青
混合
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凝土矿质混合料致密配比设计模式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军
王玲玲
王东山
杨彦海
郭乃胜
李和平
蔡志达
黄兆龙
机构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台湾科技大学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6-358,共3页
基金
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DW0360001022).
文摘
进行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应首先对矿质混合料体系(集料与掺合料)进行致密配比,并采用数学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正填、逆填两种顺序不同的致密配比模式在达到最低空隙率、获得基本相近的最大单位重时,粗、细集料所用质量比几乎相同,掺合料用量与填加顺序有关,为完成更为经济合理的混凝土致密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致密配比设计
最大单位重
填塞率
混凝土
集
料
掺合
料
Keywords
Curve fitting
Filling
分类号
TU528.0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质混合料堆积与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玲玲
刘军
熊少波
王东山
机构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基金
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DJ200321003)
文摘
本文首次提出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先按照固态材料粒度由粗到细的顺序进行逐次填加,寻求矿质混合料体系的正填致密堆积,即粗细集料、矿物掺合料(本文中采用碎石、中砂和粉煤灰)组成的固态颗粒混合物的最大单位重与"最佳填塞率"的关系;再选取合适的水胶比和水泥浆富裕系数进一步进行经济合理的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在相同的水胶比0 36和减水剂用量SP=1 0%的情况下,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法由于矿质混合料的致密堆积,掺入大量(与水泥质量比为77 13%)具有一定细度和活性的粉煤灰,与传统的超量取代法相比,不但在节约水泥30%的情况下强度稳步增长,还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了20%,对于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十分有益。
关键词
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
矿质混合料
堆积
最佳填塞率
Keywords
Concrete's Dense Positive-fill Mix Proportion Design
mineral admixture
packing
best filling ratio
分类号
TU528.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质混合料级配数据在线监测系统及软件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柘
滕文猛
王夏
郝雪丽
孙朝云
机构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省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84,共4页
基金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812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2010JC027)
+1 种基金
长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资助项目(JC20100109)
陕西省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10030096)
文摘
为克服传统矿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依靠人工监测混合料级配的诸多缺陷,给出一种可在线实时监测矿质混合料级配的系统实现方法。系统通过采集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各分料仓集料下落时的动态图像,并借助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从集料图像中提取集料几何特征,据此特征计算各分料仓的集料规格和混合料合成级配。当发现集料规格与设计规格不相符时,监测系统给出告警信息,同时将级配误差记录在数据库中,以便追溯分析错误原因。基于VC++6.0与SQLServer 2005开发了级配数据在线统计分析监测软件,软件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整体系统可为矿质混合料生产提供可靠的质量监测。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混合
料
级配
级配统计分析
质量监测
Keywords
mineral mixture
mixture gradation
grad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quality monitoring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苗英豪
郑晓恒
王文涛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昌平公路分局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178013)
文摘
为了解决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研究了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以AC-20C型沥青混合料为背景,根据贝雷法3个参数进行了矿质混合料配合比正交试验设计,得到9种不同的矿质混合料级配,并以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CBR)和振实间隙率为指标,对矿质混合料性能进行了评价,从中选出矿质混合料性能差异明显的3种级配,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而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条件下,开展了3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温条件下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有较大影响,低温时矿质混合料性能对动态模量的影响不明显.通过优化矿质混合料性能,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具有较高CBR值和较低振实间隙率的矿质混合料,对应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性能
沥青
混合
料
动态模量
加州承载比
振实间隙率
Keywords
mineral mixture performance
hot mix asphalt(HMA)
dynamic modulus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CBR)
voids of vibrated aggregate(VVA)
分类号
U416.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电算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钱树波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期71-72,93,共3页
文摘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施工中重要的质量检查项目。通过Excel来实现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电算化方便快捷,容易推广。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泰勒曲线
EXCEL
Keywords
mineral admixture
taylor' s curve
excel
分类号
TP39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进化算法设计矿质混合料配合比
6
作者
陈跃龙
机构
中铁五局(集团)中心试验室
出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2期48-54,共7页
文摘
在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公路路基中,要用到级配良好的矿质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如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基层的级配碎石就是其中一种。用生产的单一粒径粒料很难达到级配要求,一般要求三~四种不同粒级的粒料及石屑进行混合。由于约束条件(通常有8~9个)往往多于各种矿质粒料的数量,因此设计配合比是不定问题。混合后的级配曲线要最大可能满足规定级配限的平均值,因此这个问题实质是一有约束条件的寻优问题。传统的试算法、做图法一般没有考虑寻优,而只考虑满足约束条件,且手工计算复杂,难度大。讨论了在计算机上利用的进化算法,克服了传统算法的不足以及计算的难度,保证了级配是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关键词
矿质混合料
配合比
级配碎石
路基
进化算法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砂高性能混凝土用矿料致密堆积模式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绪泉
成立
王小萍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计划(BZ00767001)
文摘
用细度模数为1.8的细砂作为细集料设计高性能混凝土。分别采用致密配比设计法BPM和FPM两种堆积模式,对所用矿质混合料(骨料和掺合料)进行致密堆积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BPM堆积模式下粉煤灰用量约为FPM堆积模式下粉煤灰用量的2倍,且单方混凝土用碎石量小,配比造价较低,为设计低成本的细砂高性能混凝土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细砂高性能混凝土
矿质混合料
致密堆积设计法
分类号
TU528.3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级配图的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红
聂文波
许志鸿
陈兴伟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吉林省公路工程局监理公司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基金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马氏试验结果 ,验证了碎石矿质混合料级配最大密度时 ,实验指数为 0 .4 5的合理性 .同时对级配曲线半对数坐标、常数坐标、幂指数坐标三种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理论上论述了幂指数坐标是级配曲线的最佳坐标形式 .最后用球体理论、干涉理论对实验指数为 0 .4 5时 。
关键词
最大理论密度
级配曲线
球体理论
路面材
料
矿质混合料
组成设计
级配图
沥青
混合
料
Keywords
maximum theoretical density
gradation curve
sphere theory
interferential theory
分类号
U416.2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混凝土矿质混合料致密配比设计模式分析
刘军
王玲玲
王东山
杨彦海
郭乃胜
李和平
蔡志达
黄兆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矿质混合料堆积与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比设计
王玲玲
刘军
熊少波
王东山
《混凝土》
CAS
CSCD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矿质混合料级配数据在线监测系统及软件设计
陈柘
滕文猛
王夏
郝雪丽
孙朝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矿质混合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苗英豪
郑晓恒
王文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电算化
钱树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用进化算法设计矿质混合料配合比
陈跃龙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细砂高性能混凝土用矿料致密堆积模式分析
黄绪泉
成立
王小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型级配图的分析与验证
刘红
聂文波
许志鸿
陈兴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