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0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陆块北缘马元铅锌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晓虎 薛春纪 +2 位作者 李智明 李强 杨荣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8,共12页
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在扬子陆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矿床主要形成于边缘基底隆起翼部震旦系灯影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角砾化白云岩层间构造带中,围岩蚀变很弱。矿石中硫化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矿物成分简单,中粗粒晶质结构... 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在扬子陆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矿床主要形成于边缘基底隆起翼部震旦系灯影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角砾化白云岩层间构造带中,围岩蚀变很弱。矿石中硫化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矿物成分简单,中粗粒晶质结构,充填于白云岩角砾间。矿石中矿物流体包裹体记录的成矿流体温度为100~320℃,密度为0.850~1.068g/cm3,估算成矿流体压力为24.9~31.7MPa,相应成矿深度900~1198m。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V-CDT为12.94‰~19.4‰,且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硫酸盐矿物的δ34S为32.2‰~33.48‰,H2S来自海相硫酸盐的还原。矿石硫化物206Pb/204Pb为17.62~18.02,207Pb/204Pb为15.49~15.63,208Pb/204Pb为37.57~38.35,成矿金属来源于震旦纪—寒武纪地层。矿石中热液脉石矿物的δ13CV-PDB为-3.2‰^-1.2‰,δ18OV-SMOW为19.4‰~21.4‰,成矿流体中CO2为震旦系碳酸盐岩的溶解成因。马元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为起源于盖层沉积的中低温盆地卤水,伴随碑坝穹隆构造过程,成矿流体沿灯影组白云岩层间(滑脱或溶塌)构造从盖层沉积中心向隆起边部运动并发生热液充填成矿,在成因上为MVT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锌矿床 矿床地质 马元 扬子陆块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许东青 聂凤军 +6 位作者 江思宏 张万益 云飞 杨才 张天俊 吕旭光 林日亮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0-450,共11页
笔者总结了敖包吐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通过萤石的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敖包吐萤石矿床产出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燕山中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为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石... 笔者总结了敖包吐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通过萤石的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敖包吐萤石矿床产出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燕山中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为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的含量(∑REE)变化范围为(8.04~30.04)×10-6,平均为19.42×10-6;轻重稀土LREE/HREE值0.24~0.65,平均0.52;LaN/YbN为0.07~0.62,平均0.26;δEu为0.42~0.90,平均0.60,具Eu负异常和明显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岩矿石的Nd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矿石的εNd(t)都表现为很大的负值,以成矿主期年龄138Ma计算的εNd(138Ma)为-7.30~-30.55,具有古陆壳的演化特征,暗示其成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物质。在Moller的Tb/La-Tb/Ca成因判别图解中,敖包吐矿床的萤石的结晶作用表现为重新活化的趋势,反映流体具有混源的特征,既有热液成因,又有沉积成因。二叠世的海相火山活动通过海底喷气和喷流的作用形成了初始矿源层,而燕山中期花岗岩浆的侵位与结晶分异,又对初始矿源层的活化和富集提供了流体和热能的来源。成矿流体在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后在大石寨组的构造薄弱破碎的的部位沉淀析出,形成敖包吐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萤石矿床 重稀土元素 地质特征 ND同位素 四子王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晓春 许心悦 +3 位作者 谢巧勤 傅仲阳 钱仕龙 谢祖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59-3676,共18页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浅覆盖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产于南陵-宣城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中,矿化强烈部位与隐爆角砾岩筒发育部位明显重叠而且范围略大...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浅覆盖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产于南陵-宣城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地质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中,矿化强烈部位与隐爆角砾岩筒发育部位明显重叠而且范围略大;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绢(白)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分带性较为明显,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硬石膏化、碳酸盐化和高岭石化等蚀变仅在局部呈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矿石具角砾状、脉状、细脉-网脉状、细粒浸染状构造和交代残余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等,其中,角砾状和脉状矿石中常常发育磁铁矿-赤铁矿和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硬石膏尤其发育,甚至形成硬石膏岩;矿石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和黄铜矿及少量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等;隐爆角砾岩的角砾成分以石英闪长玢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岩屑或岩粉及热液矿物两类。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石石英中发育液相、气液相和含子晶气液相包裹体,气相成分以水为主;含子晶气液相包裹体主要见于成矿较早阶段与具有裂纹的黄铁矿共生的石英中,均一温度为360~420℃,流体盐度较高,而铜金主成矿阶段发育气液相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70~300℃和190~220℃区间,相应的成矿流体的盐度和密度较低。矿床H-O、C-O和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成矿流体、成矿金属元素及其化合元素主要来自于岩浆或岩浆岩,沉积地层和大气降水对成矿亦有一定的贡献,但所起作用相对较小。黄铁矿Re-Os同位素年龄与赋矿石英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综合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宣城茶亭铜金矿床与斑岩型和火山-次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因而确定为一个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床,该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一个新类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矿床 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 隐爆角砾岩 安徽宣城茶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安吉港口Pb-Zn-Fe-Cu-Mo多金属矿床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4
作者 唐燕文 谢玉玲 +3 位作者 邱立明 李应栩 朱绍富 张志其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6-47,共2页
浙西北安吉多金属矿床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港口乡,西距杭州市约100 km。作为钦州-杭州成矿带浙西北段北缘边界上的一个矿点,矿区内强烈的岩浆与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约150.2~139.2 Ma(LA-ICP-MS U-Pb年龄,采用标样91500处... 浙西北安吉多金属矿床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港口乡,西距杭州市约100 km。作为钦州-杭州成矿带浙西北段北缘边界上的一个矿点,矿区内强烈的岩浆与成矿作用发生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约150.2~139.2 Ma(LA-ICP-MS U-Pb年龄,采用标样91500处理),属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产物。矿区岩浆作用以脉动式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Pb-Zn-Fe-Cu-Mo 矿床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浙西北 岩浆作用 安吉 侏罗 成矿带 铅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筠连煤层气井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顾俊雨 杨兆彪 +7 位作者 田文广 韩永胜 刘常青 梁宇辉 卢本举 李存磊 彭丽莎 王海晨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7-1658,共12页
煤层气井排采水地球化学特征包含着丰富的地层水来源信息,可反映煤层气保存条件,对煤层气富集机理和勘探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南缘筠连区块9组19口典型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水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氢氧同位素实验... 煤层气井排采水地球化学特征包含着丰富的地层水来源信息,可反映煤层气保存条件,对煤层气富集机理和勘探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南缘筠连区块9组19口典型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水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氢氧同位素实验测试,并结合产出水常规离子随排采时间变化规律探讨煤层气井产出水的来源。结果表明:筠连区块煤层气井产出水中Na^(+)+K^(+)含量超过90%,溶解性固体(TDS)总质量浓度为1203~143099 mg/L,Cl^(-)质量浓度为709~85700 mg/L,SO_(4)^(2)质量浓度为12~3614 mg/L,HCO_(3)^(-)质量浓度为24~516 mg/L,具有“高TDS、高Cl^(-)、高SO_(4)^(2)、低HCO_(3)^(-)”的特征。在10 a排采期间,Cl^(-)表现为波动性下降,SO_(4)^(2-)前期含量较为稳定,约为20~25 mEq/L,在排采1500 d左右开始出现波动,HCO_(3)^(-)含量最低。筠连煤层气井产出水主要存在海相成因的原始沉积水、大气降水补给的渗入水与混合水3种类型,产出水变化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均显示了一个大气降水渗入到原始沉积水的混合过程。随着大气降水的渗入,产出水水型由Ca/Mg-Cl型先转变为Na-SO4型,再转变为Na-HCO_(3)型;微量元素含量逐步减少,其中Sr与B元素对产出水来源的敏感性较高;产出水氢氧同位素值逐渐减小,氢氧同位素拟合线也逐渐向大气降水线靠近。多种地球化学指标均显示处于宽缓向斜轴部的G1-2井封闭性较好,产出水主要为海相沉积水,而处于向斜翼部的G3井封闭性较差,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余井介于二者之间,为古海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筠连 煤层气 产出水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双湖石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6
作者 张洋洋 饶文波 +2 位作者 徐明钻 刘峰 姚维军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1-596,共16页
苏北双湖石墨矿位于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前人研究仅限于其基础地质与找矿方法,而对其成因的认识较浅。在矿床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拟开展该石墨矿床矿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试图揭示其成因机制。结果显示,石墨石英岩、变... 苏北双湖石墨矿位于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前人研究仅限于其基础地质与找矿方法,而对其成因的认识较浅。在矿床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拟开展该石墨矿床矿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试图揭示其成因机制。结果显示,石墨石英岩、变粒岩以富SiO_(2)、Al_(2)O_(3)为特征,而含石墨大理岩与大理岩以富CaO、MgO为特征。各类岩矿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Ba、Nb元素亏损,石墨石英岩、变粒岩Rb/Sr值大于Sr/Ba值。全部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并显示负Eu异常、弱负Ce异常特征。矿床成矿原岩为泥砂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相对缺氧偏还原的滨浅海环境,沉积时水体介质为半咸水-咸水。碳同位素信息表明,矿区石英岩型石墨矿碳质来源为有机碳,大理岩型石墨矿碳质来源则混合了少量的碳酸盐无机碳。双湖石墨矿为区域变质型矿床,其形成和改造主要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有机质沉积、三叠纪变质成岩成矿和200 Ma以来的构造活化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矿床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苏鲁造山带 大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碳质来源研究
7
作者 赵国龙 张寄丹 +4 位作者 王大伟 岳洪举 于庆洋 马新春 付红梅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2,共12页
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石墨矿赋存于中—新元古界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下部结晶片岩中,作为黑龙江乃至我国晶质石墨重要矿产区,晶质石墨储量位居全国之首,属超大型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本文以黑龙江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为例,通过对石... 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石墨矿赋存于中—新元古界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下部结晶片岩中,作为黑龙江乃至我国晶质石墨重要矿产区,晶质石墨储量位居全国之首,属超大型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本文以黑龙江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床为例,通过对石墨矿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碳同位素分析和原岩恢复图解的判别,初步确定云山石墨矿床石墨矿石原岩为副变质岩,属于正常沉积岩,原岩具有含碳质泥岩、砂质泥岩及碳质页岩的特征,石墨矿石样品表现出明显Eu、Sr、Ti的负异常,U的正异常,轻微Ce的负异常,主要反映了石墨矿石原岩的原始沉积环境可能是浅海-半深海,沉积岩原岩可能来自有机质堆积较多的海相沉积物。云山石墨矿石原岩的沉积构造环境主要为被动的大陆边缘。碳同位素分析显示,石墨矿石δ^(13)C值为–24.7‰~–21.4‰,大理岩δ^(13)C值为6.28‰~7.09‰,说明了石墨碳质来源为有机碳,大理岩的碳质来源为无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北 云山石墨矿床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δ^(13)C 原岩恢复 碳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中部曼塔罗盆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质量评价
8
作者 刘君安 朱意萍 +8 位作者 姜瀚涛 César De La Cruz POMA Oliberth Pascual GODOY Luis Enrique Vargas RODRíGUEZ 郭维民 姚春彦 王天刚 张明 姚仲友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35,共17页
为加强中国与秘鲁两国地学合作,推广我国优势的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INGEMMET)以秘鲁中部曼塔罗(Mantaro)盆地为研究区共同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以我国现行相关行业规范为标准,采集样... 为加强中国与秘鲁两国地学合作,推广我国优势的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INGEMMET)以秘鲁中部曼塔罗(Mantaro)盆地为研究区共同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以我国现行相关行业规范为标准,采集样品并于我国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调查和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总体呈弱碱性,Au元素强烈富集,I、C、C_(org)、Cd和N等指标较富集;土壤养分指标N和P较丰富,K则较缺乏,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较丰富(二等)为主,面积占比为74.1%,土壤肥力较好;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中,Zn和Pb在少量地区存在轻微—重度污染,Cd和As则有较大面积的污染,土壤环境综合等级以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为主,污染地区主要分布于曼塔罗河两侧5 km范围内,重度污染区则主要分布于紧邻曼塔罗河地区和人口密度最大的万卡约市周边,重金属污染较严重,污染空间分布与曼塔罗河密切相关;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主要为中等—劣等,面积占比达83.18%,优质和良好级土壤面积仅占16.82%。综上所述,秘鲁曼塔罗盆地地区土壤养分较丰富,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土壤综合质量为中等偏差,建议秘鲁有关部门加强对曼塔罗河及上游重金属污染源的环境管理与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塔罗盆地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秘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宁北山库井沟石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9
作者 李海峰 姜喜冬 +2 位作者 于海滨 海连富 刘向东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1,共11页
库井沟石墨矿床位于宁夏卫宁北山-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南部地区,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臭牛沟组区域变质岩中,原岩为滨浅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近于一致,呈平行层状分布于变质石英砂岩中,走向近东西。矿石主... 库井沟石墨矿床位于宁夏卫宁北山-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南部地区,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臭牛沟组区域变质岩中,原岩为滨浅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近于一致,呈平行层状分布于变质石英砂岩中,走向近东西。矿石主要为含石墨碳质板岩,固定碳含量平均为5.53%。石墨主要呈不规则鳞片状单晶或呈块状聚晶集合体产出,多数大于1μm。石墨矿石整体表现为低Si、低碱、高烧矢量的特点,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富集石墨矿石∑REE为101×10^(-6)~137×10^(-6),平均为117×10^(-6),围岩的∑REE为42×10^(-6)。石墨矿石和围岩的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并都具有δEu和δCe负异常。石墨矿石的C同位素值变化很小,集中在-24.3‰~-24.0‰,表明库井沟矿床中碳质来源主要为有机物,并掺杂部分无机碳。库井沟石墨矿床属于区域变质型,滨浅海相-泻湖相沉积建造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石墨的形成与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库井沟 卫宁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岩气井产出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道军 周国晓 +3 位作者 杨兆彪 顾俊雨 荆雪媛 王嘉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7-1627,共11页
研究深部煤岩层气井产出气-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煤岩气富集机理和开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9口深部煤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气气体组分、碳同位素及地层水常规离子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查... 研究深部煤岩层气井产出气-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煤岩气富集机理和开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9口深部煤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气气体组分、碳同位素及地层水常规离子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查明了煤岩气的成因类型、排采过程中的气体分馏效应以及产出水的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煤岩气为中-晚期热成因气,组分构成以甲烷(CH_(4))为主,重烃及非烃气体含量较低,碳同位素表现为正碳同位素组成序列。②排采过程产出气中的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_(1))可辅助标定并划分游离气和吸附气产出阶段,甲烷碳同位素随着排采天数的增加而较大幅度地变轻,具体表现为初期以游离气为主,后期吸附气解吸、分馏叠加,与含气量测试中保压游离气-初始解吸气释放阶段的δ^(13)C_(1)变化规律吻合,甲烷碳同位素由重变轻过程持续时间越久,煤岩气高产可能性越大。③典型煤岩气井产出水矿化度(TDS)高达193.08 g/L,为钙-氯型(Ca-Cl型)水,以原始沉积水为主,低钠氯系数、脱硫系数、镁钙系数和高变质系数、盐化系数反映地层封闭性和煤岩气保存条件较好。④产出水氢、氧同位素值偏离大气降水线,大部分表现为明显的氧漂移(^(18)O漂移),推测受到了高温地层环境下煤层顶、底板岩层水补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气-水 地质响应 地球化学特征 深部煤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块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电气石地球化学特征
11
作者 李方兰 刘学龙 +7 位作者 李守奎 王基元 陆波德 李庆锐 张卫文 王海 曹振梁 周杰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926,共16页
金厂河Fe-Cu-Pb-Zn矿床处于滇西保山地块北部。本文以金厂河矿床新近发现的电气石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相学研究,采用电子探针与激光剥蚀技术对三种不同产状的电气石(TurⅠ、TurⅡ、TurⅢ)进行成分分析测试。其中,TurⅠ呈团... 金厂河Fe-Cu-Pb-Zn矿床处于滇西保山地块北部。本文以金厂河矿床新近发现的电气石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相学研究,采用电子探针与激光剥蚀技术对三种不同产状的电气石(TurⅠ、TurⅡ、TurⅢ)进行成分分析测试。其中,TurⅠ呈团斑状,粒径较小;TurⅡ为针柱状,粒径中等;TurⅢ集合体呈束状、扇状与放射状,具规则外形,粒度较大。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内产出的电气石属碱性电气石中的黑电气石-镁电气石固溶体系列,其替代机制有FeMg_(–1)、Fe^(3+)Al_(–1)与^(x)□Al(NaR^(2+))_(–1)。金厂河矿床的电气石具有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指示其形成时的f_(O_(2))相对较高。此外,不同产状电气石的稀土配分曲线相似,表明它们主要形成于同一热液体系。金厂河矿床中电气石的形成主要与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火山岩相互作用的流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地块 金厂河Fe-Cu-Pb-Zn矿床 电气石 地球化学特征 替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新房金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深部找矿的指示
12
作者 杜宛鸽 吕志成 +5 位作者 颜廷杰 姚晓峰 林成贵 马一行 王学强 严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5,共13页
辽东半岛南部的新房金矿床由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组成,矿区内主要矿体已被发现,提能增储成为制约矿山持续服务的因素,矿床勘查过程中的钻探工程部署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成矿预测依据。以新房金矿床106线14个钻孔原生晕数据... 辽东半岛南部的新房金矿床由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组成,矿区内主要矿体已被发现,提能增储成为制约矿山持续服务的因素,矿床勘查过程中的钻探工程部署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成矿预测依据。以新房金矿床106线14个钻孔原生晕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分带规律,建立轴向分带序列,在研究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开展深部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新房金矿的前缘晕元素为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元素为W、Mo、Bi。采用分带指数法计算了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的轴向分带序列,指示5条矿脉带均出现“反分带”现象,可能是不同矿化阶段的矿体在空间上叠加导致正常的轴向分带序列出现错位。22、23、24、27号矿脉带的中下部出现较强的前缘晕和近矿晕,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这4条矿脉带的As/W、As/Mo、Sb/W、(As×Sb)/(Mo×W)评价指标出现多次振荡波动,并且在深部由降转升,指示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新房金矿床经历多次成矿热液活动,在106勘探线东侧矿体还有一定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地球化学特征 深部找矿 新房金矿床 矿床勘查工程 辽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河边-新晃超大型重晶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地质背景 被引量:77
13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3 位作者 苏文超 漆亮 肖加飞 蒋国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本文从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盆地分析角度,研究贵州天柱大河边-湖南贡溪两个超大型重晶石矿床中重晶石(矿)岩及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地质背景。天柱-新晃-玉屏寒武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发育在大陆斜坡上的断陷型热水沉... 本文从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盆地分析角度,研究贵州天柱大河边-湖南贡溪两个超大型重晶石矿床中重晶石(矿)岩及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地质背景。天柱-新晃-玉屏寒武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发育在大陆斜坡上的断陷型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由于同生断层作用将盆地切割成一系列次级盆地,大河边-碧林及龙背-铜盆盖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超大型重晶石矿床的构造定位空间。重晶石矿层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第一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重晶石矿层 是由海底低温热水同生沉积作用形成(105~192℃),古热水场的地球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热水。硫酸盐型热水发生大规模同生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形成超大型重晶石矿床,重晶石矿层之上的黑色碳质粘土岩可能形成于封闭、还原、滞流的深水沉积环境,黑色碳质粘土岩构成矿层的封闭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背景 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地球化学 中国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24
14
作者 朱赖民 张国伟 +3 位作者 李犇 郭波 康磊 吕拾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1-443,共13页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定位受剪切带控制并集中于变形强烈的部位,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沉积建造。出露于矿区的香沟花岗斑岩脉发生蚀变和金矿化,但未达工业品位。矿化岩石和矿石的...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定位受剪切带控制并集中于变形强烈的部位,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沉积建造。出露于矿区的香沟花岗斑岩脉发生蚀变和金矿化,但未达工业品位。矿化岩石和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与地层接近,而与香沟花岗岩相异,暗示矿石铅不可能来自花岗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地层或相似岩石建造的变质或改造脱水作用;从成矿早阶段经主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及δD值逐渐降低,指示成矿流体从早阶段的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向晚阶段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马鞍桥金矿分布于太陆内部造山带中,成矿作用与始于印支晚期的陆内造山作用有关,后者以陆内俯冲、推覆叠置和陆壳变质变形等为特点。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相似,应为类卡林型金矿床或属介于造山型和卡林型之间的过渡类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桥金矿床 地质特征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志斌 叶霖 +4 位作者 李文铅 李朝阳 高珍权 李建峰 徐力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的矿体和含矿地层的产状一致,主矿体的矿石具有条带状、纹层状构造,矿石中大量发育霉球状、管状和环带状生物结构,显示出层控、热水沉积成因的特点。含矿地层和矿石样品的主量元素PER图解显示含矿碳酸盐岩以含石...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的矿体和含矿地层的产状一致,主矿体的矿石具有条带状、纹层状构造,矿石中大量发育霉球状、管状和环带状生物结构,显示出层控、热水沉积成因的特点。含矿地层和矿石样品的主量元素PER图解显示含矿碳酸盐岩以含石膏的灰岩为主,围岩的白云岩化微弱,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矿石、含矿碳酸盐岩和页岩、粉砂质灰岩和泥质粉砂岩等碎屑岩具有各自鲜明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上层矿体矿石中较强的富集过渡族元素Ti、V、Cr、Mn、Co、Ni、非活动性元素Zr、Hf及大离子亲石元素Sr和Pb,亏损活动性元素Na、K、Rb、Ba和非活动性元素Nb、Th。其围岩重结晶泥晶灰岩富集Ti、Mn、Ni、Sr和Pb,亏损Na、K、V、Fe、Rb、Ba、Zr、Hf、Nb和Th。下层矿体的围岩页岩和泥质、粉砂质灰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分布在平均上地壳线附近,部分样品较明显的富集Ti、V、Cr、Mn、Co、Ni、Rb、Y、Zr和Hf,亏损Na、Fe、Sr、Nb。上层矿体矿石和下层矿体围岩中的部分碎屑岩富集强亲岩浆元素Cr、Co、Ni,且上层矿体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有强的正Eu异常,部分下层矿体围岩具有较明显的正Eu异常。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属于热水沉积矿床中的SEDEX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 热水沉积矿床 矿床地质 矿床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秧坪地区东矿带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何龙清 陈开旭 +1 位作者 魏君奇 余凤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东矿带是云南白秧坪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体明显受逆冲推覆构造主推覆断层及反冲断层的控制,多产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成矿流体性质主要为来源于深部的中低温热卤水。... 东矿带是云南白秧坪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体明显受逆冲推覆构造主推覆断层及反冲断层的控制,多产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矿床中发育一套典型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成矿流体性质主要为来源于深部的中低温热卤水。硫、铅、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物质的深源特征,矿石稀土元素组成显示均有明显的δEu异常,构造热流体活动是成矿的主导因素。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东矿带的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推覆构造有关的中低温热卤水铜银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铜银多金属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白秧坪地区 东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天井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31
17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3 位作者 孙卫东 方世明 余良范 范增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5-978,共14页
皖南地区山高林密,地质工作条件差,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还很薄弱,金矿的找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本文选取皖南休宁县天井山金矿为切入点,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基本理清了本区与金成矿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矿床成因进... 皖南地区山高林密,地质工作条件差,基础地质工作相对还很薄弱,金矿的找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本文选取皖南休宁县天井山金矿为切入点,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基本理清了本区与金成矿相关的各种因素,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找矿前景作了探讨。系统统计分析区内地层、岩浆岩、矿石的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讨论了地层、岩浆岩和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对比了位于同一条成矿带上的江西金山超大型金矿床一些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笔者前期在天井山野外调研及小贺矿段布设工程见矿情况,认为本区金矿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和广阔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地质地球化学 金矿找矿 天井山金矿床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平安 董法先 +3 位作者 刘建民 陈柏林 沈廷远 朱永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69,共13页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赋存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二岩性组中,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旁侧,受韧性剪切带及其中的挤压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硫、铅、硅、锶同位素特征表明,参与成矿的碳以岩浆源为主,铅以壳源为主,锶源于上...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赋存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二岩性组中,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旁侧,受韧性剪切带及其中的挤压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硫、铅、硅、锶同位素特征表明,参与成矿的碳以岩浆源为主,铅以壳源为主,锶源于上地壳,硫和硅来自地层,流体水以岩浆源为主,混有变质残留晶间水和一定数量的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矿床 地球化学 液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破山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静 杨艳 +3 位作者 鲁颖怀 陈衍景 万守全 马宏卫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20-1229,共10页
破山特大型银矿床位于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的西端。矿床赋存在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上部的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多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石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 破山特大型银矿床位于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的西端。矿床赋存在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上部的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多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石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度、富CO2的K+-SO24-型流体,成矿早中阶段以变质流体为主,晚阶段逐渐演化为以大气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歪头山组地层。热液绢云母和云煌岩脉的钾氩年龄分别为103.6Ma和134Ma,指示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即秦岭-桐柏地区的构造环境从挤压向伸展转变的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造山型矿床 破山银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29
20
作者 叶锦华 叶庆同 +3 位作者 王进 吴益平 杨富全 傅旭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72,共10页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是90年代初在我国南天山西段发现的大型金矿,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具有类似的特点。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成矿与含碳浊积岩有关,矿体受一...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是90年代初在我国南天山西段发现的大型金矿,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具有类似的特点。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成矿与含碳浊积岩有关,矿体受一组早期为韧性、中晚期为脆性的剪切带控制。成矿与深部的热源的驱动有关,成矿流体成分具有深部来源与浅部来源混合特点,主成矿期为海西晚期—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机理 地质地球化学 矿床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