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川常压页岩气田勘探—储量—矿权一体化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凯明 何希鹏 +4 位作者 高玉巧 刘明 张培先 孙伟 刘娜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石油公司原有的勘探程序和矿权维护制度必须随之调整。为此,提出了以全领域一体化研究、全方位一体化部署、全过程一体化运行理念为核心的勘探—储量—矿权一体化,以实现方案从单项优化向整... 近年来,随着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石油公司原有的勘探程序和矿权维护制度必须随之调整。为此,提出了以全领域一体化研究、全方位一体化部署、全过程一体化运行理念为核心的勘探—储量—矿权一体化,以实现方案从单项优化向整体优化转变,达到“1+1+1>3”的效果。勘探—储量—矿权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勘探发现是基础,储量评价是关键,探转采是目标,三者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才能保障石油公司综合利益最大化。(2)构建基于技术、经济、政策“三维一体”的大科研体系,用高质量科研夯实高质量油气发现和高效探转采的基础;构建基于“钻、压、试、采、销”5个关键环节的大部署体系,优化顶层设计,动态优化,实时调整,从源头提升部署质量;构建各类资源整合,统一调度运营的大运行体系,优化生产组织运行,确保提速提质提效。(3)践行勘探—储量—矿权一体化,需要树立观念认同、管理趋同、技术协同的“三同”理念。观念上凝聚矿权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共识;管理上纵向贯通、横向联通,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构建全过程关键节点管控机制,加快推动管理变革和效率提升;技术上持续深化基础研究,创新工艺技术迭代升级,实现高质量勘探突破和规模增储。勘探—储量—矿权一体化在川东南南川常压页岩气应用实践并获得显著效果,攻关形成了一批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南川常压页岩气田的发现与建设,共新增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989.64×10^(8)m^(3),新立采矿权314.5971km^(2),累计新建页岩气产能超26×10^(8)m^(3),累计生产页岩气超65×10^(8)m^(3),建成中国首个大型且投入商业开发的常压页岩气田,实现矿权价值的高效转化,对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和矿权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储量一体化 页岩气田 大科研体系 大部署体系 大运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特色技术 形成技术优势 为中国石油整体效益服务
2
作者 王根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5期1-2,共2页
关键词 杭州地质研究所 储层评价预测 矿权储量 海相油气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积极应对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举措及创新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封永泰 刘超英 +1 位作者 程喆 付大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4,共8页
为进一步完善油气矿权管理制度,系统梳理了中国石化重组以来,顺应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作出的管理新举措和创新实践,分析了油气矿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分析“申请在先、依法登记”矿权、“按投入不足比例核减”矿... 为进一步完善油气矿权管理制度,系统梳理了中国石化重组以来,顺应国家油气体制改革作出的管理新举措和创新实践,分析了油气矿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分析“申请在先、依法登记”矿权、“按投入不足比例核减”矿权面积、“7号文硬性退减”3个阶段中国石化探矿权面积的变化,总结出加强全国范围内矿权战略选区积极获取新矿权、加强矿权储量联动和矿权内部流转应对新形势、建立矿权评价体系确保以合理的价格获取新矿权等创新实践活动。这些措施保障了中国石化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迎来了2022年石油探明储量重上2×10^(8)t的新阶段。矿权管理中的竞争性出让和探矿权到期延续硬性退减政策,导致石油企业探矿权退减速度过快,大量矿权区块被实力较弱的企业获得,难以取得实质性的勘探进展,延误了矿权区块的勘探开发,建议在竞争性出让过程中增加技术标的比重,保障有较强实力、有责任担当的石油企业获取足够的勘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国家油气体制改革 申请在先 投入不足 硬性退减 战略选区 矿权储量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