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玓嬗 陈海平 +2 位作者 林俊 马清 马麟麟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9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6例(年龄≥65岁,中位数72岁)及非老年组63例(年龄<65岁,中位数50岁)。记录一般资料,血白蛋白(ALB)、血... 目的研究老年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9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6例(年龄≥65岁,中位数72岁)及非老年组63例(年龄<65岁,中位数50岁)。记录一般资料,血白蛋白(ALB)、血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等实验室指标;评估尿素清除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结果老年患者导致ESRD病因主要为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非老年患者主要为肾小球肾炎,肾移植术后移植肾无功能及间质性肾损害。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高于非老年患者(89.13%vs.46.03%;χ2=21.493,P=0.000)。老年组患者较非老年组患者血磷[(1.65±0.52)mmol/L vs.(2.03±0.65)mmol/L;t=3.270,P=0.001]、i PTH[135.00 pg/ml(49.40 pg/ml^279.50 pg/ml)vs.246.30 pg/ml(78.90 pg/ml^785.60 pg/ml);Z=-2.041,P=0.041]、碱性磷酸酶(74.50 U/L(60.75 U/L^74.50 U/L)vs.91.00U/L(69.00 U/L^135.00 U/L);Z=-2.7777,P=0.005)、血清白蛋白(37.23±3.23)g/L vs.(38.93±2.78)g/L;t=2.933,P=0.004)及三酰甘油[(1.49±0.79)mmol/L vs.(1.87±0.92)mmol/L;t=2.260,P=0.026]水平低,但是血钙、血红蛋白及透析相关指标(干体质量、透析时间、URR、Kt/V)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患者应用活性维生素D的人群比例(39.13%vs.68.25%;χ2=9.150,P=0.002)以及应用维生素D人群中处方剂量[0.50μg/d(0.25μg/d^0.50μg/d)vs.0.50 Mg/d(0.50μg/d^1.00μg/d);Z=-3.544,P=0.000]均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透析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非老年组患者,血钙水平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矿物质骨代谢紊乱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与血清hs-CRP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庆军 周静文 +3 位作者 吴卓媚 李科慧 周红卫 谢恺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15例。检测患者的血清hs-CRP以及矿物质和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15例。检测患者的血清hs-CRP以及矿物质和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并与2009年KDIGO指南所推荐的有关慢性肾脏病MBD的指标范围比较,分析Ca、P、i PTH、钙磷乘积(Ca×P)与血清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215例MHD患者中54例同时达到KDIGO推荐的血清Ca、P、i PTH三项指标目标值,占25.1%。达标组hs-CRP较未达标组低(4.5 mg/L比7.3 mg/L,P〈0.05)。患者的血清P与hs-CRP正相关(r=0.170,P〈0.05),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与hs-CRP负相关(r分别为-0.152、-0.158,P均〈0.05),hs-CRP与血清Ca、i PTH、Ca×P及透析时间、年龄无相关性(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lb是hs-CRP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P是炎症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2,95%CI 1.068-2.401,P=0.023),血清Alb是炎症状态的保护因素(OR=0.940,95%CI 0.890-0.993,P=0.027)。结论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与M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高磷血症是MHD患者hs-CRP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矿物质代谢紊乱 炎症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折与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深 俞国旭 +2 位作者 张改华 韩东彦 杨丽苹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7期510-514,共5页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骨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骨代谢指标监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队列研究,从2010~2012年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158例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干体质量变化...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骨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骨代谢指标监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队列研究,从2010~2012年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158例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干体质量变化,陈旧及新发生骨折例数,新发骨折对患者生存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定期监测患者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总维生素D(总VitD)、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骨钙素,降钙素,比较新发生骨折者与未发生骨折者上述指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研究开始时已存在陈旧骨折者27例,随访期内新发骨折21例,平均骨折发生率为:4.43/100个患者年,均为脆性骨折。与未发现骨折者比较,新发生骨折患者年龄更大,ALP水平较高,女性所占比例较高,体质指数较低,干体质量呈下降者更多(P〈0.05),规律使用骨化三醇或阿发骨化醇者比例较低(42.86%比72.26%,P〈0.05),随访期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6.67%比18.98%和52.38%比10.95%(P〈0.05),2组患者其余矿物质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发生骨折后未接受骨科固定治疗者1年内死亡率明显高于接受治疗者(70.59%比25.00%),寿命表生存分析显示新发骨折使MHD患者累计生存率较未骨折组明显降低(中位生存月15.75比36.00)。Logistic回归表明干体质量下降、女性是MHD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2.94(95%CI:9.31,196.34)和3.47(95%CI:1.11,10.84)。结论 老龄、女性、干体重下降、血ALP水平增高、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能与MHD者骨折风险增高有关;除ALP外,其余骨代谢指标对预测骨折风险意义有限。骨折与MHD患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高有关,一旦发生骨折需多学科合作尽快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矿物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碱性磷酸酶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伍金秋 钟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102-105,共4页
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包括生化指标异常、骨代谢异常和血管钙化。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骨特异性ALP(BALP)在CKD-MB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LP在体内主要通过水解无机焦磷酸盐等机制促进... 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包括生化指标异常、骨代谢异常和血管钙化。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骨特异性ALP(BALP)在CKD-MB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LP在体内主要通过水解无机焦磷酸盐等机制促进体内钙化的进程,其水平升高可反映骨转换、心血管钙化的发生及其程度,由此可预测CKD患者骨折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BALP联合甲状旁腺素检测有助于肾性骨病的诊断及肾性骨病类型鉴别;炎症状态下ALP反应性增高,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ALP水平升高反映CKD-MBD的进展,与CKD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代谢紊乱 碱性磷酸酶 慢性肾脏病 肾性 心血管钙化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万冰莹 陈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8-75,共8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KD-MBD)是由慢性肾脏疾病(CKD)引起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是CKD的危险因素。目前CKD-MBD的治疗研究已有明显成效,就近年来CKD-MB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代谢紊乱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5D期伴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中医证素特点及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璟 徐苏苏 +1 位作者 徐莹银 许丽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中心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D期伴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分析其与血管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透析中心C... 目的通过调查中心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D期伴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分析其与血管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透析中心CKD5D期伴MBD患者77例,进行证素判别,分析证候权值,总结证素特点,随机抽取其中47例患者行血Ca、P、PTH检测、胸部CT平扫,采用Siemens CaScoring钙化积分软件,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Agaston评分)计算,分析其证素特点与血管钙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77例CKD5D期伴MBD患者中医证素共涉及7个病位证素,其中病位证素前四位的是肾、脾、心、肌肤,分别达100.0%、63.6%、40.3%、37.7%。②本研究涉及10个病性证素,其中实性证素5个,虚性证素5个,按频率排名前5病性证素分别是阴虚、湿、气虚、血瘀、水停,实性病性证素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湿、血瘀、水停,虚性病性证素出现频率较高的是阴虚、气虚、血虚。③CKD5D期伴MBD患者病位证素以3个病位出现频率最高,占41.6%,其次是2个病位相兼,占32.4%;病性证素以4个病性出现频率最高,占44.2%。④随机抽取的47例CKD5D期伴MB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高达87.2%,以轻中度钙化为主,比例分别高达36.2%、29.8%,与病位证素心、病性证素血瘀密切相关,血管钙化程度与高钙血症、高磷血症、高PTH血症密切相关(P<0.05)。结论CKD5D期伴MBD患者病位、病性证素组合分布错综复杂、虚实相兼,多种病位、病性可兼夹存在,以肾、脾、心、阴虚、湿、气虚、血瘀多见,冠状动脉钙化较为普遍,与心、血瘀证素密切相关,钙磷代谢程度与冠状动脉钙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代谢紊乱 血液透析 证素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