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的矿物自动分析系统(BPMA)测定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 被引量:5
1
作者 温利刚 贾木欣 +3 位作者 付强 张云海 王清 赵建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5-850,共6页
杂质矿物作为高纯石英中杂质元素主要载体之一,是高纯石英砂产品中严格限定的成分,也是影响高纯石英提纯方案的关键因素,其组成、含量及赋存特征的准确分析,对高纯石英砂产品质量评价、原料选择合理性判断及提纯方案制定均有重要意义。... 杂质矿物作为高纯石英中杂质元素主要载体之一,是高纯石英砂产品中严格限定的成分,也是影响高纯石英提纯方案的关键因素,其组成、含量及赋存特征的准确分析,对高纯石英砂产品质量评价、原料选择合理性判断及提纯方案制定均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BPMA)测定了SiO_(2)纯度≥99.998%(4N8)的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的组成、含量及嵌布特征,建立了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的分析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样品中石英的质量百分比为99.9988%,与高纯石英砂产品质量指标对应的SiO_(2)纯度化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杂质矿物主要为辉石和锆石,偶见极其微量的方解石、磷钇矿、独居石和方铅矿;石英粒度均匀,主要分布在0.020~0.208 mm;杂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绝大多数杂质矿物粒度在43μm以下,主要以微细粒矿物包裹体的形式嵌布在石英颗粒内。方法简捷高效、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组成、含量及赋存特征分析测定,也可以为其他高纯物料中微量杂质矿物检测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砂 杂质矿物 矿物自动分析系统 BPMA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在铜矿浮选尾矿银赋存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利刚 贾木欣 +2 位作者 赵建军 王清 付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31,共15页
元素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特征是决定其选矿工艺及回收指标的关键因素,对指导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有重要意义。由于银矿物种类繁多且含量低、粒度细小不易识别,传统人为鉴别目标矿物并统计工艺矿物学参数的方法在银的赋存特征研究... 元素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特征是决定其选矿工艺及回收指标的关键因素,对指导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有重要意义。由于银矿物种类繁多且含量低、粒度细小不易识别,传统人为鉴别目标矿物并统计工艺矿物学参数的方法在银的赋存特征研究方面存在局限性,制约了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本文利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BPMA)对某铜矿浮选尾矿样品(Ag 41.96μg/g,Cu 0.44%)进行矿物学分析,展示其在尾矿样品中铜和银的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样品中铜矿物主要为辉铜矿和斑铜矿;铜硫化物及其集合体的嵌布粒度细微且解离程度低,是影响铜回收的主要矿物学因素。样品中银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含)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螺状硫银矿、硒银矿、硒铜银矿、硫铜银矿和含银辉铜矿,银在各(含)银矿物中的分布率分别为95.62%、2.07%、1.33%、0.15%、0.80%和0.03%;银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粗粒(>74μm)、中粒(74~37μm)、细粒(37~10μm)、微粒(<10μm)银矿物的占有率分别为32.25%、30.35%、21.44%和15.95%;银矿物的解离程度较高,单体含量高达88.28%,可采用浮选法与铜硫化物一起回收。该研究为提高资源的选矿回收率提供了矿物学依据,同时采用的BPMA&SEM-EDS分析方法为矿物种类复杂、含量低、粒度细小的稀贵金属元素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工艺矿物 矿物粒度 矿物解离度 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特征自动分析系统对碎屑矿物定量识别及与传统镜下鉴定的误差分析
3
作者 宁泽 徐磊 +2 位作者 林学辉 张媛媛 张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722,共10页
碎屑矿物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物物源和物质扩散研究中,对分析沉积动力环境和海洋动力特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碎屑矿物数据的获取主要以光学显微镜为工具,依靠人工鉴定来完成,工作量大、效率低。为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学有... 碎屑矿物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物物源和物质扩散研究中,对分析沉积动力环境和海洋动力特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碎屑矿物数据的获取主要以光学显微镜为工具,依靠人工鉴定来完成,工作量大、效率低。为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学有效的矿物鉴定数据,本文基于热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利用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简称AMICS),运用矿物表面微形貌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技术,通过实测数据自主建立的一套碎屑矿物标准库为分类依据,实现了对碎屑矿物的定量识别。AMICS系统对第一个样品共识别出矿物种类25种,人工实体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法鉴定出25种;AMICS系统对第二个样品共识别出矿物种类26种,人工实体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法鉴定出27种,两种方法鉴定出的碎屑矿物种类基本相同,且每一种矿物含量的误差绝对值均小于5%。该系统识别氧化物(褐铁矿、铬铁矿等),磷酸盐(磷灰石等),硫酸盐(重晶石等),硫化物(黄铁矿等),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等),部分硅酸盐(锆石、榍石、橄榄石、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石榴石族等)相对准确,但仅依靠矿物化学成分很难准确识别同质多象和类质同象系列碎屑矿物,层状硅酸盐矿物在制样时容易逐层脱落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特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 背散射法 碎屑矿物 扫描电镜-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选煤泥脉石矿物自动分析及浮选分离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小哲 姜效军 +1 位作者 姜永良 李明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153,157,共5页
太原某选煤厂用煤油作为捕收剂处理焦煤难选煤泥,煤泥脉石结构复杂,煤油针对性差,浮精回收率仅为65%左右。本文利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CS)对该难选煤泥脉石矿物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以植物油和烃油为原料,研制了有针对性的新捕收剂。新... 太原某选煤厂用煤油作为捕收剂处理焦煤难选煤泥,煤泥脉石结构复杂,煤油针对性差,浮精回收率仅为65%左右。本文利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CS)对该难选煤泥脉石矿物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以植物油和烃油为原料,研制了有针对性的新捕收剂。新捕收剂实验室浮精回收率达到88.7%,工业应用达到78%,解决了该厂精煤回收率低、煤油易燃易爆的问题。同时新捕收剂来源广,价格低,可再生,对于国内难选煤泥浮选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煤泥 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CS) 捕收剂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矿物分析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矿物鉴定和赋存状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然 叶丽娟 +7 位作者 党飞鹏 肖志斌 毕君辉 周晶 郭虎 许雅雯 耿建珍 周红英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73,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区之一。铀矿物赋存状态研究对砂岩型铀矿的成因认识、找矿勘查及选冶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矿物组成复杂,铀矿物粒度细小、种类繁多且赋存状态多样,致使研究初始的鉴定阶段就存在难点。目前普...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区之一。铀矿物赋存状态研究对砂岩型铀矿的成因认识、找矿勘查及选冶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矿物组成复杂,铀矿物粒度细小、种类繁多且赋存状态多样,致使研究初始的鉴定阶段就存在难点。目前普遍使用放射性照相法和电子探针(EMPA)两种方法开展铀矿物鉴定分析工作。放射性照相可一次性得到光片中所有铀矿物赋存位置、赋存状态和放射性形态,但无法鉴定矿物种类,耗时较长且需在暗室中进行;电子探针可得到铀矿物背散射图像和各元素含量,但在高倍数下薄片中寻找含量少、粒度小的铀矿物费时费力,并且在黑白背散射图像中无法快速判断伴生矿物种类。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南缘-西缘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将自动矿物分析系统(AMICS)运用于砂岩型铀基础研究中,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鉴定出研究区铀矿物有铀石、晶质铀矿、沥青铀矿和硅钙铀矿,黄铁矿和钛氧化物与铀矿物关系密切,识别出其他伴生矿物还有石英、金红石、长石、云母、高岭石等。本文建立的AMICS-SEM-EDS分析方法,实现了铀矿物及其共生矿物组合的快速识别鉴定和赋存状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矿物分析系统 能谱分析 砂岩型铀矿 矿物鉴定 矿物赋存状态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6
作者 郭理想 刘磊 +2 位作者 邵伟华 吕良 刘世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9,共8页
以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和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矿区岩矿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构构造、有价元素铁和钛的赋存状态及其原... 以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和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矿区岩矿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构构造、有价元素铁和钛的赋存状态及其原生嵌布特征等内容,旨在为该矿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基性岩浆岩型磁铁矿-钛铁矿矿石,原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铁和钛,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钛主要以钛铁矿形式存在。矿石中磁铁矿与钛铁矿密切共生,部分磁铁矿内部可见赤铁矿和黄铁矿。钛铁矿内部常包裹细粒榍石和金红石,此外还可见钛铁矿与褐铁矿共生。脉石矿物中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等与磁铁矿和钛铁矿共生关系密切,多呈接触共生和包含关系。基于上述工艺矿物学研究,推荐采用重-磁-浮选联合的选矿工艺流程用于有价元素铁、钛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钛矿 工艺矿物 赋存状态 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 电子探针(EP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观测法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水影响煤储层矿物和孔裂隙结构的新方法
7
作者 杜艺 吕春阳 +3 位作者 严世杰 付常青 徐伟丰 桑树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04,共12页
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CO_(2)-ECBM)技术能够在封存CO_(2)的同时增产煤层气,兼具碳减排和能源开发的双重效益。在深部储层高温、高压、含水状态下,超临界CO_(2)(ScCO_(2))-H_(2)O-煤体系会发生一系列的地球化学作用,进而导致煤储层矿... 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CO_(2)-ECBM)技术能够在封存CO_(2)的同时增产煤层气,兼具碳减排和能源开发的双重效益。在深部储层高温、高压、含水状态下,超临界CO_(2)(ScCO_(2))-H_(2)O-煤体系会发生一系列的地球化学作用,进而导致煤储层矿物与孔裂隙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并直接影响CO_(2)-ECBM的有效性。通过室内物模实验,充分利用全自动矿物分析系统(AM)具有提供大尺寸高分辨率背散射图像的优势,实现了原位观测,并结合图像处理方法,对反应前后矿物和孔裂隙的参数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由此揭示了不同尺度矿物和孔裂隙在数量、面积及分形维数上的变化规律,形成了研究ScCO_(2)-H_(2)O-煤地球化学作用下矿物变化对孔裂隙影响机理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ScCO_(2)-H_(2)O对煤中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最为显著,而对长石、磷灰石和黏土矿物的影响相对较弱;②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和煤体的溶胀作用促进了新的孔裂隙和裂缝的形成,尤其是在直径大于10μm的孔裂隙;③碳酸盐矿物部分溶解可增加孔裂隙形态的复杂性,而晶胞型充填碳酸盐的完全溶解则会降低孔裂隙的分形维数。结论认为,该研究方法可更直观和科学地揭示ScCO_(2)-H_(2)O-煤地球化学作用下,矿物变化对孔裂隙的影响机理,还可应用于其他研究背景中储层物性原位改造的机理分析,如压裂液作用、微生物作用、酸化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矿物分析系统 原位观测 ScCO_(2)-H_(2)O-煤反应 原位定量表征 孔裂隙结构 地球化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托库孜巴依和金坝矿床闪长岩与金成矿关系:锆石定年与载金矿物特征约束 被引量:1
8
作者 覃毅学 孔华 +4 位作者 段旦 刘飚 吴堑虹 包中林 吴鸿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1-395,共15页
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位于中国阿尔泰南缘西段,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广泛分布闪长岩脉,与金矿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其与金成矿是否具有成因关系尚不清楚。本次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矿物自动分析系统、LA-I... 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位于中国阿尔泰南缘西段,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广泛分布闪长岩脉,与金矿脉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但其与金成矿是否具有成因关系尚不清楚。本次研究采用野外调查、显微鉴定、矿物自动分析系统、LA-ICP-MS等分析方法,对金成矿作用与闪长岩脉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托库孜巴依矿床和金坝矿床中闪长岩脉受金矿脉穿切,其中闪长岩脉经历了明显的构造变形,而金矿脉却未见显示;(2)金主要分布在石英脉及两侧蚀变带中,托库孜巴依矿床金矿物主要为碲金矿,金坝矿床则以自然金、碲金银矿为主;(3)托库孜巴依矿床与金坝矿床闪长岩具有相近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2.3±0.9)Ma和(385.5±2.0)Ma,形成于中泥盆世古亚洲洋俯冲期。综合前人研究,金成矿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期,闪长岩明显早于金矿形成,二者并不具备成因关系。金成矿可能与韧性剪切带和同期的岩浆活动有关,未来的勘查工作应聚焦于含金石英脉与同期岩浆岩体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闪长岩 金矿 锆石U-Pb定年 矿物自动分析系统 托库孜巴依 金坝 阿尔泰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弓长岭选厂反浮选原料物相分析及难选原因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永良 付泳贺 +2 位作者 李洋 索明名 姜效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采用ZEISS Sigma500扫描电镜和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对鞍钢弓长岭选厂和齐大山选厂反浮选原料进行矿物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弓长岭选厂菱铁矿含量1.34%、绿泥石含量1.52%偏高为难选的主要原因;菱铁矿的嵌布粒度细,磁铁矿与赤铁矿和菱... 采用ZEISS Sigma500扫描电镜和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对鞍钢弓长岭选厂和齐大山选厂反浮选原料进行矿物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弓长岭选厂菱铁矿含量1.34%、绿泥石含量1.52%偏高为难选的主要原因;菱铁矿的嵌布粒度细,磁铁矿与赤铁矿和菱铁矿的连生体较多包夹严重为难选的第二原因,本研究对研制难选赤铁矿矿物的常温捕收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赤铁矿 矿物分析 浮选温度 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秘鲁铜硫矿石选矿工艺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广圣 欧乐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68,共9页
秘鲁铜硫矿石的主要回收对象是铜和硫矿物,由于铜矿物嵌布复杂、粒度过细以及与各种脉石矿物或金属矿物交生关系紧密,利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如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检测等较难准确定量其工艺矿物学参数。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 秘鲁铜硫矿石的主要回收对象是铜和硫矿物,由于铜矿物嵌布复杂、粒度过细以及与各种脉石矿物或金属矿物交生关系紧密,利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如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检测等较难准确定量其工艺矿物学参数。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及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MLA)等技术手段,研究秘鲁铜硫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粒度分布及单体解离特性等,并对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矿物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元素为Cu(0.65%)和S(9.53%)。矿石中黄铁矿(16.57%)含量较高,形态较为规则,与其他矿物之间的交生关系相对简单,粒度普遍偏粗,其中粒径大于0.30mm的黄铁矿占95.06%。铜矿物主要以不规则粒状、皮壳状、网脉状、纤维状、尘粒状、斑点状分布于脉石中或与黄铁矿、闪锌矿、磁铁矿等金属矿物交生紧密,粒度极不均匀,使得铜矿物解离难度加大,且矿石中云母(12.51%)、绿泥石(3.74%)、滑石(3.34%)、高岭石、蒙脱石(3.59%)等黏土质矿物含量较高,在磨矿过程中易发生泥化从而恶化分选环境。根据该类型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本文建议采用"粗磨-部分优先浮铜-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再选分离"的工艺流程,可得到质量高的铜、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 铜硫矿石 工艺矿物 黏土矿物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斑岩型多金属金矿的嵌布特征及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榕鑫 朱坤 +4 位作者 谢海云 张鹏飞 丁超 吴继宗 童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410,共7页
云南西部有大量低品位金矿资源,且具有嵌布粒度不均匀、矿石结构复杂、解离不完全等特点,传统工艺矿物学分析不易快速、准确测定金赋存状态及载金矿物的嵌布特征。本文利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MLA)、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多金属金矿进行... 云南西部有大量低品位金矿资源,且具有嵌布粒度不均匀、矿石结构复杂、解离不完全等特点,传统工艺矿物学分析不易快速、准确测定金赋存状态及载金矿物的嵌布特征。本文利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MLA)、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多金属金矿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矿的矿物组成、嵌布粒度、连生及包裹关系,同时阐明了载金矿物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对金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主要以游离态自然金的形式存在,嵌布粒度极细,主要集中在0.01~0.02 mm粒度级别;小于0.074 mm粒级的金占原矿总金量的50.08%,其余金以微细包裹体分散于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等载金矿物中。但载金矿物粒度较细,解离性差,嵌布不均匀,因此提高载金矿物解离度是提高金回收率的一个重要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多金属金矿 工艺矿物 矿物自动分析系统 矿物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