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粳杂交稻高效吸收氮素的相关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贵 陈梅 +6 位作者 朱静娜 胡文凌 章斐 张红梅 王士磊 施卫明 程旺大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3-1119,共7页
通过盆栽和水培试验研究了籼粳杂交稻甬优12(YY-12)、嘉优中科6号(JY-6)和常规粳稻秀水134(XS-134)在常规供氮(M-N)和低氮(L-N)水平下分蘖盛期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并初步探讨相关机理机制。结果表明:YY-12和JY-6在两种供氮水平下氮素... 通过盆栽和水培试验研究了籼粳杂交稻甬优12(YY-12)、嘉优中科6号(JY-6)和常规粳稻秀水134(XS-134)在常规供氮(M-N)和低氮(L-N)水平下分蘖盛期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并初步探讨相关机理机制。结果表明:YY-12和JY-6在两种供氮水平下氮素吸收效率明显大于XS-134。与XS-134相比,YY-12和JY-6根系干物质累积明显增大,加之根孔隙度(POR)较大,使其根系径向泌氧量(ROL)明显增加,从而很可能造成YY-12和JY-6根际土壤氨氧化菌(AOB)数量和硝化强度明显增加,使YY-12和JY-6根际土壤矿质氮含量明显大于XS134。相关分析表明根际土壤矿质氮含量与水稻氮素吸收效率极显著正相关。因此,YY-12和JY-6氮素吸收效率高很可能与其种植使根际土壤硝化强度增加和有机氮矿化加剧紧密相关。另外,与M-N处理相比,YY-12和YY-6氮素吸收效率在L-N水平下明显增加,而XS-134无明显差异。主要原因为:与M-N相比,YY-12和JY-6在L-N水平下根系干物质累积和POR增加比例均大于XS-134,ROL和根际土壤硝化强度以及根际土壤矿质氮含量下降比例小于XS-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氮素吸收效率 根系干物质累积 根孔隙度 根系径向泌氧量 硝化强度 矿质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大麦氮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彦芳 刘强 张秀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41-143,共3页
用播前和拔节期土壤矿质氮含量(Nmin)以及拔节期植株NO3--N含量可作为啤酒大麦氮肥推荐施用的指标。0~100cm土层NO3--N含量变化趋势逐渐下降,NH4+-N变化不明显。不论施肥水平高低,还是土层深度不同,Nmin含量与NO3--N含量变化非常一致,... 用播前和拔节期土壤矿质氮含量(Nmin)以及拔节期植株NO3--N含量可作为啤酒大麦氮肥推荐施用的指标。0~100cm土层NO3--N含量变化趋势逐渐下降,NH4+-N变化不明显。不论施肥水平高低,还是土层深度不同,Nmin含量与NO3--N含量变化非常一致,且NO3--N含量占Nmin总量的70%~92%。氮肥施用量与拔节期植株NO3--N含量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高、中、低产栽培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施用量分别是249kg/hm2、324kg/hm2、182kg/hm2;同时,获得最高产量的拔节期植株NO3--N测试值分别是1706 mg/kg、2 045mg/kg、1 73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矿质氮含量 硝态氮含量 施肥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灌溉定额对引黄灌区麦后复种油菜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韦广源 谭军利 +4 位作者 李红 马波 王月梅 田海梅 王西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45-1757,共13页
为探讨小麦后复种油菜对小麦茬残留氮素吸收利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以期为麦后土壤残留氮素有效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阻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茬施氮量[常规施氮(270 kg∙hm^(−2))、减施氮肥(202.5 kg∙hm^(−2))和不施... 为探讨小麦后复种油菜对小麦茬残留氮素吸收利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以期为麦后土壤残留氮素有效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阻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茬施氮量[常规施氮(270 kg∙hm^(−2))、减施氮肥(202.5 kg∙hm^(−2))和不施氮(0 kg∙hm^(−2))]和灌溉定额[常规灌溉(400 mm)、节水20%(320 mm)和节水40%(240 mm)]对复种油菜的产量、氮素吸收量以及0~100 cm土壤含水率和矿质氮动态变化的影响,并进行了两季作物的氮素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茬残留氮素对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量有显著影响,氮肥后效与小麦茬的施氮量呈正比。小麦茬常规施氮270 kg∙hm^(−2)时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量最高,分别为6640 kg∙hm^(−2)和25.7 kg∙hm^(−2),较小麦茬减施氮肥与不施氮分别增加11.8%与43.5%和14.8%与58.8%;小麦茬灌溉定额对油菜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氮素吸收量有显著影响,常规施氮处理下常规灌溉处理油菜氮素吸收量较节水处理增加9.6%~10.2%。与油菜播前相比,油菜收获后施氮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降低18.8~96.1 kg·hm^(−2);常规施氮处理较减氮和不施氮处理增加了油菜对残留氮素吸收能力。油菜翻压还田并经过冬季的冻融后,在下一季小麦播前,0~100 cm土层的土壤矿质氮增加86.1~171.8 kg·hm^(−2),增加量与小麦茬的施氮量呈正相关。常规施氮+常规灌溉定额0~10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较小,氮肥后效显著提高了油菜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生产效率,常规施氮+节水20%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生产效率最高,而常规施氮+节水40%处理油菜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减氮+节水20%处理的氮肥累积利用率最高,达89.8%。小麦茬施氮量为270 kg·hm^(−2),灌溉定额为320~400 mm显著提高了复种油菜的产量、吸氮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及降水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施氮处理土壤矿质氮含量。而油菜翻压还田经过冬季冻融后显著增加了土壤矿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复种油菜 施氮量 灌溉定额 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土壤矿质氮含量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