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煤矸石-粉煤灰-水泥三元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振华 田桂萍 +4 位作者 张江涛 王栋民 张国亮 李贺 王奕仁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747,共10页
为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将煅烧煤矸石按设计比例与粉煤灰均匀混合后取代30%水泥,研究热活化煤矸石-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后对砂浆流动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水化热、XRD、TG和SEM分析复合水泥水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活化... 为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将煅烧煤矸石按设计比例与粉煤灰均匀混合后取代30%水泥,研究热活化煤矸石-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后对砂浆流动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水化热、XRD、TG和SEM分析复合水泥水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活化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流动度和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活化煤矸石掺量占复合粉体总量20%时,砂浆28 d抗压强度可达52.27 MPa;活化煤矸石和粉煤灰的加入,改变复合水泥体系中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占比,消耗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并形成额外的C-(A)-S-H凝胶,同时还导致AFt相向AFm相转变;活化煤矸石在改善水泥砂浆力学性能时,物理充填效应和成核效应大于火山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复合材料 水泥材料 力学性能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基矿渣-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性能及水化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营 顾晓薇 +1 位作者 王青 胥孝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9-1468,共10页
为分析石灰基矿渣-钢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及水化机理,对不同质量分数的钢渣、石灰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讨论,并通过XRD等检测手段探究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化学结构以及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基矿渣-钢渣复... 为分析石灰基矿渣-钢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及水化机理,对不同质量分数的钢渣、石灰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讨论,并通过XRD等检测手段探究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化学结构以及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基矿渣-钢渣复合胶凝材料中钢渣最佳质量分数为30%,养护28 d抗压强度达到32.3 MPa;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主要为C-(A)-S-H凝胶、水化碳铝酸钙、Ca(OH)2、方解石,其中C-(A)-S-H凝胶相互交错搭接为复合胶凝材料提供主要抗压强度;石灰基矿渣-钢渣复合胶凝材料中钢渣质量分数在20%~30%时不会对胶凝材料中C-(A)-S-H凝胶生成量产生较大影响且可以促进矿渣水化;适量钢渣具有充填效应使复合胶凝材料中微裂缝减少,基体更加致密,提高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矿渣-钢渣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工作性能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复合气凝胶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鑫 吴阁格 +2 位作者 崔文连 李爽 马继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2-1051,共10页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PCAs)在水体中难以降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建立有效测定水体中痕量PCAs的方法。本文以常温干燥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海藻酸钠气凝胶材料MIL-101(Fe)-NH 2/SA作为分散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对环...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PCAs)在水体中难以降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建立有效测定水体中痕量PCAs的方法。本文以常温干燥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海藻酸钠气凝胶材料MIL-101(Fe)-NH 2/SA作为分散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对环境水体中的7种PCAs进行吸附和富集,从萃取条件(气凝胶中MIL-101(Fe)-NH 2与海藻酸钠比例、水样pH、萃取时间)、洗脱条件(洗脱溶剂比例、洗脱时间、洗脱体积)、离子强度(盐度)等方面对萃取效果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萃取效果。优化结果显示,吸附剂在12 min内可以对目标物进行完全吸附,用总体积为4 mL的含1.5%甲酸的甲醇洗脱30 s,目标物可以充分解吸。在最优条件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建立了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气凝胶测定水体中7种PCAs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0~1.52 ng/L和1.00~5.00 ng/L。在低(8 ng/L)、中(80 ng/L)、高(800 ng/L)3个水平下进行精密度试验,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以RSD计)分别为6.5%~17.1%和7.4%~19.4%。该方法应用于地表水、海水、垃圾渗滤液的检测中,检出量为0.6~19.3 ng/L;在8、80、800 ng/L 3个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1.7%~120.3%。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为环境水体中苯氧羧酸类物质的痕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分散固相萃取 复合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苯氧羧酸除草剂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和水化性能 被引量:46
4
作者 陈琳 潘如意 +3 位作者 沈晓冬 马素花 黄叶平 钟白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研究了不同细度和不同掺量的矿渣和粉煤灰对粉煤灰-矿渣-水泥(FSC)复合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借助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了矿渣和粉煤灰的粒径.测定了FSC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分析了其水化进程.结果表明:矿渣细度对FSC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影响... 研究了不同细度和不同掺量的矿渣和粉煤灰对粉煤灰-矿渣-水泥(FSC)复合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借助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了矿渣和粉煤灰的粒径.测定了FSC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分析了其水化进程.结果表明:矿渣细度对FSC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影响较大,矿渣越细,FSC复合胶凝材料强度越高;通过优化矿渣、粉煤灰的颗粒级配,可发挥出它们的"叠加效应";当粉煤灰和矿渣总掺量(质量分数)为50%,而矿渣掺量在33%以上时,可配置出52.5R复合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 粉煤灰 水泥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石明霞 谢友均 刘宝举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通过测定不同龄期净浆的化学结合水量和抗压强度 ,探讨了低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细度、掺量对水泥 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虽然促进了水泥的早期水化 ,但仍然降低了硬化浆体中化学结合水总量 ... 通过测定不同龄期净浆的化学结合水量和抗压强度 ,探讨了低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细度、掺量对水泥 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虽然促进了水泥的早期水化 ,但仍然降低了硬化浆体中化学结合水总量 ,同时 ,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硬化浆体的早期强度下降 ;粉煤灰细度的增加并没有提高水泥 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 ,而超细粉煤灰的密实填充和微集料效应对硬化浆体后期抗压强度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化学结合水 水化 抗压强度 粉煤灰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响 李正平 +3 位作者 胡贤 李家正 石妍 田德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压汞法(MIP)、扫描电镜分析(SEM)等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对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凝灰岩的掺入使得硬化浆体中引入了长石、水云母及低温型石英(α-... 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压汞法(MIP)、扫描电镜分析(SEM)等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对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凝灰岩的掺入使得硬化浆体中引入了长石、水云母及低温型石英(α-SiO_2)等晶相物质,其余水化产物与纯水泥样品基本相同;含有凝灰岩的水泥硬化浆体中Ca(OH)_2含量降低幅度明显小于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体系;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孔隙率逐渐降低,孔径逐步得到细化,到水化180 d时,各样品中最可几孔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4.5~50 nm,浆体结构朝着对耐久性有利的方向发展;凝灰岩颗粒特殊形貌引起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填充作用在水化初期显得较为明显;相比于同掺量情况下的单掺粉煤灰体系和单掺凝灰岩体系,水泥-凝灰岩-粉煤灰三元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较多,越来越多的凝灰岩和水泥的水化产物包裹粉煤灰球形颗粒,并逐渐形成整体,整个浆体微观结构结合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灰岩 复合材料 硬化浆体 微观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碳化钢渣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赵英良 郑勇 +3 位作者 崔凯 申培亮 陶勇 潘智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6-1318,1327,共14页
钢渣(SS)的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SCMs)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碳化将钢渣转化为具有高活性的碳化钢渣(CS),并系统研究了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S显著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增大了凝结... 钢渣(SS)的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SCMs)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碳化将钢渣转化为具有高活性的碳化钢渣(CS),并系统研究了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S显著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增大了凝结速率,并显著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当CS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1和28 d抗压强度相比对照组分别提升约0.9%和14.4%。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及力学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因于CS具有的高活性硅凝胶和碳酸钙,这些成分加速了水化产物的生成。此外,CS中存在的超细颗粒发挥了填充效应,增强了微观结构的致密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钢渣 水泥复合材料 辅助材料 水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奕仁 王栋民 +1 位作者 翟梦怡 李小龙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1期86-94,共9页
锂渣具有火山灰活性,可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应用于水泥基材料中,但其较低的水化活性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下降。针对锂渣在复合胶凝材料中的低水化程度,本文采用一种无机高分子聚合铝作为激发剂来提升锂渣的水化反应活性,通过测... 锂渣具有火山灰活性,可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应用于水泥基材料中,但其较低的水化活性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下降。针对锂渣在复合胶凝材料中的低水化程度,本文采用一种无机高分子聚合铝作为激发剂来提升锂渣的水化反应活性,通过测定材料的胶砂强度、化学结合水量等宏观性能,并结合水化放热特性、水化产物矿物组成及背散射显微形貌等微观表征,分析了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聚合铝的掺入显著提高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化学结合水含量,分别增长了26. 8%和5%;早期水化反应中,聚合铝的掺入加速了锂渣-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矿物相溶解和晶体的生长,增加了水化产物的成核总量,水化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钙矾石、水化铝酸钙、氢氧化钙及非晶态水化凝胶;聚合铝的掺入促进了锂渣-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和锂渣颗粒的溶解与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水泥 复合材料 聚合铝 水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照明的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杰 高燕 +2 位作者 朱家艺 毕于铁 任洪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7,共9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Tb_(3)Al_(5)O_(12)(TAG)荧光粉。热分析数据证实,增加H_(3)BO_(3)摩尔比会导致最终相的转变温度降低。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H_(3)BO_(3)摩尔比的提高会导致荧光粉颗粒尺寸增大。在激发波长为275 nm的条件...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Tb_(3)Al_(5)O_(12)(TAG)荧光粉。热分析数据证实,增加H_(3)BO_(3)摩尔比会导致最终相的转变温度降低。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H_(3)BO_(3)摩尔比的提高会导致荧光粉颗粒尺寸增大。在激发波长为275 nm的条件下,发射光谱在480~650 nm范围内出现了由Tb^(3+)的5d→4f跃迁产生的多个发射峰。然后通过物理掺杂和超临界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与荧光粉相比,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的内量子产率显著增加,可达63.64%。采用波长为355 nm的激光源激发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可实现长距离无导线方式发光,并具有良好均匀性。以上结果证明了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在激光应急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TAG荧光粉 荧光粉@SiO_(2)气复合发光材料 内量子产率 激光源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SiO_2凝胶/杨木阻燃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义强 田翠花 +3 位作者 卿彦 姚春花 李新功 杨守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13-1411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磷酸铵(APP)-SiO2凝胶/杨木阻燃复合材料,表征其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物理力学性能,并研究其阻燃抑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PP-SiO2凝胶主要分布在木材导管、木射线及细胞间隙中,凝胶体系与木材纤维素形成氢键紧密...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磷酸铵(APP)-SiO2凝胶/杨木阻燃复合材料,表征其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物理力学性能,并研究其阻燃抑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PP-SiO2凝胶主要分布在木材导管、木射线及细胞间隙中,凝胶体系与木材纤维素形成氢键紧密结合。复合材料在700℃的失重率仅为素材的71.9%,残炭量由5.4%上升到31.9%,热稳定性改善。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生成速率、总烟释放量较未处理木材均明显降低,当APP浓度为18%时,复合材料的总烟释放量仅为素材的4.9%,表现出高效的阻燃抑烟特性。尽管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略微降低,但其弹性模量明显上升,增幅高达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APP-SiO2 杨木 复合材料 阻燃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RDX/AP/SiO_2复合含能材料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人杰 李国平 +2 位作者 孙杰 罗运军 郑剑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669,674,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物,硝酸为催化剂,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RDX/AP/SiO2复合含能材料。采用SEM、EDS能谱和BET比表面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DX/AP/SiO2复合材料是以SiO2为凝胶骨架,AP与RDX进入凝胶孔洞而形成的。运用热分析...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物,硝酸为催化剂,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RDX/AP/SiO2复合含能材料。采用SEM、EDS能谱和BET比表面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DX/AP/SiO2复合材料是以SiO2为凝胶骨架,AP与RDX进入凝胶孔洞而形成的。运用热分析仪(TGA/DSC)对复合材料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DX/AP/SiO2复合材料中的AP的分解温度大大提前,几乎与RDX同时分解,且分解热远高于物理共混的,提高了603.7 J/g,主要原因是RDX分解时释放的NO2等气体能促进AP的分解,同时AP分解提供的氧能使RDX分解产物进一步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热分析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曹立新 袁迅道 +2 位作者 万海宝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蓄能复合材料 被引量:33
13
作者 林怡辉 张正国 王世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17H3 5COOH SiO2 复合材料 ,并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是三维网络状纳米复合材料 ,而且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 。
关键词 - 复合材料 蓄热能力 蓄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细粉煤灰对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流变性能及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晓庆 王珊珊 +1 位作者 冯竟竟 周翠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4-1558,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磨细粉煤灰对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及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细粉煤灰较小的颗粒能够弥补水泥粉体颗粒中8μm以下较小颗粒的缺乏,使磨细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颗粒形成良好的级配,在掺量适宜的情况下对复合... 本文主要研究磨细粉煤灰对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及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磨细粉煤灰较小的颗粒能够弥补水泥粉体颗粒中8μm以下较小颗粒的缺乏,使磨细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颗粒形成良好的级配,在掺量适宜的情况下对复合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会略有改善,但掺量过大,会显著降低复合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与I级粉煤灰相比,磨细粉煤灰的颗粒粒径更小,火山灰活性更大,火山灰活性对强度的贡献在3 d时开始显现,且随着龄期增长越来越大,能显著提高硬化浆体中后期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相比,磨细粉煤灰更利于提高抗折强度,且掺量越大,中后期抗折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细粉煤灰 水泥复合材料 火山灰活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蓄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林怡辉 张正国 王世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10,共4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硬脂酸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其结构与性能 .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是三维网络状纳米材料 ,而且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 。
关键词 - 相变复合材料 蓄能材料 热能存储技术 纳米材料 蓄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在材料复合制备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庆华 曹自平 +1 位作者 孙俊赛 黄瑞安 《有色金属》 CSCD 2001年第2期71-75,共5页
介绍溶胶 -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从材料制备的角度 ,提出以三个最重要的材料 (即金属及合金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所组成的材料三角形和湿化学制备为基础来讨论材料复合的方法 ,讨论了溶胶
关键词 - 湿化学材料制备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高分子-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Ⅰ.溶胶一凝胶转变过程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1,共4页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等方法对其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和水解-缩合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缩合反应过程中,TEOS与聚酰胺酸发生反应,生成较为稳定的中间产物;在高温亚胺化的同时完成溶胶-凝胶转变,原位(in-situ)生成SiO2凝胶网络,最终制得PI/SiO2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_2的制备与显微结构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小平 张良莹 +2 位作者 姚熹 王丽坤 张福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进行了显微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有机-无机 显微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纳米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结构的FTIR表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隋淑娟 邱坚 李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0,共2页
在催化剂存在下,使正硅酸乙酯与乙醇-水溶液混合制备硅醇溶胶,迅速将其分别注入到西南桤木和紫椴木材中,令其在室温下反应100min左右得到木材-凝胶,然后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木材-SiO2气凝胶。应用FTIR方法对上述溶胶-凝胶法木材-SiO... 在催化剂存在下,使正硅酸乙酯与乙醇-水溶液混合制备硅醇溶胶,迅速将其分别注入到西南桤木和紫椴木材中,令其在室温下反应100min左右得到木材-凝胶,然后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木材-SiO2气凝胶。应用FTIR方法对上述溶胶-凝胶法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FTIR特征基本上是由木材与SiO2气凝胶谱图加合而产生的,没有得到木材与SiO2气凝胶产生化学结合的明确证据,但是观察到气凝胶中Si—OH结构信息(844cm-1);部分木材-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试样中1735cm-1吸收峰强度明显降低,说明不当的制备工艺条件有可能造成木材中半纤维素发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超临界干燥 SIO2气 木材-纳米SiO2气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用氧化铝基体及涂层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征芳 肖加余 +2 位作者 陈朝辉 郑文伟 胡海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0-37,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研究了用三种起始物异丙醇铝[Al(OC3H7i)3]、氯化铝(AlCl3·6H2O)、硝酸铝[Al(NO3)3·9H2O)],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用氧化铝基体及涂层的工艺,考...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研究了用三种起始物异丙醇铝[Al(OC3H7i)3]、氯化铝(AlCl3·6H2O)、硝酸铝[Al(NO3)3·9H2O)],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用氧化铝基体及涂层的工艺,考察了三种体系反应物配比、水解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得的三种溶胶体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溶胶配制参数;还考察了三种溶胶体系在通常情况下和在编织物中的凝胶化情况,获得了较佳的凝胶化条件;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三种凝胶的裂解产物及其晶体类型。结果表明,不管经过何种途径,凝胶在经1260℃裂解后均可获得α-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氧化铝 涂层 复合材料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